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给我滚出去,你没有资格碰我。”1940年的一天,20岁的张爱玲正在卫生间洗澡。突然,一个女人闯了进来,发疯似的一寸一寸检查她的身体,张爱玲惊慌失措怒吼着,对她怀恨一生。

1

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说过:“如果你认识过去的我,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

张爱玲8岁时,父母离异,母亲黄逸梵是净身出户的。

母亲黄逸梵出身名门,原本就不同意这桩所谓门当户对的婚姻,而是想继续接受教育,但守旧的黄逸梵的母亲还是逼她嫁人。

父亲张志沂是个爱喝酒,吸鸦片、风流成性,逛妓院、一心想着娶姨太太。新思想的母亲一气之下离了婚。

在张爱玲4岁时,母亲受不了封建思想对女性的压迫,离家出走到国外去生活。黄逸梵以卖娘家分的古董变卖为生。在国外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童年的张爱玲,深受母亲的影响,她将洋派独立的母亲视作偶像的。她不愿女儿像她一样重蹈覆辙,她与其他女性所遭遇的压迫,在离婚书上,据理力争,保有了在一双女儿教育问题上的话语权。

张爱玲在高中时因为遭父亲毒打而投奔母亲,黄逸梵在张爱玲的人生中缺席了这么多年,面对女儿的投靠,她自然是接受了。在教育上对女儿极为关注。

从此她的上学生活,都需依靠母亲。母亲请了很昂贵的外教陪她学琴,书画,为了女儿的教育,放弃了和英国男友到国外生活的计划。

2

张爱玲一次重病,母亲在经济上捉襟见肘,甚至愿意向医生出卖身体来抵消治疗费用。就因女儿才被迫留在国内。她时常念叨女儿的到来让她费了很多钱,也让张爱玲心理上倍感“磨难”。

但是,缺爱的张爱玲对于母亲的管束很叛逆,她常常对张爱玲冷言冷语,虽然,她在文字上十分有才华,对生活的自理却是笨手笨脚,连母亲都十分嫌弃。

黄逸梵爱打牌,她只要一得空就会往牌桌上凑。每次张爱玲跟她要钱,她都会先给她白眼。

平常的生活里,她对张爱玲说得最多的竟是“都是为了你”。有时,她说“这周没去喝咖啡,都是为了你。”,有时,她又说:“这个月没添新衣服,都是为了你。”

黄逸梵的怀疑、漠然和自私,让张爱玲不自主地想起了父亲,慢慢地她开始对世界冷酷,这种近乎冷血的冷酷后来竟成了她文章的里体现出来。

张爱玲在校学习成绩优秀,获得了800元的奖学金,得到老师的莫大帮助 ,获得了出国留学的机会。

3

一天,爱玲正在卫生间洗澡,突然,母亲闯了进来,发疯般的一寸一寸检查她的身体,张爱玲惊慌失措,愤怒朝母亲吼着:“你干什么?给我滚出去,你没有资格碰我。”

母亲东翻西找到800元,质问她钱哪来的,以为张爱玲的钱和男人有关系,缺爱的她对一个老师是有好感,因为老师的性格温和,十分慈祥,这让张爱玲仰慕。但没有任何关系。

母亲拿800元又去赌牌了,母女两人的关系彻底破裂。

后来,张爱玲写作成名,给了2根金条报答母亲养育之恩,从此不再相见。

4

1957年,黄逸梵在伦敦病重,她临死前想要见张爱玲一面,于是书信给她。

当时张爱玲在美国,可是她穷得连机票都买不起了,也不知道母亲已经是病入膏肓,只给她寄去了100美元。

母亲黄逸梵病故后,张爱玲来接收她的遗物,她看到母亲留下一箱古董珠宝,其中还有一张张爱玲的小时候旧照片。

看着遗物,张爱玲泪流满面,也终于明白母亲的爱,与自己和解不再怨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爱玲最后的人生和母亲很像,一个人孤独离去,那个伤害她最深的不是男人,而是母亲。

虽然她才华横溢,但因童年缺失的爱而变得高冷没有安全感。

幸运的人,用童年过好一生。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