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筑室者,必治其基”,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要坚持党群联动,推进多元共治,做好对外宣传,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坚持党群联动。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想要基层治理有力有效,就要注重强化组织体系建设,建强领导机构,结合各地实际,以党的基层组织为中心,利用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示范户等,创新构建农村治理组织新体系,将党建“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的每个角落。建好自治组织,在党建引领下创新设置自管委、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吸收政治素质好、群众基础好、“双带”能力强的优秀党员和群众进入管理服务队伍,探索推行“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共同管理群众生产生活等日常事项,真正实现民事民管、民议、民决。

推进多元共治。基层治理需要以更多元的方式来回应。用好智治强支撑,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利用“慧眼”工程、“雪亮”工程等载体,建立“互联网+”的管理服务模式,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用好德治育文明,推动德治文化阵地建设,打造具有各地特色的文化院坝、文化广场等,开展以弘扬孝老爱亲、文明家风、卫生清洁等为主题的模范评选、文化传承、感恩教育等活动,积极涵养乡村文明新风。用好法治保稳定。健全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法治宣传,用好“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等工作力量,在基层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切实推动基层依法治理提档升级。

做好对外宣传。做好宣传是基层治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吸引优质资源回流的有效途径。聚焦疫情防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系列工作,将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的过程和成效记录下来、宣传出去,把工作的“中心点”、群众的“关注点”、干部的“闪光点”当做“着力点”,增强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企业等资源加入基层治理的大部队中,不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