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很多35岁以上的职场人,他们的职业前景并不明朗。
如今全球都进入了一个「不确定时代」,谁都没办法保证明天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已经到了35岁,要如何抵挡对不确定性的焦虑与恐慌?如何有效地提升自己,去应对不确定时代下的各种不确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期节目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原海尔商学院院长梁琳莉老师做客《潮职》,

让我们听听她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Q

梁总,我们经常看到职场人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做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只规划自己的职业,并没有规划自己的人生,比如说在他们的职业道路上,有些人可能想要先立业,等事业有成了,再谈婚论嫁,或者有些人说要先成家,把大好的青春都浪费在了谈情说爱上,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梁琳莉:我觉得这个话题是一个永恒的人生话题,但是为什么这件事情一直困扰着我们很多年轻人?实际上我觉得是因为我们在看待工作和整个人生的关系上,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大家需要重新认识工作家庭和个人的关系。我们说先立业还是先成家,其实就把立业和成家孤立的割裂开了,但是我们回到自己真实的人生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整个人生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我们上班然后回家,然后有家庭生活,也会有我们个人的生活。但是现在的误区就是把工作和家庭割裂开来,而且还把它对立起来了,有的人会认为我把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工作上,可能就没有时间去谈恋爱了。其实我们回到我们真实的生活,每个人都是在同时处理健康、工作和家庭生活。

第二个误区是我们在工作中的投入时间,我们要站在一个整体的人生当中来反观今天我们在工作上的投入比例。比如说我们一生能活到90岁,我们在二三十岁的时候我们特别想去工作,也有很多的精力。然后等到40岁左右的时候,随着你结婚有了孩子以后,工作的量就会降低,重心可能会偏移,然后中间到60岁的时候你就退休了,你的体力、精力都会大幅度的下降,这时候你就不需要工作了。

所以如果是说我们把工作看成是人生的全部,或者是把90%的精力都投入在工作上,那么我们就很难平衡工作、生活、个人健康的问题,所以这个误区也是需要我们要重新思考一下,你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里面,你的工作的比例到底要占多少。

第三个误区是年轻人长期把精力投在工作上之后,他就会习惯性的把工作带到家庭生活当中去,比如说我们在工作当中,我们会追求经济性,追求效率、追求服从管控,好多人他当场景换了的时候,他其实还是没有办法从工作的环境当中脱离出来的,比如我们是CEO,回家时候也容易对先生趾高气扬,结果就会很让人反感,因为谁都需要在家庭里面获得的温暖和尊重,那么我们需要注意不要把工作中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性的带到我们的家庭生活当中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

具体针对这一点,您有什么比如说实操上的建议吗?

梁琳莉:我把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跟大家来分享一下,有三个特别好的办法:

第一,我觉得年轻人需要真实的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里,就像亚马逊总裁贝索斯说我们每一个人实际上是需要和现实生活来合作,而不是和我们想象的生活来进行合作,因为我发现很多年轻人他们很难走入婚姻,或者是在工作当中遇到一些困难,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他没有活在真实的生活当中,比如说因为童年的经历,带给他们永远的那种伤痛,部分丁克的家庭就是这样的原因,所以他就永远都不要孩子,那么这个就不是活在真实的生活里,他是活在过去的悲剧里面。

我觉得只有一个人非常真实的活在自己生活当中的时候,很多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就找到最有力量的答案。‍‍

第二,我们要重新规划人生的重要的三个支点——健康、家庭、工作,我们经常说一句话,健康是1,然后其他是0,所以如果你没有健康的话,你不可能工作,你得了重大的疾病,你还能去谈恋爱、组建家庭吗,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

在生涯规划过程之中,不光要规划职业路线该怎么走,还要规划我的家庭应该怎么走,我个人的健康应该怎么去规划。‍‍‍‍‍‍‍‍

第三,我们要注意切换角色,就是当你的场景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要马上调整我们跟对方互动的方式。当你能够弹性的去调整自己的相处方式的时候,那么这些关系你都会处理得很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

梁总,刚才您说到职业规划的问题,中年人可能是最痛的,因为他们既不是职场小白,没有了那种冲劲,也没有了很好的体力,有的人在职业发展上也没有到一个很高的位置,处于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这种情况。疫情以来,我们看到有超过两成的中高龄求职者,他们之所以去求职的原因是在正常营业的公司,因为他们的年龄问题把他们裁掉了。针对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的?

梁琳莉:我们就讲讲职场当中的一些真实情况,职场当中从组织的角度上来看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思考一下到底是人的危机还是年龄造成的危机,这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因为我的工作当中接触很多大厂的 hrvp(人力副总裁),也包括很多高端猎头,我们会发现当我们去选聘一个求职人员的时候,我们最看重的是他的年龄吗?一定不是。

做人力资源都会知道,我们在选聘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他的人岗匹配度的问题,要考虑他的经验,他的能力,然后他的薪酬情况等等,我们很少是以年龄作为一个硬性条件来看的,所以我们要知道我们去找工作,实际上考量你的根本不是年龄,是你的能力,你的经验,是你的综合素质和岗位的匹配度,所以这可能要引起大家的一个重视和思考。第二个我觉得就是我们的就业机会,包括我们工资是否能上涨,在绝大多数公司里面都不是以工龄为主要增长标准的。我们通常来评价一个员工要不要留,要不要去任用他,首先是看他的业绩好不好,所以业绩和实力是最重要的,而并不是说我因为在这个公司里面工作时间有多。我们不是论资排辈的,我们是要看你是否能够为公司持续创造价值。作为我们个人来讲,我们就要反思我们是否过于看重年龄,回避了我们本身能不能够跟上时代发展这样一个本质性的问题,其实我自己也是很有体会的。

我们需要正视现实,所以真正想要走出中年人的危机,我觉得要可能有几个方法要给大家。

第一、我们就是要调整好心态,要意识到你过去的经验能否适应现在的社会,面向未来,所以我们还是需要有勇气和年轻人一起去学习,去挑战、去创造新的业绩。

第二、我们也可以在找新的工作或者是转换频道的过程当中,发挥自己作为中年人的一些优势比如说人脉优势、经验的优势,那么我们不一定非要在一些招聘网站上通过陌生人渠道去找工作。

第三、我们在中年时候,也可以选择创业这样的一条道路,这也是一个选择。

所以首先要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第二个要善用自己的人脉优势,第三个如果你有创业的经验和储备的话,也可以选择创业的道路,这就从根本上去解决中年危机的问题了。我觉得只要我们勇于挑战自己,跟着时代一起进步,就永远不会有危机。

就像海尔集团张瑞敏张首席经常跟我们讲的一句话:“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这就是海尔为什么能够38年来持续营收三四千亿的水平在领跑,实际上还是因为他们不断的在革新,不断的在学习,不断的在创新,这是和我们个人的危机是一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

梁总,您作为一个非常成功的职业女性,相信在整个职业道路发展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肯定也遇到了很多需要做决策的重要的时点。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些您的职业道路上的重要的决定以及背后的思考逻辑吗?

梁琳莉:好的,我很高兴分享我的经历,我人生当中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就是我在华润啤酒集团做集团报的主编的时候,因为当时我是学法律的,我就很想到集团收购兼并部,所以当时我找到副总裁那里争取,调整了岗位。当时我参与了7次华润啤酒集团的大型收购,正是通过那三年做收购兼并的工作,开始明白或者意识到了,其实我自己并不是很喜欢做法律工作,但已经投入了7年的时间。我就想我要是去做喜欢做的事情,还是说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就下定决心,我要去过我自己想过的生活,去选择我自己想做的事情。作为一个女孩子,当时我就很喜欢化妆品,因为我们当时还没有什么招聘网站,我就想了一个办法,我把我的简历打印出来,然后我就拿着我的简历直接到我特别想去的那家最大的法国公司,我找他们最高的经理,我说这是我的简历,我希望有机会到你们公司来工作,结果就这样的一次尝试,没想到他们把我的简历就直接发送到了上海总部,然后竟然发到他们董事长那里去了,然后我就从沈阳直接飞到上海去面试。当时董事长亲自来面试,我应聘的是董事长助理的职位,就这样我直接从华润啤酒集团直接到了思妍丽了。这段经历对我的触动是非常大的,我会发现原来忠于自己的兴趣或者是忠于自己的内心,也没有什么特别可怕的。这段经历让我下定决心,我觉得我以后都要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我觉得第二个重要的选择启发就是我后来考到复旦管理学院上MBA的时候,那个时候因为MBA刚刚开始兴起,高管发展中心EDP的培训工作也是刚刚开始,我当时有机会参与到了项目团队当中。我那个时候就发现国内整个的培训市场里面都没有专门针对女性的定制化的培训的课程,全是针对男性的,我觉得我们女性需要一个以女性为主体的一个课程安排,当时那个项目设计研发出来以后,就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当时就是全国有几百家媒体都来采访,甚至美国纽约时报,还把当时我们复旦管理学院推出卓越女性课程评为是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历史缩影。我做这个项目的一个启发就是我想要成功,我就要给别人创造价值。

梁琳莉老师从自身从业经历出发,为我们庖丁解惑,提出了自己对职业发展的新的认知和见解,同时也给面临35岁中年危机的同仁们分享了非常宝贵、落地的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回过头来,其实当不确定时代到来的时候,每个人都像是待在一个荒岛上,我们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如果你过往的资源、经验没有具备,那就永远都是危机我们要忠于内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保持终身学习,就可以应对职业的“危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