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宏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七位皇帝,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和文学家。他也是这段南北对峙时期内最有作为和最为耀眼的帝王之一,他的一系列改革推动了北魏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力发展,也有效地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南北大一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位具有雄才大略、一生励精图治的英明圣主却在三十三岁时突然驾崩,千百年来为世人所叹息。拓跋宏为何英年早逝,史书未曾说明,不过多数学者认为拓跋宏的死主要可能由四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一是身体素质;二是精神打击;三是积劳成疾;四是皇后出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身体素质

拓跋宏出生时,他的父亲才十四岁左右,妥妥的未成年。从今天科学的角度来讲,这个年龄生理发育刚刚起步,性发育也未完全成熟,生下的孩子肯定存在很多先天性的问题。

虽然史书中的拓跋宏并不像其他皇帝后宫百千、沉迷酒色、纵欲过度等,但他生第一个儿子拓跋恂时也仅仅只有十五岁左右。过早地消耗精力,难免会对他的身体产生影响。

还有个可能存在的原因是“水土不服”。有人可能不屑一笑,但拓跋宏的曾曾祖父拓跋焘当年率军南下直达长江边差点横扫南朝,正因为士兵水土不服感染疫疾才无功而返。并且拓跋焘从不喝长江水,他喝的水都是用牛马从河北运送而来。而拓跋宏迁都洛阳后,他的太子因受不了河南气候想逃回北方,最后被拓跋宏赐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精神打击

拓跋宏可谓一生都在经历悲剧,他的心灵一直在遭受巨大打击。公元469年,两岁多的拓跋宏被立为皇太子,同一天,他的生母就被处死。

公元476年,十来岁的拓跋宏失去了唯一的亲人,他的太上皇父亲被冯太后用药毒死。

拓跋宏从小被交由嫡祖母冯太后养育,但冯太后并不是他的亲祖母,因此并不十分疼爱他。他不仅差点无故被废,甚至在寒冬腊月被关禁闭三日不给吃喝差点被冻死饿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冯太后不待见拓跋宏,有时听信太监谗言不问青红皂白就杖责他,但拓跋宏却始终侍奉冯太后如同生母。他的儿子拓跋恂被立为皇太子,按照祖制必须赐死太子的母亲。拓跋宏不忍心处死心爱的妻子,想废止这项祖制,但冯太后却偷偷派人勒死了他的心爱之人。

拓跋宏亲政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这些改革遭到很多人的反对,连太子拓跋恂都是其中之一。拓跋宏为了国家大义,推动改革继续,含泪赐死了太子。拓跋宏改立次子拓跋恪为太子,他刚想将拓跋恪的母亲高氏接到洛阳,高氏就被皇后毒死于途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积劳成疾

《魏书》中有几句评价拓跋宏的话:“听览政事,莫不从善如流。天地、五郊、宗庙二分之礼,常必躬亲,不以寒暑为倦。尚书奏案,多自寻省。百官大小,无不留心,务于周洽。”、”雅好读书,手不释卷。”、“躬总大政,一日万机,十许年间,曾不暇给。”

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拓跋宏亲政十余年时间,家国政务无论巨细他全部事必躬亲。不仅如此,拓跋宏还常年巡幸全国各地考察民情,单《魏书》中有关拓跋宏外出巡幸的记录就多达上百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皇后出轨

冯太后为了保住冯家富贵,将她的两个同父异母的内侄女嫁给拓跋宏。我们姑且称之为冯大和冯二,冯二被立为皇后,冯大被立为昭仪。由于姐妹二人争风吃醋相互伤害,最终冯二被废到瑶光寺出家为尼,冯大被立为皇后。正是这个冯大,成为了压死拓跋宏的最后一根稻草。

由于拓跋宏常年在外巡幸各地,冯皇后将自己在家时的老情人,一个叫高菩萨的郎中带进宫假扮太监日夕“服侍”她。后来有人将这件事告诉了征伐在外的拓跋宏,拓跋宏当然大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拓跋宏回洛阳后亲自逮捕审问高菩萨,并叫来冯皇后当面对质。冯皇后进屋前私藏一把匕首在身上,企图刺杀拓跋宏,可惜刀被搜出。拓跋宏本来就有病在身,经此一闹,更是气血上涌,头痛欲裂。

但拓跋宏念及冯太后的养育恩情,只诛杀了高菩萨,放过了冯皇后。不久,拓跋宏带病南征,病死行宫,时年33岁,遗诏赐冯皇后死。当使者送来毒药时,冯皇后耍泼不喝,还恬不知耻地说自己是皇后,一定是其他人矫诏杀她。使者无法,只能强行将毒药灌入冯皇后口中,顷刻毙命。

参考资料:《魏书》《北史》《资治通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