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度是个“傲娇”的大学生,直到去了三孔。
这地方专“治”文化人的各种不服。
街头有很多小摊,不卖烟酒糖茶,就卖“文化”,坐在小摊后,除了气质,其他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但你看看他写的字、作的画,无不令人叹服。至于大段大段背诵《论语》,几乎成了孔子后人的必修课。
他们不一定上过大学,但气质、文化层面,不输任何名牌大学的学生。
关键问题还不在这里。关键在于,即便他们没考上大学,也很淡定、从容,也很有文化。
为什么我们辛辛苦苦考大学,到头来气质乃至气势上还会输给“没考上大学的孔家人”?原因不难猜到,因为孔家就是一所大学。
当年孔子创办的私学,难道不是大学吗?这种氛围在孔家一直延续着,孔氏家族甚至创造了“世界最长家谱”的吉尼斯纪录。
氛围就是大学,孔家就是大学;去三孔,某种程度上,就是去看中国历史中的“北大”“清华”。
如果你有幸生在孔家,自然会“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努力去考大学;即便考不上,内心也会相对坦然,因为只要你在这种氛围之下,就是在接受一种“全环境立德树人”式的教育。
我们经常提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创”),但不能忽视一个问题:这种创造、创新的目标是什么?
“两创”,首先可以促进物质层面的进步,带动经济发展,而且效果突出,这毋庸置疑。
但更加重要的,是它能够推动精神文明的进步。毕竟我们所说的“两创”,指的是文化“两创”,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
推动精神文明进步,是文化“两创”最重要的价值,对经济的带动只是附带的结果。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文化“两创”和全环境立德树人,是可以有机统一的。
而这种统一的最典型例子,就是三孔,以及孔子后人形成的文化氛围。
所谓“全环境”,我的理解,就是从硬件到软件,形成一种全面的氛围,实现“沉浸式”学习。
硬件是基础条件。如果不是亲自到孔府、孔庙、孔林看看,你很难切身感受到它们带来的“文化压迫感”。
不对着至圣先师像,虔诚就很难从心底溢出;在千年古柏下,在杏坛前,那种敬意油然而生,学习的紧迫感自然而来,远比躺在床上发一千次誓要好。
软件用来升华。新闻报道中,经常有“全宿舍全都考上名牌大学研究生”的报道。为什么优秀的人容易“扎堆”?
不是他们爱“扎堆”,而是“软环境”的滋养,让他们集中结出硕果。一块土地肥沃了,土地上的植物都受益。
硬环境和软环境都不可或缺。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来讲,我们的硬环境建设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最关键的,是软环境建设。
软环境首先是大的社会氛围,比如美德山东、信用山东建设,比如“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都是在营造一种好的社会氛围。
所谓好的社会氛围,就是可以对不良行为产生制约,同时对良好社会风尚产生引导作用。简单来说就是——遏制不好的,弘扬好的。
这种社会氛围,需要顶层设计。《关于统筹推进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建设的意见》这样的文件,便属于全省范围内的顶层设计。
缺乏顶层设计,大家的眼里,就容易只出现中性的“山东大汉”形象。通过顶层设计,美德山东人、信用山东人、厚道山东人,会更加深入人心。
整体社会氛围之内,还有若干“小环境”“小氛围”。和社会氛围对比,学校就是一个相对较小的环境。如何在学校中塑造良好的硬环境、软环境,形成立德树人的最优氛围?
学校也需要进行“设计”,要有规划。“全环境”不是空口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是先设计、后实践出来的。
济宁、济南、潍坊等地不少中小学,有的成立了书院,有的申办了孔子学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学习之中,把传统的礼仪融入日常生活,大兴“君子”之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见了老师,行拱手礼;每天上课前1分钟,背几句《论语》……这样的行为,单独一个人做,多少有点尬;大家一起做、一起学,就成了氛围,就实现了环境的融入,就成了“沉浸式体验”,就十分自然。
最终,习惯成自然,良好的氛围形成,良好的人格也逐渐“定型”。
几乎每一个有孩子的参观者,都后悔“为什么没让自己的孩子来这样的学校就读”。问题是,我们要想一想,这种氛围是怎样形成的?
第一个吃螃蟹的校长,一定是有魄力的,一定是顶着压力的。因为一开始没人这么做,只有他这么做。可是,如果全社会有了“全环境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他还会有这种顾虑吗?
“全环境立德树人”,就是要塑造一种氛围,让校长们能甩开膀子干,把“精神文明建设”具象化,让优秀传统文化先入眼、入耳,再入脑、入心,从而真正培养出品学兼优的人才。
这或许便是“全环境”的价值所在。
高金国,笔名高了高,高级编辑,著有《好父母养出好孩子——给家长的35堂教育思考课》《写给孩子的趣味中国历史(12册)》《少年读史记故事(3册)》《人生是一场修行》《唐朝那层窗户纸》《齐国那些事儿》等图书26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