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为营造积极向上的阅读氛围,引导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农发行费县支行组织开展“好故事·青年说”活动。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这首脍炙人口的《劝学》诗让无数人有了读书的力量。本期“好故事·青年说”,支行的青年人走进费县颜真卿公园,一起去实地讲述这首诗的作者——颜真卿的故事,带你了解大书法家的另一面。

颜真卿不仅是唐代诗人、大书法家,更是一位铁骨铮铮的忠臣烈士,现在常用的成语“大义凛然”就是出自对他的赞美。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中,颜真卿凭借政治家的敏锐嗅觉,提前谋划,组织一万余人对抗叛军十五万人,唯有他所在的平原郡坚持抵抗,城池固若金汤。出色的军事才华让颜真卿受到重用,但也让他招致了排挤和陷害。唐德宗建中三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发动叛乱,这时候的宰相是奸臣卢杞,他一向厌恶颜真卿,就假公济私向皇帝建议,派颜真卿去招降叛军。这一年颜真卿已经75岁高龄,但是他接到命令,毅然决定前往。颜真卿到叛军面前宣读招降圣旨的时候,被李希烈的部下和养子等一千多人持刀挟持、破口大骂,他面不改色、镇定自若。叛军软硬兼施、威逼利诱,甚至威胁他要活埋、火烧,但他始终威武不屈,视死如归。最终,被囚禁一年零七个月后,绝望的李希烈叛军用绳子缢杀了颜真卿,一代名臣就这样以惨烈的方式死于叛军之手。

国土沦丧时,颜真卿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钢铁长城,面对叛军时,颜真卿以一腔孤勇和忠诚,诠释了什么是忠魂正气,爱国担当!宝贵的精神传承到今天,也成为沂蒙精神的历史根基。

通过“好故事”的讲述,青年们不仅深入地了解了这段历史,更深切的被颜真卿的英雄事迹所感染。历史长河中英雄先辈以身作则,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必当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传承沂蒙精神,讲好故事、做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通讯员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