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FDA发布了2022新药年度报告,数据显示FDA去年共批准了37个创新药物上市,其中,我国生物医药企业研发的2个药品西达基奥仑赛和本维莫德赫然在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产创新药出海上市受挫

据了解,FDA作为全球医药监管的标杆,已获批准新药中,28个(76%)是首轮获批,25个(68%)先于其他国家在美国获批。近年来,随着医药行业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推进,国内医药企业的创新热情被点燃,大量的企业开始投身于创新药研发,准备出海上市。

然而,出海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去年,多款国产创新药物出海闯关FDA,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和黄医药、百济神州的创新药物均在申请上市时接连遇挫。今年2月份,诺诚健华旗下BTK抑制剂奥布替尼的海外授权遭渤健退回后,再度给国产创新药出海蒙上了一层阴影。

国产新药同质化研发现象严重

据悉,目前我国本土生物医药企业在研新药管线占全球的33%,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位。虽然本土企业在研管线多,但同质化研发的现象表现突出。从数据上来看,全球前十大创新药热门靶点的集中度为7.68%,我国这一数值则已达到19.38%。

以PD-1产品为例,作为开启划时代的抗肿瘤药,由于通过调动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能疗效好安全性高的实现抗肿瘤作用,且拥有广泛的适应症等优势,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药企的重点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早在2021年,国内关于PD-1/PD-L1临床试验登记数量累计已有657条,涉及企业150余家。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183条处于3期临床阶段的产品差异化就不明显,靶点也大多相同。

打破困境,源头创新才是出路

面对新药研究过度重复,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尴尬局面,药企应该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去做有差异化的创新、寻找新的适应症,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对此,业内分析认为,首先国内药企应该要积极开发新适应症、靶点;其次是开发联合用药;另外,选择与跨国药企合作开发、推广也是不错的方法。

中国医药创新的黄金时代已至,创新加速、差异化创新和全球创新的趋势势不可挡。多年蝶变,中国创新药已经迎来不少硕果,进入新的转折时期,短暂的阵痛在所难免。未来如何,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