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廊坊市把服务保障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改革突破口,立足法治保障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任务,坚持改革利企惠企,做到法治工作“围绕大局、紧盯大局、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保障大局”,以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扎实有力的法治保障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探索五项制度,推动惠企改革。开展清单证明事项动态调整。进一步深化司法领域放管服改革,坚决破除影响改革进程的“围墙”“堵点”,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市司法局、市财政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廊坊市2023年防范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工作方案》《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全市罚没行为核查暨罚没许可证年检工作的通知》,切实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同时,各级各单位执法部门严格落实需求管控和一张清单管理,实现清单之外无证明,并对证明事项清单进行动态调整,及时对社会公布。实施包容免罚和审慎处罚监督。为了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廊坊市探索实施包容免罚和审慎处罚管,开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建立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充分发挥行政处罚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推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具体政策措施,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及时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提升三项制度规范化水平。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切实杜绝随意性、选择性执法现象。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检查,开展自由裁量权基准备案工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优化公证服务持续优化公证服务,挂牌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公证服务中心”。开通涉企绿色通道,积极为公司、企业融资和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碰到的法律问题提供公证支持,做到当日受理、及时办理、快速出证。对于中小企业涉及的股东会和董事会决议、委托书、担保书、保全证据等,根据企业需求,公证处指派公证员提供上门服务。开通惠民绿色通道,推出双休日不打烊、工作日延时、量身定制等服务内容,充分依托“一窗通”平台,推行公证证明材料清单和告知承诺制度,推行“互联网+公证”服务,为“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和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军烈属等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公证服务信息化水平。

实施四个工程,强化法治保障。实施“减证便企”工程。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领域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扩容,开展“目录之外无证明”专项监督检查,坚决禁止目录之外变向私设证明事项,杜绝“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实施执法环境优化工程。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及时清理不合格人员。强化市县乡三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加大协调监督工作力度。实施执法行为规范工程。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专项检查,开展自由裁量权基准备案工作,杜绝随意性、选择性执法现象。加大对重点领域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力度,严格执行行政执法禁止性清单。实施执法温度提升工程。探索完善行政管理容错机制,推进包容免罚清单备案工作,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开展“任性执法、选择性执法、一刀切式执法、运动式执法”专项整治,解决执法扰企突出问题。

开展三项行动,优化法律服务。开展组团护航行动。统筹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等法律服务资源,遴选业务骨干,组建护航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法律服务专家团。针对重大国家发展战略中涉及的重大项目用地征地拆迁、邻里纠纷、婚姻家庭、劳资纠纷、工伤认定、不动产登记等易引发矛盾冲突和纠纷的领域组建7支专业化调解团队,及时有效处置,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效率和质量。开展法治体检行动。完善律所与工商联及所属商会联系合作机制,推进“法治体检”常态化。今年以来,市司法局律师处联合市律师协会组织各个律师事务所开展主动进企业活动,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以惠企助企稳企的实际成效,服务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最大限度为企业提供司法保障。开展便民利企行动。实施“法律援助扩面提质工程”,拓宽申请渠道,扩大援助范围,积极维护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合法权益。组织开展招商引资集中宣传、法律进企业等普法宣传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服务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