小时候,你一定曾被长辈问到这样一个问题:长大了想干什么啊?

南朝名将宗悫,少年时被叔叔问到这个问题时的回答是: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这真是一句让人惊艳的回答,而大唐诗人李白,在书上读到这个故事时,想必也被惊艳到了,所以他在《行路难》中写下那句千古流传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时,借用了宗悫的回答。

从前读这一句诗,虽然觉得有气势、有典故,却并未思考过,李白到底是怎样长风破浪的。看到人文艺术品牌“为你读诗”出品的《你当像李白长风破浪》一书中,通过月亮、行旅、英雄、道教、浪子等关键词,从不同侧面探寻李白一生境遇时,才赫然发现,原来其中都留有李白长风破浪的印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长风破浪,是志向远大,是不怕艰险,是奋勇向前,而李白分别用仕与道、酒与月,还有他独有的侠骨与柔情,向我们展示了他的远大志向、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模样。

仕与道中的远大志向

仕与道中的远大志向

《你当像李白长风破浪》中提到,李白年轻时就有着极强的“仕”欲,想“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到皇帝身边做辅弼大臣,“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这当然可以算志向远大,但也可以算官迷。

那李白为什么不算官迷呢?因为他不是靠钻营来获得官职的,他靠的是终南捷径,也就是通过隐居或学道修仙来扬名立万,引起当朝关注,从而获得官职。李白被皇帝接见并成为当朝红人的,不是通过科举,而是通过道。

甚至于仕与道也不算李白的终极目标,展现自己的才华与抱负——像鲁仲连一样,能用三寸不烂之舌解决争端,却不与任何君主订立终身契约,与国君做朋友,帮他们平事儿不要报酬,只留下一段江湖传说,在仕与道间进退自如,才是李白的真正理想。

于是,学道与当官,这两件原本看上去有些矛盾的事情,就这样在李白的志向里实现了统一。

唯一可惜的是,来到皇帝身边的李白,却发现皇帝并不看重自己的雄才大略,只看重他的诗。

酒与月化解生活之难

酒与月化解生活之难

修道有成,踏上终南捷径,来到大唐的权力中心,原本应该实现人生理想的李白,却只得到一身落寞与不甘。像所有普通人一样,李白的生活,也有千难万难。而李白超越常人之处,就在于他似乎并没有被难倒,因为他的生活中,有酒,有月。

《你当像李白长风破浪》中说,“酒,是李白人格的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白写诗,出道即巅峰,酒让李白的诗更潇洒流畅;李白爱自由,用杜甫的形容叫“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酒让李白更自由;李白狂傲,“凤歌笑孔丘”,酒更让他狂得理直气壮,因为“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月色于李白也是如此,这本不是人间的物什,获得了李白极度的爱,甚至几乎成为李白的又一代名词。

而李白,就着月色与酒,越发自由地驰骋于现实的人间,与诗中的天国。

月色与酒,让李白的诗越发仙气浓郁,瑰丽的神话与想象中,“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哪怕他已分不清哪里是人间、哪里是天上也不要紧,“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让他月下的身影,越发潇洒飘逸。

生活之难,就这样在月色与美酒中,被李白硬踏出一种别样出路。

侠骨与柔情中奋勇向前

除了爱喝酒,会写诗,李白还是会武功的。

纵情恣意的诗句中,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有“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也有“龙马花雪毛”“秋霜切玉剑”,更有“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正如《你当像李白长风破浪》中所说:充斥着“杀”气与落日、龙马、秋霜、宝剑、宝刀的诗句,“有一种如阳光般让人眩晕的感觉。”

二十余岁的李白,便已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其中的侠骨,在他的半生辗转中,也在他大千气象的诗句里。但你以为这样侠客一般的诗人就只有侠骨吗?不,他还有柔情。

笃信道教又心怀治国平天下之志的诗仙,发现皇帝只重他的诗,并不重他的才,自己无法得到重用,于是离开了长安,却没有回家,而是成了浪子,继续他纵横四海的旷达潇洒。

他对妻子儿女都不尽责,典型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但却并非无情,因为他也曾“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更曾“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他甚至愿意相信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虽然白居易的《长恨歌》表面上唱诵了这对帝妃之恋,实质却不乏对皇家恋情的嘲讽。可李白却相信“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无论是云想衣裳,还是飞燕倚新妆,都透着贵妃在爱情滋养下的幸福与满足。

如果诗仙无情,绝无可能写下这样浸透深情的诗句。而诗仙的一生,哪怕无法真的在仕与道中求得理想中的完满,却在侠骨与柔情中从未止步,而是一直向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抛开诗名,大诗仙的一生其实真不算成功,学道精深也注定无法成仙,出仕之路又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实现理想。但或许正因为如此,诗成了他去实现完满的唯一出口,他甚至在这一出口中超越期待,成就了诗坛神话。

月、酒、仕、道、剑与情,除了这些,《你当像李白长风破浪》中总结的关键词还有少年与在路上,不过我总感觉这两个关键词还是差了那么点儿意思,有一种刻意的追捧之嫌,无法透彻地去共情与感念,不提也罢。

毕竟抛开这两点余下的六点,已经足够我们跟随大诗仙的脚步,来一场长风破浪之旅,不是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