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卦名卦象记忆法
卦象: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译文:山下吹着风,这就是蛊卦的卦象。君子因此要振兴民生,培育道德。
卦象记忆法:
"山风蛊”,蛊卦山高高在上,风在山下,但不说"山下风行”,而说"山下有风”呢?因为山太高太大,把风阻住了,风被山围在山下,吹不出,就不能“风行”了,最多只能“有风”,就是这个风已经软绵绵了。这个软绵绵的风,在山里乱转,不换气,山里空气郁积无法宣发,导致各种物体就会开始腐败,臭味就过来了,就是蛊坏了,即"山下有风,蛊”。
蛊坏之时,就是空气不通、思想僵化、社会停滞,就是有事,而且是出大事了。这时候,作为国之栋梁,君子“治国平天下”的君子之德就要发挥出来,拯救此天下蛊坏之事,就要采取措施振兴民生,“振民”,养育民德,“育德”,以荡除藏污纳垢、污秽不堪的蛊象,还朗朗乾坤,即“君子以振民育德”。
卦名记忆法:
【山风蛊】:山下有风,去蛊振民。
02、卦辞记忆法
卦辞: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译文:蛊卦。具有根元、亨通的德性,利于涉渡大川。在治蛊之前要详细谋划,在治蛊之后要总结经验。
卦辞记忆法:
蛊,本来是腐败、不通的意思,就是社会腐败堕落黑暗。物极必反,乱世出英雄,英雄就会“横空出世”,反而英雄就有用武之地了,来果断治理这个“蛊”,因此蛊卦就是革除旧弊的,因而会“元亨”。这个时候,是大展拳脚时候,大江南北、河流山川都要征战闯荡,因此“利涉大川”。
蛊,不是小事,而是大坏事,大坏事就要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从古至今,革命者必须保持冷静和斗争,必须“先甲三日,后甲三日”,持久战要打的。
03、爻辞记忆法
[爻辞暗示]:此卦通过"山风蛊”卦,来描述周文王反思父亲季历的过失和教训,因此个六辞都是借助“蛊”的要素和形象来展开内容。“蛊”在这里就是“过失、教训”的意思。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注释:干,纠正。父,父亲、父辈。蛊,过失、教训。考,父亲。
爻辞记忆法:
【历史故事】
周文王回想了父亲季历被杀的往事,深刻的反思了父亲为什么战功卓著最后却被杀的经验教训。他是坚决不能再走父亲的老路,要纠正父亲的路线、纠正父亲失策有过失的地方,“干父之蛊”,这样就会有更智慧的优秀的儿子,“有子”。父亲并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考无咎”,只是纠正他的盲目侍君的思想。儿子挑父亲的过失,这确实会让人不适应,让有传统思想的人难以接受,“厉”,但是周文王这样做是对的,是为了让西周不至于被商朝伤害,再陷入危险之中。所以纠正父亲的过失,最终是有利于西周大业的,“终吉”。
[时间脉络线1/6]:周文王反思纠正父亲的过失,是为了吸取教训,避免西周重蹈覆辙遭受损失。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注释:母,母亲、母辈。
爻辞记忆法:
[历史故事]
周文王家族庞大,儿子众多,儿孙满堂,孩子的母亲对哪个孩子都是很溺爱、疼爱,因为都是她的儿子。“清官难断家务事”,周文王觉得还是较少干预家庭内部事务为好,因为不掺和到儿女私情,而且也没有什么大的过失,过多干预就有点"不务正业”、“婆婆妈妈”了,即“王母之蛊,不可贞”。周文王所以觉得应以处理国家大事为重。
[时间脉络线2/6]:周文王觉得不应过多干预家庭的过失,那是女人的事。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注释:小有悔,小有悔意、过意不去。
爻辞记忆法:
[历史故事]
周文王继续沉思父王季历的过往人生,继续反思纠正父亲的一些做的有过失的地方,“干父之蛊”,再次有点是“指责”父亲的过失,周文王心有愧意,过意不去,“小有悔”,但这样认真的再次思考纠正父亲的过失,是为了吸取失败的经验,就如“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以让西周不再平白无故有重大损失了,所以“无大咎”。
[时间脉络线3/6]:周文王继续反思纠正父亲的过失,是为了西周大局着想。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注释:裕,宽裕、纵容。往,前往、前进的路。
爻辞记忆法:
【历史故事】
但如果无原则的宽容、纵容、视而不见父亲的过失,“裕父之蛊”,那就没有吸取父亲被害的教训,就可能还会让西周遭受曾经遭受过的牺牲和损失,那就有危险了,“往见齐”。
[时间脉络线4/6]:周文王不能宽容放任父亲的过失,不然会对西周有危险。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注释:誉,赞誉。
爻辞记忆法:
[历史故事]
周文王再次反思父王季历的过往人生,纠正父亲的一些做的有过失的地方,“王父之蛊”,但同时也意识到了,也要认可和赞许父亲的南征北战的英勇战绩,父亲还是功大于过的,是个了不起的首领和军事将领,“用誉”。
[时间脉络线5/6]:周文王再次反思纠正父亲的过失,同时也对父亲给予肯定和赞誉。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注释:不事,不再侍奉。高尚其事,重点执行自己事业。
爻辞记忆法:
[历史故事]
周文王以上数次反思纠正了父亲季历的过失。父亲为商朝卖命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汗马功劳,却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没提防“功高盖主”,被商王所害;也没有想到自己如果不出头立国天下,永远是为商朝打工的“打工仔”,“在人屋檐下怎能不低头”,必然是永远心惊胆战,没有安稳的一天;再次,就是思想太僵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思想太重,就是要对天子忠诚,不能造反,不能以下犯上。但是周文王在西周和他家族屡次被商朝残害事件发生之后,不再像他父亲那样想。纣王荒淫无道、奢靡无度、残害忠良、杀害无辜、劳民伤财,导致“君不君”,君王没有君王的样子,那么臣子就没有道理和逻辑再效忠于这样的君王,就可以“臣不臣”,就可以“反了他的”,就是不再侍奉这样的君王,“不事王侯”。同时,周文王还有更大的安排,不仅是灭商,还有兴周大业,一旦吸取了父亲季历的过失和教训,周文王就没有思想包袱了,就可以放开手脚来朝着西周建国方向前进,即“高尚其事”。
[时间脉络线6/6]:周文王通过反思父亲的过和教训,坚定了灭商兴周大业的决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