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新闻,38岁记者失业送外卖。自称是川大硕士,曾在南方周末做记者,失业后半年找不到工作,甚至去道观应聘道士,去新媒体机构应聘实习生均以失败告终,如今送外卖为生。
倒也不是说送外卖不好,但这个事件多少折射出当下找工作困难,和35岁以后失业率上升。
100年前,但凡认识几个字估计就能找个不错的工作,三四十年前,大学生还是“天之骄子”,毕业后好单位抢着要。但是现在,大学生遍地都是,即使研究生博士生,找对口工作也不是那么简单。
在很多人眼中,有工作指的是体制内工作,公务员,医生,教师等等,其它工作都不算正经工作。这样的工作僧多粥少,内卷得不行,找起来的确是拼爹拼妈拼人脉资源。这个社会,没有那么多做科研工作的岗位,连公务员也都有逐年裁减的趋势……
但另一方面,如果找工作不限于体制内,我又觉得找工作好像也不是那么难。
前阵子网上买了个茶几,傍晚到货的时候是一个小伙子把茶几送上门,在我家里乒乒乓乓安装了半个小时,我很好奇问他装这个茶几他可以赚到多少钱,他说装这个劳务费是100元(当然是商家付的),送到我家是当天的第12家了。那么他当天的收入大概是1200元,刨去车油费用等成本,每天大概可以净赚1000元,按一个月工作22天,月薪就是两万多。这个收入高于大部分的脑力劳动者。
这并不是个例,我了解到的很多体力劳动者,收入都还是不错的:我的表姐夫做装修工人,日薪是300-400元,我家小区干垃圾分类的工人,兼职着整个小区废品回收,月收入也有万元左右。他们也并没有大学文凭。
我也见过一些干得挺好的大学毕业生。我的一亲戚小A,家在农村,大学毕业后一开始也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父母务农,和村子里的农民一起都种着甘蔗榨红糖,小A就开始在自己微信朋友圈里卖红糖,主打天然无添加,做着做着发现生意还不错,自己家的红糖不够卖,他开始收购其他村民家的榨糖,正儿八经开了网店,不仅卖农家红糖,还卖当地农民自家做的藕粉,番薯粉等农产品,第一年收入超过了10万,第二年收入超过了20万。这样的工作难道会比公务员差吗?
找工作确实比以前难了,因为大家想要的工作都是钱多事少离家近的那种,人人都想要的我们可能抢不到,但是只要思维不局限,找好工作也没有那么难,高收入也是可以通过努力得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