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刘建民)

河北辛集市人。先后就读于河北师大美术系、北京画院王文芳工作室、中国美院山水画研修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副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速写留住了记忆中的味道

文/刘建民

速写是一种把自己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最好的艺术样式。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还没有什么能取代它,超过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我翻开几十年来从未间断过的速写时,莫名地就涌出一种深深的感慨来。在这些纸张大小好坏不一、水平技巧参差不齐的作品的“带引”下,沿着时光的隧道,我身不由己地回到过去那些夹杂着写生乐趣的岁月里去。有时对着一张小小纸片上的寥寥几笔,凝视着、发呆着,思绪不断绵延展开,追忆、寻找……从而获得了莫大的快慰与满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张速写都是大自然曾经令我动容的一处风景:山峦、瀑布、村庄、河流、小溪……所有这些生活中看似普通的景致,都实实在在地记录在我的速写里,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更让我留下了各种各样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这些对于一个画家来说,无疑是一笔极其宝贵的、一辈子也享用不尽的财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记不清曾多少次走进太行山脚下的村庄。太行山已在我心里留下了永远抹不掉的印记。那时,我们大多数选择深秋下去。那是一个风和日丽、温暖祥和的收获季节,山峦叠翠,透着成熟和喜悦。我用线条描画下山的轮廓,水的温柔,树的落寞。至今我仍听得见乡村晒场上的欢声笑语,闻得到山脚下新谷发出的阵阵清香……速写留住了记忆中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水画的新风貌——评刘建民的山水画

贾德江(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总编、副社长)

工笔方法与意笔方法在一幅画里的并用,本是中国山水画特别是宋元山水画的一个重要传统。明代的沈周、文徵明、唐寅,清代的萧云从、恽南田、吴历、华新罗乃至近代的张大千、吴湖帆、贺天健都善此道。当代著名画家刘建民继承了传统的精华,所画山水既有大面积的渲染,局部的泼洒和没骨的点皴,也有细笔勾勒而以精致的点、线和皴擦为骨,追求一种传统风骨与现代审美相融相合的新面貌。更为可贵的是画家善于吸收西画之法,强调艺术的构成形式,讲求色彩的冷暖运用,重视黑、白、灰的种种层次,水墨互动、墨色相撞,形成有主有次、有对比有统一的调子,构成一种宁静和谐、雅丽清逸的情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建民是一位富于创造精神的艺术家。当他以太行山脉、江南山水、陕北黄土地和古镇民局之景为画材时,走的是主客一体之路,即写自然山川万物,染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他不似任何特定地方的景物,而是在“胸贮五丘”的基础上,打破真实空间,重建空间新秩序。但这类创作中的景物又分明来自祖国的南北大地,源于他的目识、心记与写生,具有强烈的性格特征,其实是以主观化的艺术形式表现了经过提炼加工了的客观。他是大自然的学生,但他不做自然的奴隶,他不描摹自然,而是以心灵化合自然,从自然中取其美质,取其意象,重组画面的景象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假自然之象以寄情,求真美意趣于一体,刘建民正走在探索的路上。他的创作实践透露出他对东西方艺术精神的理解与体悟,他的创作经验让我们考虑到诸如如何处理主观与客观、生活与艺术、西方与东方、传统与现代、对景物写生与因心造境等问题,并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抒情造境山水间

——我看刘建民的画

白云乡(河北美协副主席、河北师大教授)

在唐代大小李将军时期,工笔山水画的形式即已确立起来,可惜,没有达到一个十分耀眼的高度,在宋初三家写意山水的强大态势之下,仅仅处于一个次要的从属地位。宋代王希孟之《千里江山图》算是工笔山水的一个高峰,而在此后的时期内,文人画一直统治着中国的山水画界。不难想象,相对工笔山水的勾线填色,写意山水的挥洒自如更能适合文人画重天真、重心意、重自然之要求。因此,工笔山水的没落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近现代,中国画界在想象领域有了巨大的突破,各种形式、面貌的山水画也是层出不穷,用工笔表现山水也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里,并且有了新的发展。刘建民便是其中一位力将,他的工笔山水画工中有写,写中带工,以勾线染色的形式表现的是精神上的超脱,情感上的自由,学术上的独立。一片白云,一座青山,以一种装饰性的语言传达的是他对于山水自然的热爱。而在另一方面,刘建民把工笔与文人画精神之间的矛盾很好地溶解在他的画面中。在线条和色块之间体现的是他在学术上的修养和对山水技法的深刻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年严格的学院教育使他与传统笔墨维系着藕断丝连的关系。我们在刘建民的绘画中,看到了文人画的笔情墨趣和诗情画意。袅袅炊烟,濛濛细雨,片片小舟、春柳轻拂、河鸭淌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读他的作品,山水溪崖,林木蓊郁,古意横陈,但刘建民的作品感动读者的还是他独特的艺术语言,例如色彩、构图、线条等。在传统工笔山水画中,勾线染色在视觉上的效果往往会出现死板、僵滞的效果,而在刘建民的画中这个问题解决得很好,整个画面浑然一体、墨气四溢,各个形体之间的结合十分自然生动,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统山水画留给每个艺术家的空间既广阔又狭小,固定的图式、程式化的手法、相对稳定的价值取向成为传统山水画的显著特征。限制与约束虽然保证了传统山水画系统的完整与纯粹,使得古人能在“范山模水”中抒写“胸中逸气”,在“超以象外”的画境中体证悟道,但相对成熟的系统也会呈现出相对僵化的视觉语言。如何脱逸出先辈们强有力的图式笼罩,对大多数山水画家来说是一个可谓终生奋斗的目标。刘建民的画是用工笔的形式表达其藏匿于物象之后的对于传统技法与时代精神的深入理解。抒情造境山水间,他经过多年勤奋的探索,确立了清新、淡雅,意境悠远的创作风格,在一山一水间传达的是他朴实天真的人性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要参展及活动简历

1997年作品《闲云壁影日悠悠》参加北京画院研修生作品展。(北京当代美术馆)

1997年作品《华岳奋起》参展由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协、中国书协联合主办的“首届世界华人书画展”。(中国美术馆)

1998年6月《春岚晓曲》等作品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主办的“王文芳师生画展”。(中国美术馆

1998年9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

1998年10月作品《清风》参加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赈灾义捐活动。(河北)

1999年作品《翠岭》参加“北京画院历届研修生作品邀请展”。(中国美术馆)

1999年参加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河北省第二届教职工书画展并获优秀奖。(河北)

1999年作品《细雨无声润千山》河北省文化厅、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美术作品展”。(河北)

2001年作品《十月阳光》参加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丰碑颂”美术作品展。(河北)

2001年入选artkey.com网络艺术村举办的“全球华人网络美展”。

2002年作品《秋阳染翠》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纪念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2003年参加河北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众志成城,战胜非典”作品捐赠活动。(河北)

2003年作品《故园新秋》参加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序列展”。(北京)

2003年作品《苍山积翠》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2003年全国中国画大展”。(中国美术馆)

2003年作品《清远》参加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主办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全国书画邀请展”。(河北唐山)

2004年作品《山村记事》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2004年全国中国画提名展”并获铜奖。(山东)

2004年作品《新春》参加由人民日报主办的“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全国书画展”(北京)

2004年作品《过雨朝岚》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中青年中国画提名展”。(湖南)

2005年作品《静谧山庄》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2005年全国中国画提名展”并获优秀奖。(山东)

2005年作品《平湖翠岭》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长江颂·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江苏)

2006年参加河北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向奉献者奉献”大型捐画公益活动。

2006年作品《浮云锁壁》《清秋依山静》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全国百名画家中国画邀请展”。(山东)

2006年作品《明湖山静》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山东)

2006年参与浙江省重点立项课题“大运河文化艺术之旅”,主创作品《山陕会馆》。

2006年作品《秋岚润岭》参加河北省文化厅主办的美术作品展。(河北)

2008年参加国家民政部主办的“革命老区贫困家庭病儿助医行动——中国当代书画作品公益拍卖”(北京)

2008年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四川汶川县抗震救灾捐赠活动”。(北京)

2009年巨幅作品《春山胜境》被清华大学收藏陈列,并举办清华大学巨幅作品收藏展。(北京)

2010年参加国家画院主办的“中国画扇面”邀请展。(北京)

2010年举办“刘建民山水作品巡展”。(举办地:福建厦门、广东汕头、浙江金华、山东淄博)

2010年作品《秀岭草香》参加“中韩艺术交流展”。(韩国首尔)

2011年作品《湖光山影》参加“两岸中国画艺术交流展”。(中国台北)

2012年作品《山水四条屏》参加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画研修班结业作品展。(浙江杭州)

2013年作品《山水》参加中央国家机关主办的“明天更美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北京)

2014年7月央视书画频道《燕赵书画》专题节目“抒情造境山水间——刘建民”。

2017年1月,《佛光》参加中国美术学院宋代绘画研修班结业创作展。

2022年2月,中国美术报“2022中国画名家贺新春”。

作品出版

《晋中行写生集》(合编)香港银河出版社出版(2004年)

《中国山水画名家技法分解图典》(入编)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年)

《现当代河北美术家作品集》(入编)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年)

《名家画山水》(入编)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

《名家画花鸟》(入编)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

《刘建民工笔山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6年)(英国爱丁堡大学图书馆收藏)

《山水画名家画小品》(入编)河北美术出版社(2007年)

《中国山水画临摹与创作》(入编)河北美术出版社(2007年)

《中国花鸟画临摹与创作》(入编)河北美术出版社(2007年)

《水木清华——著名画家巨幅作品邀请展作品集》(入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

《当代工笔山水画库l 刘建民作品》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1年)

《画家谈速写》(入编)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