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一出,马上就成为互联网的热点。ChatGPT的能力,已经远超出了聊天机器人的范围,写作、翻译、编程都不在话下。对于科研人的来说,用英文论文一直是个头疼的事情。现在学术界大部分英文论文的作者是国人,杂志编辑是国人,邀请的审稿人也很多是国人。如果不是因为杂志是国外的,干脆都用中文交流算了。现在国人投稿常见的一条审稿意见就是英文表达的问题,审稿人经常建议作者找英语母语的人来修改润色。一般来说,用Word里面的拼写和语法检查能去掉低级的错误。如果需要对语言进行润色,有一个工具叫Grammarly,可以对用词和句式进行改进。ChatGPT出来后,我对比了一下Grammarly和ChatGPT,发现ChatGPT能力强太多了,对于国人来讲真是利器。但是,ChatGPT不是万能的,用的时候还是需要自己注意检查。

ACS Nano最近发表了一篇编辑文章:Best Practices for Using AI When Writing Scientific Manuscripts,提出了用AI写作时的注意事项。署名的有几十位不同机构的研究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术领域对ChatGPT的看法和关注。文中的主要观点是:AI模型还是一个基于统计的模型,主要是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总结得出结论,所以它遵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会从反常现象中发现新的理论。

文章建议,AI可以用来做这些事情:

1. 打最初的草稿

2. 提示哪些信息存在关联

3. 修改题目、结论、摘要部分来匹配不同期刊的要求

4. 检查引用的文献是否全面

5. 帮助非英语母语的作者改进语言部分

文章也指出了AI用于科研写作会带来的一些问题:

1. 用起来太方便,可能会被滥用。

2. 文献调研是学生从事科研必须经历的训练,滥用AI不利于能力的培养。

3. 对文献总结可能会产生偏颇或者错误的结论。

4. 不会提出突破性的观点

不过,我觉得只是拿ChatGPT来帮助改论文已经非常足够了,还指望它来产生新观点那不现实也没有必要。

原文连接在: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3c01544,是Open Access开放获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