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尿道灼热刺痛属于中医“热淋”范畴。治疗热淋,清利湿热之时,兼以固肾滋阴。

热淋一证,世人通常以“八正散”、“柴芩辈”予以治疗,然而却常有遗患,难以治愈。若佐入固肾滋阴之法,却能每收佳效。具体方法是在清热利湿的同时,合并应用固肾缩尿,滋阴增液之品,常以忍冬藤、板蓝根、茯苓、泽泻等与缩泉丸、二至丸、玄参等组合成方。缩泉丸由乌药、益智仁、山药组成,是温肾缩泉的名方,余治热淋几乎每方必用,不可囿于淋证忌补之说。淋病治肾,古人早有明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治热淋方中应用固肾缩尿之品,不仅能明显缓解尿路激热症状,而且可以减少使用利水通淋之品。此外,治淋方中还常规应用玄参、沙参、旱莲草、女贞子等滋阴增液之品。因为热淋小便短涩之症固多湿热蕴结所致,亦与阴液不足有关。《伤寒论》111条所云:“阴虚小便难”便反映了淋证的这部病理。为此,治淋方中除应用滋阴增液之品外,还应尽量避免使用苦寒伤阴之利水通淋药物。对一些所谓慢性泌尿系感染急性发作患者的治疗,在重用滋阴清热药的基础上,有时可以不用利水通淋之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某,男,34岁。

多日前恶寒、发热,小便频数短赤,淋沥涩痛,医院尿常规检查示:红细胞(++),白细胞(+++)。诊断为急性泌尿系感染。已用抗生素等治疗。现寒热不明显,而尿频、尿急、尿道涩痛未减,口干,舌红、苔薄黄腻,脉弦细数。处方:金银花、连翘、玄参、板蓝根、红藤、干芦根、南沙参、乌药、益智仁、怀山药、萹蓄、生甘草。

服二十剂病愈,后追访未见复发。证属初起,故清热解毒,利水通淋与固肾缩尿,滋阴增液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