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从原本的不起眼变成了现如今的光芒四射,国内到处是安乐祥和之景,这是革命先辈们曾无数次在脑海中幻想过的场景,现在终于得以成真,虽然不少革命先辈已经长眠于地底。

无缘看到这壮观之景,但仍有三位开国将星在岁月的蹉跎下坚持到了今天,替逝去的战友们见证了不少国家发展的重要时刻。在他们之中,年纪最小的已是100岁高龄,最大的则与之相差十岁,是110岁高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他们的传奇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张力雄

他是三位仍健在的开国将星中年纪最大的一位,(110岁高龄)年纪越大,也意味着出生越早,生活的时代也更为艰难。现在看起来山清水秀,经济发达的福建曾经也是一个贫困落后之地,而他,就出生在那个年代那个地方。

为解决温饱问题,童年时期,张力雄就开始四处打零工,过着被压榨的艰辛生活,可不管他怎么努力,家中面临的生活困难却只多不少,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张力雄突然明白了若是大环境不改变,作为普通民众,就算他们再努力,单打独斗也始终消磨不了三座大山带来的影响。于是在他16岁那一年,他参军入伍,渴望为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尽一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部队中,有太多的机会等着他去表现,而张力雄也发现了这一点,于是他抓紧机会,不断磨炼自己的同时也做出了不俗的成绩,不久后他就得到了在红军学校学习的机会,学有所成后,带着更为优秀的军事才能与敌人在前线阵地展开了生死较量,还曾跟随大部队一起参与过为保护革命力量的忍辱负重的长征之行。虽然最后顺利抵达目的地,但是途中的那些磨难都让他刻骨铭心。

建国后,张力雄因此前的优异表现被授予少将军衔,在他激动开心的同时也想到了不少牺牲在战场上的老战友,为不辜负这些战友们曾经的努力,他在新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着,极大地促进了西南军区的发展。

二:文击

文击在幼年时期同样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在抗战爆发后,为将外来侵略者赶出中国,加入到革命队伍之中。因在战场上表现突出不仅入了党,还成为了一名炮兵。1944年,作为炮兵学校政委,文击将自己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交给了其他学生,只为让他们在战场上做出更加出色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美援朝爆发后,文击告别了教书育人之岗,随大部队前往朝鲜战场。有勇有谋的他在战场上大展拳脚,让敌人损失惨重。带着胜利之果回国后,他为能在军队建设中贡献更多力量,曾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过一段时间。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至今日,他已是一位105岁的老人。

三:王扶之

王扶之早年间为减轻父母身上的养家重担,曾在地主家放过牛,见识到压榨百姓之人的丑恶嘴脸,在其12岁那年,他意外知晓了国内还存在着真心为民的军队,遂加入到红军之中。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他担心自己的年龄不过关,为了能顺利入伍,他谎报了年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6年,凭借在部队和战场上的出色表现,王扶之在这一年顺利入党。此后跟随部队积极作战,留下了辉煌的战绩。基于他为国所做的贡献,他被授予少将军衔,时至今日,他已是一位100岁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