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应试教育。简明地说,应试教育就是偏重书本知识,只凭一纸考卷衡量一个人的能力,这是生产力落后的古代科举模式,延续至今未曾变革。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工作的多样性、科技性、生活内容的丰富,这种单调的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需求。

一是见过不少尖子生大学毕业后回炉当教师,本以为这样的人一定是教学骨干,不料会学不会教,讲课十分差劲,误人子弟。倒见有那半拉子教师十分会讲课,挤身于抢手的骨干教师行列。这种知识能力的差异主观上是心灵天赋差别,客观上多半是中国的教育教的是知识的奴隶,而不是教作知识的主人。又见过不少学习一般般甚至是差生但调皮的学生,出了学校进入社会,其生存适应能力、社会能力远比当初的尖子生强多了去了,而尖子生却处处吃不开。

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一肥遮百丑,中小学只抓智育,山一样的补充学习资料压到了小学生头上,中学生更沉,寄宿中学生和天同时睁开睡眼,夜点明灯到二十二点前都在坐教室。只教书不育人,德育可有可无了,甚至连体育课也有被正课挤占的现象。春游、游泳因噎费食被禁止,只为考试,只为自我功利而读死书,死读书,人性被扭曲。而教材内容导向是指挥棒,功利是信仰,大学内容下放到高中,高中的下放到初中,初中下放有到小学,违背生理规律,似要把人人磨练成超人。教材内容也偏理轻实且繁杂。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将是新的“东亚病夫”,体能病夫、智能病夫、德性病夫。

三门干部的形成模式应该受到历史的质疑了,不要再公认为天经地义!毛泽东主席早就质疑过了,只不过众人没在意。干部参加三大革命实践,参加体力劳动、提拔有生产实践经验的人当大干部。当年费除一纸答卷高考制度,推荐工农兵上大学,今天才明白就有颠覆三门干部周期律的意思,就如五•七指示要求“学生不但要学文,还要学工、学农、学军”一样,其实就是今天提倡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