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金研究领域,行业比较流行的做法是通过定量模型对基金/基金经理进行筛选,再通过访谈调研等定性研究对基金/基金经理完成风格、策略的归类和能力的判断,最后在构建组合时,选择希望的风格、策略下自己认为更优秀的基金/基金经理进行配置。

在这样的模式下,其实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即基金经理的内在动机和状态。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做不到像巴菲特那样“跳着踢踏舞去上班”,投资只是一份工作,只是这份工作并不那么枯燥无聊,同时也能给人足够高的成就感、价值感,和一定的社会地位以及较高的薪酬。

从一般的标准来看,投资算得上是一份好工作。但是,投资是一件非常消耗精力的事,而如果想要短期有锐度,则往往更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甚至除了工作以外没有个人生活。

那么一个基金经理,为什么愿意放弃个人生活,全身心投入工作呢?除了真正热爱以外(极少数人才能做到),最大的动机,我想就是成就感(证明自己)和丰厚的薪酬。

这种动机往往更多发生在偏年轻的基金经理身上。

然而,随着一部分年轻基金经理成功实现了靓眼的业绩之后,一方面规模增大,对原有的操作和投资策略本身会构成掣肘,另一方面,已经证明了自己,同时随着业绩和规模的增长有了丰厚的薪酬,内在的动机有很大可能会降低。

同时,按照24-25岁毕业入行、5-10年升任基金经理、再做2-3年做出业绩被市场认可假设,那么上述情况很可能发生在32-38岁间,而这也恰好是基金经理组建家庭,开始成为父亲/母亲的年龄。

随着家庭构成的改变,证明自己的动机减弱,而薪酬更可能跟规模挂钩,会维持相对较高的水平,那么基金经理是否还会选择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上,以争取短期的锐度呢?

我们能看到很多新锐基金经理,曾一度换手率较高,选股能力强,业绩在较短的时期内非常突出,但随着规模增大,换手率开始下降,前十大持仓的更换越来越少,业绩也开始走向“平庸”,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开始“躺平”。

(当然,这类新锐基金经理能跑出来,前提也是市场偏小盘、制造业,如果类似2020年核心资产抱团的行情,即使勤奋选股,也未必能够脱颖而出,但这不影响文章的观点)

如果把投资当做一场“长跑”,事实上,短期的冲刺注定是不可持久的,没有人可以用百米冲刺的速度持续奔跑几十公里。

从基金经理的角度,通过职业生涯早期的短跑冲刺,获得关注,成功从几千名同行中脱颖而出,的确是较好的选择。在证明自己后,随着规模增大和生活重心从工作事业转向家庭,再去改变自己的投资框架,找到一种较为平衡的模式,能够获得一种可持续的、长期看也较为可观的投资收益。

这种模式往往更着眼于长期,更着眼于企业本身的竞争力,而非追逐短期的景气度。

从基金投资的角度,处于转变期的基金经理,却不是一个合适的投资标的。

转型是有一定概率失败的,而且这个概率可能并不低。

从动机上讲,只要基金经理业绩不要垫底,那么大概率是不会被公司开除的,而在已经获得规模和名声的情况下,既没有再一次证明自己的心理动机,也已经获得了非常丰厚的薪酬待遇和较高的社会地位,那么继续投入大量精力去转型的动机是减弱的。

而转变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着眼于长期的投资者的难度,可能并不比过去在短期跑出相当高的锐度的难度,甚至可能更难。

短期锐度可能通过勤奋实现,而着眼于长期的投资能力则需要有相当程度的积累和思考能力,天赋和经验都不可或缺。

因此,转型成功的人是少数,这部分人依然有较强的内驱力,这可能是区别转型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

即使基金经理拥有转型的能力,这一类型的策略也需要较长时间来获得投资人的信任。

对于短期锐度或短期景气,或许不太需要长期的历史业绩来证明,等证明后可能行情也趋于结束或规模变大失去吸引力,因此这一类策略很多新人往往是很吃香的。但真正的“价值投资”,没有长期的业绩和案例不足以区分运气和实力,因此即使要投资这类型的基金经理,也需要经过足够长的考验期。

职业生涯早期就能搏出知名度的毕竟是少数人,大部分人需要慢慢摸索和打磨自己的投资框架,只是可能很难不受市场短期排名的影响,可能会追着热点走,从而很难获得前瞻性,也很难真正积累能力;又或出身于一个当下没机会的行业,那么是尽量尽快拓展能力圈学习新行业,还是坚守深挖原有能力圈的机会,也是一个比较艰难的选择。

少数基金经理能够较快摸索出适合自己性格、能力圈的投资框架,并不论市场适合与否一直坚持。这类基金经理往往有较强的内驱力,并不在乎一时的成就或金钱,甚至不在乎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否可以持续。我认为这类基金经理是非常值得尊敬的,这类人可能是出于真正的热爱而坚守自己的投资原则。

如果说“投资难有恒星”,我们在买基金时大多时候是看中基金经理一时的表现,那么对这类真正热爱投资、有极强内驱力的基金经理,或许可以多一些包容,在业绩低谷期也能够陪伴度过。如果说中国也能诞生巴菲特一样的一代宗师,那一定会在这类人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