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中国杭州的钱塘江大桥竣工,这是世界级大桥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塘江大桥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最早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桥,总设计师是茅以升。

卢沟桥事变爆发时,钱塘江大桥接近合龙。但战火蔓延很快,茅以升深感不安。在淞沪会战的炮声中,钱塘江大桥终告建成。

9月26日,钱塘江大桥的下层单线铁路桥首先通车。当天,一列列火车将来自浙赣线上的军火物资以及支援前线的军队送往战场。钱塘江大桥风光了一个多月。

然而,上海沦陷了,杭州告急。茅以升的预感终于成为了现实。为了不把大桥留给日本侵略者,他不得不作出了炸桥的决定。当天晚上就开始组织人员安放炸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把大桥每个致命点都一一作了标记,然后用一百多根引线,从一个个引爆点接到南岸的一幢屋子里。他亲临现场,作了检查,并目睹最后一根引线接通,为日后炸桥作好准备。茅以升忙碌了一个通宵。

第二天凌晨,他却接到了浙江省政府命令,立即做好准备,当天令大桥全面通车。因为战势发展迅猛,大批难民陆续涌进杭州,渡船往来不够用。

这天是大桥通车的日子,前来瞻仰的人群,也是人山人海,连六和塔上都挤满了人。他们哪里知道,全面通车的第一天,桥里就已经安装了炸桥的炸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多月后,侵华日军逼近杭州。茅以升接到炸桥命令。两小时后,大桥南北关闭,实施爆破。只听“轰”的一声巨响,这条全长1453米的卧江长龙截为了六段。

这座由中国人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第一座达国际水平的现代化大桥,历经925天日日夜夜的紧张施工,耗费160万多美元,在南北江面存在仅89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桥炸毁的这天晚上,茅以升即将离去时,感慨万千,写了一首诗:“斗地风云突变色,炸桥挥泪断通途;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

八年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无力修复大桥。20世纪50年代初,大桥才得以重建,南北变通途。茅以升终于圆了他的“复桥”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