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眼有星辰大海,心有繁花似锦,不负青春,不负自己!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负时光,不留遗憾!”

李冠志做客《名家讲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冠志做客《名家讲堂》

李冠志,笔名:函谷将军。中国内地男演员、导演、编剧、制片人、作家、书法家、古体诗人。1991年出生于河南洛阳中医世家、武术世家,自幼喜文善武,曾多次获得全国武术比赛冠军。

现为:
中央美院客座教授
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武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河南电影电视家协会会员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会员
中国电影电视制片委员会会员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成就:
2015年受邀参加北京荣宝斋举办的“名家诗词书法作品专展”,其创作的书法作品《高原黄河咏》被荣宝斋收藏;
2017年受邀做客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家讲堂》、《水墨丹青》等栏目,并特聘为栏目组签约艺术名家;
2018年“李冠志诗词书法作品展”在京举行,众多作品被国家书画院、人民书画院、中国诗书画院、北京匠门书画院荣誉收藏,作品入选《光芒灿照新时代·名家书画交流展》组委会,被评授为最具影响力艺术名家。
2022年,在全国翰墨百家诗人征集评选活动中,荣获“华韵文学奖”,被评为当代优秀诗人;
2023年,被中央美术学院聘为艺术史论客座教授(长期)。
2023年,经全国书画艺术档案馆、书画艺术大师数据中心评定委员会严格审查,特授“中华文化特别贡献奖”。

中华文化特别贡献奖|李冠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文化特别贡献奖|李冠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有星辰大海,心有繁花似锦,不负青春,不负自己!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负时光,不留遗憾!”,李冠志是一位极为励志的诗人,他的诗美轮美奂,内容坚毅刚强,读完令人叹为观止。他4岁的时候便开始创作诗词,成年后更是经过文坛名家引荐,结识了一些文豪,正是这些人让其走进更高一层的文学社会。李冠志是文字驾驭的高手,他打破了传统诗词的平仄、规律、刻板,而是更加抽象修辞去挖掘、突出物象之典型特点,通过真情实感的抒发,对生活中的人、事、物,表现更加清晰、立体、具体化。他的诗涉猎的题材非常广泛,抒情、叙事、史诗、颂歌、田园等等应有尽有。从诗的表面意义上来看立意明确,表现精致,结构宏伟,形式美轮美奂,内容美不胜收,句句熠熠生辉,篇篇光彩夺目。读他的诗,情真意切、朗朗上口、真知灼见,诗情高雅,诗人的思想凝结于文字之中,让人产生刻骨铭心的感觉。
诗是语言艺术的精华,是人类思想、情感、意志、情操的最集中凝练、最生动有力的表达形式。所以,诗也被称作是民族的瑰宝。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值得骄傲的伟大诗人与不朽诗篇。中国是诗的大国,古往今来,更不乏优秀的诗人与诗作。他们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人文偶像与精神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一:《奋进》

作者:李冠志(笔名:函谷将军)

壁仞雄峰亦可攀,心惊难过眼前山。

逢极且记身不怯,遇险唯强能穷变。

时时困顿终时阻,步步为营则步坚。

人生莫忆无忧路,自当奋勇誓向前。

其二:《无题》

作者:李冠志(笔名:函谷将军)

一朔时光终荏苒,十年磨剑为乃般。

勤将汗水比车马,徒劳无怨不忍闲。

少年得志明疾苦,亦将世事看如烟。

生命之重前方路,德行善念予未然。

其三:《岁月吟》

作者:李冠志(笔名:函谷将军)

酌杯老酒哼吟歌,几经亭台醉楼阁。

旧时夕阳无限美,今识余晖胜几何?

花不经停人老去,水逝无声岁蹉跎。

往日冬来空余恨,待到春归化暖和。

其四:《征途》

作者:李冠志(笔名:函谷将军)

且把江山收半壶,心与茗茶同水煮。

往来谈笑鸿儒客,所至群贤齐品目。

风情雅趣俗共赏,千秋大业欲征途。

回眸已见初心冉,此刻旭日正东出。

其五:《人生》

作者:李冠志 (笔名:函谷将军)

叱咤风云自在行,腾空入海任驰骋。

人活一世当随性,敢与日月共苍穹。

乘风破浪寻梦远,跌宕起伏叫人生。

天如棋盘星喻子,酒逢知己海作盅。

拾得诗书培雅兴,追习李杜二王风。

四海之内求学问,心有蓝图绘丹青。

其六:《黔西行》

作者:李冠志(笔名:函谷将军)

始从灵璧赴黔中,辗转驱驰到金陵。

此行千里腾飞燕,直入云霄过天宫。

乘风驾雾穿巨浪,凌空赏月夜通明。

只缘心路多结善,缘深福厚百事成。

李冠志和北京书协主席田伯平老师做客《名家讲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冠志和北京书协主席田伯平老师做客《名家讲堂》

其七:《观山月抒情醉己》

作者:李冠志(笔名:函谷将军)

日暮苍山入繁林,月涌云天挂崟岑。

晚风吹瑟时正好,青烟缭绕远浦深。

不屑春华轻别去,隐忍秋红满目痕。

也罢抒情怅寥廓,释酒倾杯醉己身。

其八:《遇梦怀秋》

作者:李冠志(笔名:函谷将军)

一梦焉知几许深,岁月无情又添痕。

忽如夜半身萌醒,竟看初心也染尘。

入世江湖多寂寞,羁旅他乡倦此身。

春华秋逝自有律,已是天命怎由人?

其九:《清秋》

作者:李冠志(笔名:函谷将军)

夏日已随轻雾去,秋风自伴落叶凉。

心仪碧竹经年绿,犹爱寒梅历雪霜。

蛙鸣窃喜知寒意,蝉嘶不惑始彷徨。

凄清月夜伊人至,增添枯涩几分香。

其十:《寒秋》

作者:李冠志(笔名:函谷将军)

晓路难行事难全,心悸无为负流年。

弹指春花秋有日,风凌黄叶碧云天。

蝉嘶凄切枫林晚,蛙趣莲塘闹声喧。

孤窗残月凝白露,始知秋寒亦心寒。

李冠志抚琴雅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冠志抚琴雅题

其十一:《锦铭》

作者:李冠志(笔名:函谷将军)

久未抚琴竟忘音,遗室筝笙厚蒙尘。

拨弦弄意声嘶袅,鼓瑟应鸣音却沉。

思往昔,痛如今。也罢折弦断瑟心。

此生不愿铿而作,遐踪杳迹梦封存。

其十二:《月夜酬志》

作者:李冠志(笔名:函谷将军)

月下疏枝寒照影,夜半孤单冷倍增。

踌躇西窗霜凌叶,望穿秋水苦思情。

停杯莫饮酬初志,取墨高吟出远凭。

任笔随思词半阕,清怀琢就了谁曾。

其十三:《书情》

作者:李冠志(笔名:函谷将军)

此生落寞又当何?凡世修为自在磨。

书写诗词千千卷,磨穿铁砚许许多。

挥毫涂就三春梦,轻描淡抹四季歌。

风过无痕细留会,顿然清心静临摹。

其十四:《落日有感》

作者:李冠志(笔名:函谷将军)

夜幕余晖分外红,无垠宇宙漫鸿蒙。

日落应非思绪落,月升方始臆犹升。

悟天道、掷豪情,转瞬十年忆纵横。

浮云舒卷随风去,也见缥缈不与争。

其十五:《咏志》

作者:李冠志(笔名:函谷将军)

一年四季南北窜,穿梭云雾山水间。

昂藏七尺当咏志,笃行千里以致远。

心中有梦多履践,务实求新创新篇。

此生身为男子汉,更需埋头加油干。

其十六:《世间》

作者:李冠志(笔名:函谷将军)

虽经陌路见影寒,已然不怪这世间。

岁月无情忙者促,脚下瞒珊还向前。

励志人生多阡陌。奋发何故遇茫然?

只是贫富差异大,或如春华或维艰。

其十七:《示言》

作者:李冠志(笔名:函谷将军)

未及人生首先诚,言出必果信不空。

欣逢盛世中国梦,一带一路当笃行。

胸怀壮志需勤奋,勿话空谈误一生。

处事无规终败绩,为人有度自成功。

其十八:《勉志》

作者:李冠志(笔名:函谷将军)

从来无意傲群雄,仗义疏财自豪情。

侠肝义胆天可鉴,抱诚守真地有声。

海纳百川揽万象,天下为公见挚诚。

吾辈誓做千秋事,定让史册记英名。

其十九:《冠志出关》

作者:李冠志(笔名:函谷将军)

自出新安函谷关,心潮澎湃义当先。

北上南下建功业,开疆扩土打江山。

杨仆汉关新安立,张钫蛰庐美名传。

后辈冠志对天誓,胜过前人树新篇。

其二十:《惜时》

作者:李冠志(笔名:函谷将军)

转瞬时光已荏苒,将至人生而立年。

岁月如梭轻飞逝,流年似水回头难。

恨不当初勤学苦,无奈花前愁华颜。

二十八载方明事,当谢迷途且知返。

其二十一:《励志铭》

作者:李冠志(笔名:函谷将军)

眼下道路何其艰,山穷水尽已然繁。

千沟万壑还需踏,十走九步历险颠。

此番磨难明世事,凤凰般涅永华年。

不领风霜经岁月,怎知生活苦后甜。

其二十二:《随心》

作者:李冠志(笔名:函谷将军)

冰轮竟染湖水寒,玉露凋伤枫叶间。

晓月西风多少恨,云天雁字去江南。

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翩。

无穷世事随缘去,自有心中那份闲。

其二十三:《辛丑记忆》

作者:李冠志(笔名:函谷将军)

辛丑之年苦难多,大禹无方城洪何?

连日风雨突巨变,河洛摇旗任倒戈。

如惊恶梦七八月,国运家财一道坷。

不乏心中泛涟漪,元亏气伤神魂噩。

无颜秋对百夫指,俯首冬途千乡客。

终借东南福州地,逐梦桃城奏高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诗词,所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对社会历史、山水风光、人物情感等方面的生动记录与描绘,还给予了我们以美好的艺术欣赏与感官享受。特别是还有激励意志、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方面的重要功能,也就是“诗的正能量”。

当我们吟诵着唐代李忱的《瀑布联句》——“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时,一种志存高远的豪情与胸怀会油然而生。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把登高才能望远的人生哲理用明白如话的诗句讲述给了我们。

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伫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还有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等等,都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豪情,不知拨动了多少志士仁人的心弦,使之为正义和真理而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杜秋娘的“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都谆谆告诫人们要珍惜比黄金更贵重的时光,不负青春年华......而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更是以高亢激昂的呼号,召唤人们只争朝夕,建功立业。读来令人回肠荡气,热血沸腾......

上述这些诗词,都给人传输着一种昂扬激越、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千百年来,它们一直起着某种精神发电机和意志教科书的巨大作用。

当然,更多的诗词是记述事物,描绘山水,表现友情亲情爱情,咏写风土民俗的。它们也同样能从不同的角度,给人以美好的情绪感染和艺术熏陶。

当你读到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读到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读到王昌龄“洛阳亲人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时,那种热爱家乡、怀念亲人的情感自会涌上心头。当你读到“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读到“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读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时,你的心情会合着那幽雅秀美的山水风光而恬然沉静,摒弃浮躁。当你读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读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读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时,不能不对其歌咏的纯真友谊所感染。当你读到“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读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读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时,又怎能不对那忠贞不渝的美好爱情所感动?而这些,给人的也是另一种形态的正能量。

综上所述,诗,具有正能量;诗,也能给人以正能量。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词,给我们的赐予,的确是太丰富太珍贵了!我们如果能够从中感悟、领略、接受其充足的正能量的话,则对于我们修身励志、做人做事,都将是非常有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创作品|可以转载 但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