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第一种角色是为人子女,这种冲突的最大的表现在于驻村第一书记父母年事已高,随时会突发一些疾病和人祸状况,驻村第一书记因扶贫工作,不能及时处置突发的事故和照顾父母。驻村第一书记群体虽然队伍庞大、年龄跨域较大,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驻村帮扶工作中,基本上很少回归家庭,照顾父母。
对于驻村第一书记们来说,可能几天、几星期,甚至几个月不回家,“百善孝为先”似乎依然成了一句空话。部分驻村第一书记的父母有的年事已高,有的身患重病,有的还有从事各种工作,但他们基本上都在继续无私的照顾着这个家庭,虽说他们很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常回家陪陪自己说说话,有时候自己生病了硬撑或者不得已自己独自去医院住院也不告诉子女,父母知道只能暂时舍弃自己的“小家”才能完成国家的“大事”。
驻村第一书记第二种角色是配偶,聚少离多是大多数驻村第一书记与配偶相处的现状。尤其是精准扶贫验收期间驻村第一书记与配偶更是聚少离多,部分夫妻之间虽然关系比较和谐,互相能够体谅,但是长期的不在一起,得不到很好的沟通和交流,也使得家庭矛盾更加的激化,一部分夫妻之间的情感逐渐疏远,更有甚者已经导致离婚事件的发生。
比如某村驻村第一书记,五一刚结完婚还未度完蜜月,就下去当驻村第一书记,该镇脱贫攻坚战还未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却已经离婚了,又如:某村第一书记在驻村期间自己的妻子流产,目前驻村已结束了还没有生育孩子,濒临离婚的边缘。经走访调研发现,单单某县一个镇18名驻村第一书记中,就有2名驻村第一书记在精准扶贫期间内因为工作原因导致夫妻关系不和睦进而恶化造成协议离婚或司法程序离婚,放眼在一个某县驻村第一书记的离婚率也是非常高的。
通过调研访谈会发现这种冲突是普遍的,本来乡村振兴工作任务量就比较重,人的精力又是有限的,再加上长期不回家,夫妻之间的感情就慢慢变淡,进而夜长梦多日久生变。与自己的配偶发生冲突不仅仅是在争吵方面,更重要的是心理和精神上得不到慰藉,导致走向离婚的地步。
驻村第一书记第三种角色是父母,全国驻村第一书记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某县驻村第一书记平均年龄在38岁,在此年龄阶段的驻村第一书记80%以上都已经有孩子,孩子大的有的上初中,小的才刚出生。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但脱贫攻坚任期一般都在2-3年,在驻村期间在迎接脱贫攻坚检查和验收时,驻村第一书记甚至半年都不能回家见不到孩子,父母和配偶毕竟是成年人,还能顾大局识大体,舍“小家”为“大家”,但孩子并不一定理解。
常言道孩子生病就会要“爸爸”、“妈妈”,这是孩子的本能,也是为人父母照顾孩子的本分,但用在工作和孩子的时间、精力上的这种冲突是非常明显的。经常听到驻村第一书记说的一句话就是,“不敢回家,是不敢面对每次出门的时候孩子哭着闹着不让走的场景”,短短的一句话顷刻间倒出了无数驻村第一书记没尽到父母对子女应尽爱的无奈、辛酸、和压抑。
与子女之间缺乏沟通、子女缺失的父爱或母爱,有的孩子成绩严重下滑面临升学压力,有的孩子出现性格叛逆或者作出过激行为,这些更让驻村第一书记们感到无限的自责和伤痛。
以上三种角色的冲突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处在驻村第一书记这种年龄阶段遇到这种多重身份之间转换带来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家庭是维系人类群体关系的最小单元,从调研和访谈中可以发现,驻村第一书记自身角色冲突的表现是“血淋淋”的,非常突出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