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一位员工怒怼自己领导的聊天记录火爆全网。网友看过聊天记录都为这位员工点赞,纷纷留言呼为“吾辈楷模”!聊天记录中一众同事的支持也反映出了大家对外行领导的不满,以及对不合理超长加班的怨气。

怒而直怼领导的员工已经自愿离职,以这种直接暴起的形式结束了自己这一段职业,也为留下来的同事争取到了应有的假期。当这个事件逐渐落下帷幕后,遭受同样境况的万千打工人在直呼过瘾后,却不得不为了生活而继续默默忍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技术开发工作在普通人心目中,是一项与高科技有关的工作,会写代码的开发人员个个感觉都是颇具神秘感的技术牛人。但在圈内,写代码做开发的人都自称“码农”,意思自己就是是写代码的农民,跟搬砖种地没多大区别。

每天加班撸代码,是码农们的常态,但痛苦的是很多加班从技术角度而言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大多情况下领导码农的都不一定懂技术,有懂技术的领导面对的上一级领导或甲方爸爸绝大多数都不怎么懂技术,但往往左右开发的却正是这些不懂技术的。

码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码农

开发人员加班做无用功是常态吗?

开发人员加班做无用功是常态吗?

这次员工怒怼自己领导事件,只不过是无数个技术开发团队中爆出来且火了的一个。笔者不能断言所有做开发的都与此类似,但因为参与过开发项目并且有多年一直做开发的朋友,对此还是有一点发言权的。

中国互联网大厂BAT,加上后起的美团、抖音系以及华为等,其技术团队的水平自不必多说,能够为用户提供功能丰富且稳定的平台,自有其独到之处。大平台大厂待遇高,加班的费用应该也不少,至于有没有不必要的加班,笔者没有呆过这些大厂,这里不予置评。本文只探讨非大厂的企业自有技术团队和第三方开发技术团队。

笔者早期做过甲方,后来又参与第三方技术团队为甲方做开发服务,可以负责任的说,技术团队相当多的加班都是没有必要的无用功。并且直接原因大部分是因为领导或者甲方外行指导内行,造成项目的反复和需求的不断变化,直接后果就是开发人员加班、加班、再加班。

如果身边有做开发的,有兴趣可以关注或者问一下,可以说:不加班的码农不是一个优秀的码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下大部分技术开发背后的内幕

当下大部分技术开发背后的内幕

互联网的普及,让以前的桌面软件开发纷纷转变到了web应用的开发。现在除了一些专用软件外,大部分的软件都以联网应用的形式存在,可以理解为用户的需求通过打开网站就可以得到满足。

圈内人都知道,现在开发一个项目应用,很少有直接自己从零搭建框架写代码的。因为网上有很多成熟的开源代码或者框架,加上自己团队的项目经验积累,一个新的项目开发,基本都是用原有的代码框架进行二次开发和修改。

从这个角度来说,相当一部分开发人员真的是“码农”,完全没有独立理解一个大型项目整体需求以及服务框架的机会。很多程序员做开发很多年,提升的空间往往也有限,只有少部分人在机会和努力结合情况下,能力和技术才会有大的飞跃和提升。

还有一个情况就是,甲方的需求有时候并不是需要一个多么完美的系统,往往只是需要一个能够向上展示业绩的凭借而已。这就造成了项目开发重表不重里、需求不明确、工期赶时间等特点,开发团队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只能是加班先满足甲方或领导的要求,把表面功夫做好。至于系统稳定不稳定,那是死心眼的人才会考虑的,也许项目开发完领导验收满意后,系统被闲置不用也大有可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技术开发人员加班做无用功的无奈

技术开发人员加班做无用功的无奈

出于前述缘由,很多所谓的开发都是完成任务式的。开发团队加班不断是因为项目本身不合理的需求和管理规划,最终让开发人员夜以继日的爆肝来为之买单。

很多情况下,专业的人并不具有做专业决策的权利。出于逐利目的的开发,也必然要考虑成本和收益,技术开发行业人工是最贵的成本,只有用最短的时间完成项目交付,才能够利润最大化。所以,码农们日夜加班,只不过是上级在利益驱使下压榨他们劳动价值而已。

有技术开发业务的国企公司,有的是自己养开发团队,有的是外包给第三方开发公司。国企的优势在于其实力和政府背书,所以很多大的项目竞争具有独特优势。但无论哪种情况,都会有前述问题存在,领导一句话,员工就爆肝。

专业的技术人员价值所在就是加班干活,至于怎么干?干成什么样?那都是无所不能的领导做决策。如果决策有问题,怎么办?简单:码农们加班改代码呗!

好点的领导,陪着你加班,为你提供好服务。有的领导呢,只是动嘴安排活,干得了得干,干不了也得干。万千个加班的“陈先生”们,心里那是一万只羊驼呼啸,但暴起的,只有一个。

为了生活,只得低头。什么专业性、专家?没有的事,你就是个搬砖的而已,赶紧加班改代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