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醉经楼由清道光年间时任广西道监察御史的黄仲容兄弟五人所建,用于纪念已逝母亲。资料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第位于梅江区西郊街道黄泥墩社区,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建筑为二堂三横结构布局。资料图

●文/徐友德廖是添

攀桂坊人文秀区探珠

桂坊位于梅江北岸老梅城东边,与老梅城西边的望杏坊互成犄角;科举时代两地均是翰林进士、举人秀才成堆的地方,由此构成老梅城人文腾飞的左右双翼。

攀桂坊的鼎建,据考远在距今已逾694年的元朝天历三年。传说那一年乡贡进士杨圭在“东至周溪河小溪唇,西至老梅城东门护城河大溪唇,北至东教场原关帝庙及旺巷口”的风水宝地,竖立起一座“攀桂坊”坊表。此后这片地区便被喜欢探究史志的学者们称为“狭义上的攀桂坊”,至于“广义上的攀桂坊”,实际泛指老梅城江北东郊辖区。

展读梅州史志,攀桂坊占地虽小,但这片得天厚爱的沃土,根据刘奕宏、黄智所著《寻韵攀桂坊》一书显示,却孕育了104位考取科甲功名的文武进士与举人(其中进士17人、文举人72人、武举人15人,均为有名字可考的统计);黄基、黄遵宪、钟动、叶璧华、李国豪、黄药眠、张棣昌等16位文化名人;张芝田、黄墨村、黄枯桐、黄友谋、张建、张资珙、谢贞盘、黄海波、黄春英等21位杏坛名师;张淑皋、黄百韬、杨少穆、张简孙、杨幼敏、张天野、侯志明、黄荐鹗、谢枢泗等25位军政商骄子。透过这些数据,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灵人杰的人文秀区,仿佛一爿花团锦簇争奇斗艳的胜地,正栩栩如生召唤着你的光临。

据《康熙程乡县志》记载,紧跟着刘元城在梅州教坛耕耘的脚印,南宋淳祐年间,福建宁化籍的乡贡进士侯安国,来到梅州担任教育官员,并定居攀桂坊。查《广东通志》载,侯安国于宝祐二年任梅州教授(类似现在教育局长),掌管当地生员的教育、课试等,造就了众多才俊;定居攀桂坊后,为培育“攀桂”之材,在“水打伯公”下游半里处建“攀桂书院”,日聚生徒讲学。而《梅县志》记载更是直白:侯安国竭力倡办教育,开经讲学,以《春秋》大义教授门徒,并免除入学者一家的徭役,以鼓励梅人读书,自此梅州文风大兴。祖籍松源家居曾井附近,12岁就考中进士,协同文天祥抗元的英雄志士蔡蒙吉,以及一批在元军侵犯梅州之际,挺身而出捍卫百姓利益的义士,均是他的学生。可见侯安国作兴文教,不但注重以春秋大义教授生徒,培养黎民忠勇报国义气,亦是他倡学垂教的作风。后世称赞侯安国堪比变蜀地辟陋蛮夷风的文翁。清顺治十一年八月初一日,当时的程乡县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将侯安国神主奉入县学(即今梅州学宫)乡贤祠,春秋配祭。侯安国的裔孙后来搬到南岸的湾下,瓜瓞延绵繁荣昌盛,今三角镇湾下还建有纪念他的“安国小学”。

以中国客家博物馆为原点,向西跨过周溪,一座造型别致上书“人境庐”的砖木结构瓦房,便是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的黄遵宪伏案挥毫妙笔生花的书斋。

百度梅州八贤之一的黄遵宪(1848~1905),一叠亮眼的衔头,由不得你不正襟肃立:清朝大臣、爱国诗人、外交家、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教育家、文学家、史学家、民俗学家。

黄遵宪于光绪二年考中举人,历任驻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兼马六甲总领事等职。戊戌变法期间,署任湖南按察使,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戊戌变法失败后返还家乡梅州。回到故乡的黄遵宪依然热心推进立宪、革命等工作,并潜心新体诗创作,被誉为“诗界革命巨子”;个人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己亥杂诗》《己亥续怀人诗》《朝鲜策略》《治法》《人境庐集外诗辑》《黄遵宪与日本友人笔谈遗稿》等。最难得的是他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创立嘉应兴学会议所,并自任会长;创办东山初级师范学堂,派出留学生赴日留学,推动与世界接轨的新式教育在梅州展开,对培育具有开阔视野的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1905年黄遵宪安然谢世,可以说他58载并不算长的人生,大半部分青春都是在出使日、英、法、意、比、美及新加坡等国中度过的,这让他亲身感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站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高度,他理性地把握世界的潮流和中国的国情,积极主张维新变法,在维新变法失败后仍然矢志不渝,坚信“滔滔江水日趋东,万法从新要大同”的革新之道。100多年过去了,今天缅怀起这位客家先贤的远见卓识,仍然令人肃然起敬!

隔着周溪河,与黄遵宪故居斜斜相望,与状元桥长相厮守已达277个春秋的东山书院,是老梅城具有代表性的三大书院之一(另两座为培风书院、崇实书院),亦是广东名校东山中学的前身。这座嘉应州士子求学的高等学府,是当政州官王者辅倡建,建筑面积2655.5平方米,结构为“三进二横”。前正殿、后殿和右侧横屋为清代建筑风格;后殿为3层重檐歇山顶建筑形制,右侧横屋为歇山顶2层走马楼式建筑。其设计在当时首屈一指,一度曾作为黄遵宪返乡倡导新学的学堂。

王者辅为安徽天长人,是被誉为“清朝女性天花板”的世界著名女科学家、数学家王贞仪的祖父。乾隆九年,任嘉应州知州。执政四年间,他提倡崇宗敬祖,建议各姓在城建立宗祠,方便本族子弟应试求学;先后迁建了“千佛塔”,整修了“状元桥”,兴建了城北窖溪、合溪坝二桥,是名副其实的“贤守”。清乾隆十一年,为了倡导重教、重文之风,延续南粤文脉,他在州城东山脚下以高规格精心筹建了一座“重檐歇山顶”式书院——“东山书院”,为梅州文教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翰林李象元曾作《状元桥题名簿序》,历述王者辅政绩。

星罗棋布的书院和私塾,不单是老梅城士子改变命运的桥梁,也是攀桂坊士子实现蟾宫折桂的晋升阶梯。据世居攀桂坊的长辈们回忆,其辖区内每一个姓氏都有各自的书屋和私塾,为了后代们的光明前途,甚至好些姓氏族人将祠堂活化利用为教化子弟的私塾。据不完全统计,仅黄氏族人的书屋或私塾就有桐花书屋、花萼居私塾、静居堂书屋、汪波学堂、光黄学堂、恬生学堂、友筠别墅、馀居私塾、桂里学堂;张氏族人的书屋或私塾就有旋溪书室、詠花书屋、西农望岁之居、松云精舍、肩一学堂、初思堂私塾;杨氏族人的书屋或私塾就有锄经书室、拔元第(中将第)书室、周溪杨屋私塾、梅子树下杨屋私塾、澄塘面上杨屋私塾、大夫第私塾;侯姓族人的书屋或私塾就有润堂私塾、侯氏书院(友爱书院)、良训堂私塾……

随着各种形式书屋或私塾教育的兴起,弹丸之地的攀桂坊竟然在科举时代培养出李仲昭(殿试中取嘉庆七年壬戌科二甲进士第一名,名曰传胪,仅次于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李黼平、李载熙三位翰林;李汝谦、李载熙、李象斌三位解元;侯世华、萧系尹、杨为舜、杨仲兴、张云翮、杨勋、张云蒸、黄奎举、杨奎猷、梁杰、黄万全、李载熙、谢卿谋、黄基、杨沅等17名进士及黄遵宪等87名文武举人。攀桂坊各姓氏祠堂门口,纷纷立起记载这种科举荣耀的楣杆夹石,不过,这些无声见证攀桂坊殊荣的物件,大多均随动荡年代被雨打风吹去,只留下一些逃脱劫数的志书和族谱,还能依稀记得他们当初的模样。

攀桂坊的居民姓氏有黄、张、杨、李、谢、萧、钟、侯、古、卜、饶、梁、陈等20多个姓氏,留下的名人名居一幢挨一幢,令人眼花缭乱。除却上文提到的科举人才,攀桂坊涌现出大批各领域的杰出人物,如嘉应五大诗人中的李黼平、黄遵宪;嘉应五大书法家中的黄基、谢义谦;岭东三大女诗人之一的叶璧华;当代中国著名文学家黄药眠、世界著名桥梁学家李国豪、抗日名将国民党第七兵团司令黄伯韬上将、现代言情小说鼻祖张资平、五获世界羽毛球冠军的侯加昌、中国著名音乐家张棣昌、提线木偶表演艺术大师谢发……越深入攀桂坊调研,越发令你惊奇惊喜惊叹。

有人说攀桂坊文脉肇造于宋,文风鼎盛于清,流韵绵延至今,笔者深以为然,确实,这样有分量的人文秀区,傲视州城内外谁能比肩?!

望杏坊人文荟萃探源

“望杏坊”与“攀桂坊”就像老梅城的双子星。以老梅城为轴心,地处梅江上游的望杏坊叫“上市”,地处梅江下游的攀桂坊叫“下市”。如果说攀桂坊是人才辈出的标杆,那么追寻着攀桂坊成功的脚步全速起飞的望杏坊,就是人才济济的福地。

老梅城、攀桂坊文教的兴盛人文的崛起,就像蝴蝶效应,不断向周边扩展它的文化影响力,这就催促同在江北、作为老梅城西翼的另一个人文秀区——望杏坊(又名红杏坊)应运而生。

据考,清康熙十二年癸丑岁,程乡知县王仕云在老梅城西边大觉寺前,筹资鼎建了“望杏坊”。那么这座经官府操办的牌坊是因何而建的呢?查阅相关史志,王仕云是江南江宁籍徽州歙县(今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人,于清康熙七年戊申岁任程乡知县。这是位雷厉风行又有担当的执政官员:“甫下车,辄问民疾苦,革弊厘奸,振兴士类,百姓戴若父母”。在程乡任职6年,不仅鼎建“望杏坊”,还为程乡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实事,先后主持筹资修筑加固了东、西、北、西南城郭;“捐俸重修”了“北城楼”因“兵寇”“敝坭殆甚”的“铁汉楼”;率绅士乐助鼎构了“文昌楼”;率绅士合力修葺了“东楼”;率绅士合力重建环城号铺28间;修建了“社稷坊”“雷雨山川坊”“祝圣大觉寺”“厉坊”“忠孝公祠”“城隍庙”;还续修了《程乡县志》。王仕云从程乡离任后,程乡县士民思念其政绩功德,在南门城外河堤通衢立石坊“万代瞻仰”,又在城西曾井祠、城东七贤祠侧专门设神主祭祀。由此可见王仕云无疑是位勤政有为的官员。

老梅城自古就有崇文重教的传统,王仕云履政程乡之时,当时民间流传着一个“谶语”:“百花洲尾齐洲前,诸生出状元。”民谣虽短却直抵科举时代很多读书人的心,为了改变命运,许多渴望“一朝高中,平步青云”的读书人,闻风涌至老梅城百花洲尾的西郊结群而居,一时间“多士祈瑞应”的现象促使城西文风空前鼎盛。课堂内外,文人之间,彼此勤奋好学,努力上进。

一向体恤民情的王仕云听在耳里看在眼中记在心上,他心想老梅城东边的齐洲前已然立有一座“攀桂坊”,老梅城西边的百花洲尾,是否也当立座与之对应的牌坊,顺应民意,激励民心呢?于是在任职程乡5年后筹资鼎建了“望杏坊”,并在碑记中直言:“新造望坊,将以对待攀桂而鼓舞风云,不仅肃观瞻也”,更寄望“十年内”“左侧桂乎是攀,右则杏焉在望”,“群英振翮,行将翩翩上黄金台”。

“望杏坊”的建造虽然比攀桂坊晚344年,但同样寄寓了读书人奋发进取,在科举考试中“诸生出状元”这一美好愿望。考“望杏坊”的坊表位置,当在今大觉寺前,不幸的是16年后,附近一场民居引发的大火,令这座坊表倒塌湮灭。不过,“望杏坊”作为地名,却在当地延用了200余年,直至民国初期,才因某种缘故,改名“红杏坊”。时过境迁,如今老梅城人依然习惯性地称梅城西郊街道萝卜坪、十甲尾、长巷子、黄泥墩、月影塘、禾好塘、更楼下一带为“望杏坊”。

地名作为一种文化遗存,其命名的寓意本来就蕴涵着历史传承和传统文化的精髓,许是“望杏坊”坊表的建造带来了好运,望杏坊这个提足丈量也不过盏茶功夫的地方,在坊表树立后的科举时代,竟惊喜涌现出文武进士8人,举人贡生秀才者更是人多势众。当然,若是从进士数量上看,还远远逊色于攀桂坊(进士17人),但此间出现的“一里同科三进士”(黄仲容、林丹云、张敦道)“兄弟三联科”(叶新鉴、叶新莲、叶新丰)“文武全才兄弟双进士”(颜鸣皋、颜鸣汉)等稀有现象,却也被时人传为美谈。

闲来行走“望杏坊”,近距离欣赏一幢幢被重视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的人们修整得神采奕奕的经典建筑,听听联科第、醉经居、仁风楼、贻穀楼、鹤和楼、节操楼、如意堂、都察院、秋官第、太史第、朝议第……这些雅致名字背后珍藏鲜为人知的故事,满足了好奇心对快乐的渴望;当活泉、岁荐、储才,慎博、慎從书屋,德明、鹤和楼、养正堂、思民、德民、友于堂、勤慎堂、梅峰居文武私塾,乐育务本中西学堂……这一座座培养教化各族姓弟子的场所,依次映入笔者的眼帘时,笔者适才醒悟:原来并非“望杏坊”的建造,得到了文昌星君的关照,而是这些书屋、书室、书斋、学堂的普及,才真正带来了望杏坊众多学子蟾宫折桂的辉煌;才真正造就出一批批像梁伯强、梁立基、梁伯聪、梁浣春、黄锡璆、孙波庵、钟皎光、孙亢曾、孙睿曾、孙馥曾、孙雄曾等专家学者及教育名家;涌现朱云卿、杨广存、黄芸等著名革命志士。

“望杏坊”人文秀区的含金量,虽然不必借助大觉寺、西来庵、大帝宫、五显宫、天后宫、汉帝宫等传道弘法场所的加持,但这些和光阴一起见证过各朝代明明灭灭的“清净地”,依然能无声为你还原一些蒙尘历史的迷离光斑,就像藏身梅师附小内,屈指算来已逾1500岁高龄的大觉寺。

民间流传“未有潮州开元寺,先有梅州大觉寺”。据查考,这座千年古刹原名“祝圣大觉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梁普通三年,是梅州创建最早的寺庙;与广州光孝寺、曲江南华寺和潮州开元寺齐名。原寺于元至正十三年毁于火,明洪武二十七年及永乐十四年曾两次重建。清康熙九年,庙宇破旧不堪,程乡知县王仕云捐俸银倡议重建,僧性从法师募款建祝圣殿及三宝殿。清光绪三十年,寺庙改为城西学校,仍有寺僧,校寺并存。新中国成立后,设城西学校于寺内,已无寺僧(后城西学校改为梅州师范附属小学);现大觉寺已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整体布局前低后高,宽敞大气,风格古朴,对研究客家宗教信仰、宗教建筑风格具有重要意义。

人不能像鸟一样飞翔着俯瞰大地,但无人机拍摄技术的日臻成熟,显然拔高了人类视觉的维度;从天空上立体俯视人文秀区望杏坊,好些未被笔者笔墨涉及的历史人文,就像“遗珠”被阳光重新折射回我们的视野,诸如“玛腰的传说”“五马坊的缘起毁灭”“十甲尾、伯公巷、百果围、西来庵侧、树湖坪、月影塘、黄泥墩黄屋、东湖路等炮楼的来由”“太平天国康王汪海洋在仁风楼离奇消失的谜团”“振威将军第颜氏兄弟双进士的传奇”“梅县商会欢迎东征军的内幕”“朱云卿故居百福堂的传闻”“三及第的传说”……林林总总的逸闻趣事,匍匐在那些看似简单的地名、街巷、老屋、美食等等新旧物事的丛林中,道尽了地与人、地与事、地与物的种种关系,我们却浑然不知。

哪天若是有兴致,不妨挪动挪动你的小脚板,随着梅江区政府打造“一城两坊”古文化景区的脚步,走入那一座座曾经随风飘着浓浓烟火味和书香味的“记忆库”“襟怀”,体验一回远离现代生活的“精神回归”。

参考文献

《寻韵攀桂坊》

《程乡县志》

《百年兴废论梅州》《梅县风土二百咏》

《梅州节士史话》

《梅州文化通史》

《梅县志》

《梅江私塾》

《梅州贡院记》

《梅州进士录》

《客家文化概论》

《岭东客家文化名人研究》

《客都梅州辞典》

《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

《铁汉风骨“殿上虎”客都人文“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