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科院院士张明杰的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于洪军等人合作,共同揭示抗真菌药物的全新潜在作用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专家介绍我国在世界上仍然属于结核病发病率较高的国家,防治工作依旧严峻;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2年)》。本期最新资讯带您快速浏览上周(3月20日-3月26日)热点话题。

自然》揭示抗真菌药物全新机制

3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明杰团队的研究助理教授刘晓天与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中心教授于洪军、副研究员张敏深度合作,解析了真菌细胞壁合成关键蛋白质机器的三维结构,并揭示抗真菌药物的全新潜在作用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

β-1,3-葡聚糖是真菌细胞壁特有的核心组成成分,对多种致病真菌的生存能力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破坏β-1,3-葡聚糖合成为目标而开发出的棘白菌素类药物自19世纪问世以来就成为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线抗真菌药物。然而,真菌细胞壁β-1,3-葡聚糖的合成机理,以及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在临床上广泛出现的耐药性来源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靶向β-1,3-葡聚糖合成的新型抗真菌药物开发。

针对上述问题,研究团队运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Cryo-EM)解析了真菌β-1,3-葡聚糖合成酶FKS1的高分辨率结构(3.4埃),首次报道了其独特的分子全貌,揭示了其参与β-1,3-葡聚糖合成的关键元件。系统性的突变结合体内、体外的功能分析进一步验证了FKS1的催化合成和转运机制,并揭示了在多种致病真菌中保守的关键氨基酸位点。

接下来,研究人员解析了临床上最常见的代表性耐药突变体FKS1-S643P的高分辨率电镜结构(3.5埃),结构比对分析发现,该位点突变会引起耐药突变热点区域的Y638和F639发生明显的构象变化,并最终引起附近脂分子的重排,提示了一种耐药性产生的独特分子机理。

更加重要的是,研究团队成功摸索到了影响FKS1活性的重要突变,以及关键的提纯和反应条件,并成功建立了FKS1家族蛋白高效可重复的体外反应体系,首次剔除了繁琐的放射性标记检测手段,极大程度上优化了药物筛选体系,填补了领域内的空白。

该研究描绘了真菌葡聚糖合成酶FKS1的三维结构,成功阐释了其分子机制,鉴定了发生耐药性突变的关键氨基酸及其潜在的耐药机制,为今后研究以及开发新型抗真菌药物夯实了基础。专家们一致对于此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领域内的重要突破。

专家提醒易感人群需加强预防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危害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约有1060万结核病患者,中国疾控中心公布信息显示,2021年我国估算的结核病新发患者数为78万,结核病发病率为55/10万。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动员全社会行动起来预防和控制结核病。

北京老年医院结核病防治管理中心曹主任表示:结核病主要是有三大症状,第一个连续咳嗽两周以上,这个是一定要先去筛查结核。第二个是低热、午后低热盗汗,也得需要筛查。第三个就是痰里边带血丝,主要的就这三点。

专家介绍糖尿病性病等患者为高危人群,春季是各种细菌繁殖活跃期,也是结核病菌的高发期和传染期。

专家提醒:结核病多发于抵抗力低下的人群,潜伏期4到8周,80%发生在肺部,但是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等也可继发感染。呼吸道传播是结核病传染的主要方式。除少数患者发病急促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

曹主任表示:有几个高危人群,首先就是糖尿病患者;第二是肿瘤患者,尤其是消化系统肿瘤;第三是性病、艾滋病患者;第四是吸烟、低体重者,尤其是女性和减肥人群,容易合并有肺结核;最后是老年人,都是需要重点筛查的人群。

专家介绍,一旦确诊结核病,一定要尽早治疗。早期病变中的细菌多,生长繁殖迅速,代谢活跃,药物容易发挥作用。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遵医嘱服药,不能随意减量,或者间断,否则不仅治疗无效,还会产生耐药菌,加大治疗难度。

《2022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发布

3月24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2年)》。《报告》指出,与2021年相比,2022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情况未出现显著变化。按照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药品类别,化学药品占82.3%、中药占12.8%、生物制品占2.6%、无法分类占2.3%。其中,化药中的抗感染药占比最高,肿瘤药占比持续升高;中药中的活血化瘀药不良反应报告占比居首位。

2022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新的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64.2万份,占同期报告总数的31.7%,比2021年提高1.3个百分点;收到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26.4万份,占同期报告总数的13.0%,较2021年提高2个百分点。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来源,医疗机构占87.6%:持有人、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责任单位。按照报告来源统计,2022年来自医疗机构的报告占87.6%、来自经营企业的报告占8.1%、来自持有人的报告占4.2%、来自其他报告者的报告占0.1%。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女性多于男性:2022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女性多于男性,性别比为0.87:1。从年龄分布看,14岁及以下儿童患者占7.8%,65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占32.3%。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药品类别,化学药品占82.3%:按照怀疑药品类别统计,化学药品占82.3%、中药占12.8%、生物制品占2.6%、无法分类占2.3%。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给药途径,注射给药占55.1%:按照给药途径统计,2022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注射给药占55.1%、口服给药占36.6%、其他给药途径占8.3%;注射给药中,静脉注射给药占90.6%、其他注射给药占9.4%。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累及器官,胃肠系统疾病占首位:2022年报告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中,累及器官系统排名前3位依次为胃肠系统疾病、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

化学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抗感染药居首位,肿瘤药占比持续升高:从化学药品类别上看,抗感染药报告数量仍居于首位,占比继续保持下降趋势;肿瘤用药占比持续升高,其严重报告构成比居首位,提示临床应始终关注该类药品的风险。

2022年中药占总体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比例呈下降趋势,但仍需要注意安全用药。显的成效,但对于现在来说,最好的疫苗离我们真正的健康需求实际上还是有距离的。

文献索引:《自然》、央视新闻客户端、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文稿撰写:Sparkling

文稿审校:Tiva

想要了解更多资讯,打开微信,搜索“急危资讯”,关注后了解更多最新健康资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