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鹅入鹅,无鹅考硕,考硕就为鹅,不行就读博"
这是2021年校招时,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没过多久,这话就过了保质期
大葱涨价,大家种葱,产量过剩,跌价,停止种葱,然后葱又涨价了...
种错了品种,第二年换换就行了
但换行业没这么简单,电子专业毕业,进互联网“大厂”不一定是最好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内互联网从业人数1600万,其中,1000万人属于营销或周边岗位
比如主播、短视频编辑、地推等
粗略来算,600万人在有主营业务的互联网公司工作
2022年应届毕业生1020万,2023超过1100万已经几倍于互联网公司总人数
人力资源专业做产品、化工专业转技术、社会学做运营、理工科全部转开发...
这要是没转好,可不是种大葱,明年换换就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子专业的人都去做软件开发、复制粘贴了,谁来造芯片
嵌入式软件开发工程师,FPGA工程师,IC芯片电子元器件,IC电子的嵌入式等
现在大家生活中处处有AI,从扫码取手纸到送餐机器人,都需要电子元件相关的工程师
互联网“大厂"的一个普通岗位实习生简历数,通常会超出百倍
上了4年电子电气原理课,互联网前端校招失败这又何必呢?
由于行业的长期性、没有互联网产品那种暴利、以及产品特点(通常是生产零件,偏幕后)
电子行业已无力在薪资、待遇方面争抢人才,应对方式只能是降低用人要求,投入培养成本
相比那些就业面窄、就业难度大的专业,电子专业又何必冒着血本无归的风险,随大流改行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