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赐履按:不知不觉,讲到秦始皇嬴政了,确切的叫法应该是“始皇帝”,因为,他不仅仅是秦的第一个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这个人实在太厉害了,22岁亲政,49岁去世,仅仅用了27年,统一天下,筑道路、修长城、却匈奴,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废封建、置郡县……上面不管哪一项,安在随便一个皇帝头上,都是为国家和民族做了巨大的贡献,但放在嬴政身上,似乎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他的暴虐。我们无法想像,这个人是什么格局,这个人手下都有些什么人物,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能够如此高效率地完成这些划时代的任务。然而,上面这些内容,在史书上的记述少而又少,甚至有的只有一两句话,倒是他焚书坑儒、求仙问道、四处旅行、修建宫殿,极具浓墨重彩,以致人们一提到他,就认为是一个十足的奢华恶棍,他究竟是把谁给得罪了?呵呵。然而,搞笑的是,不管历代怎么骂他贬损他,“百代皆行秦政制”却是一个基本事实。
另,嬴政统一六国之前的事迹,已经散见于之前篇章里,这里讨论其他内容。
三大法宝
前237年,嬴政免除了吕不韦的宰相职务后,心里还不痛快,觉得外国人(非秦国人)都有异心,挑拨秦人关系。秦国贵族重臣早就对外国人痛恨至极,于是添油加醋撒鸡精,哄得嬴政下令驱逐外国宾客。楚国人李斯上《谏逐客书》,大意为秦国之所以强盛,很大程度上都是外国人做的贡献,云云(该文耳熟能详,此处略)。
嬴政读了之后,幡然省悟,召见李斯,撤销驱逐令,并采用李斯的计谋:暗中派遣能言善辩的人携带金珠宝玉去各国游说、离间。对各国有名望、有势力的人,凡是可以用钱财贿赂的,便出重金收买,结交他们;凡是不肯受贿的,便秘密干掉他们。挑拨各国国君与臣民之间的关系,离间他们的感情,然后派良将率兵攻打各国。
衣赐履说:如果没读这段文字,我们恐怕以为秦国之所以在短短十年之间灭掉六国,只是因为军事实力强大,所有的功绩都应记在王翦、王贲、李信们的头上。其实,这段文字虽然不长,信息量却很大。嬴政在征服六国的过程中,可不是光凭着一把子傻力气硬打出来的,我们在读史过程中,发现各国要么没有良臣,要么就是郭开之流,君王和重臣就是一帮白痴加恶棍,这段话告诉我们,不是没有能人忠臣,他们都被秦国干掉了!
我们能不能说,秦国最终胜出,因为有三大法宝:耕战制度,远交近攻,金钱匕首?
创皇帝制
前221年,嬴政刚刚兼并六国,统一天下,自认为品德超过了三皇(天皇、地皇、人皇),功业超过了五帝(黄帝、颛顼【读如砖需】、帝喾【读如库】、尧、舜),于是不再称“王”,改称“皇帝”,皇帝颁布的文告称“制”,下达的命令称“诏”,自称为“朕”(柏杨先生注:从前每个平民都自称朕,嬴政之后,只有皇帝才称联,人民只好自称“我”了),追尊父亲庄襄王为太上皇(以后只有仍活着的老爹才称“太上皇”),下令说:君王死后依据他生前的行为加定谥号,这是儿子议论老子,臣子议论君王,非常无聊,从今以后,废除谥法(嬴政一厢情愿,秦朝灭亡,谥法立即死灰复燃,一直持续到清末)。我是始皇帝,后世以序数计算,称为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万世,传到无穷。
五德相运
当初,齐威王、齐宣王的时候,就是稷下学宫最火的时候,阴阳家邹衍研究创立了金、木、水、火、土终而复始的“五德相运”学说,并认为周朝是火德,即火是保护神,等到始皇帝一统天下时,齐国人将这个学说奏报给他。嬴政来了兴致,既然周朝是火德,秦取代周,那秦就是水德(水可灭火)。于是下令更改岁历,把十月作为每年的第一个月,元旦就是十月一日,新年朝会和庆祝大典,都放在这一天举行(每年从十月开始,肯定有它的理由,我们不明所以,不过巧合的是,我们的国庆节恰恰定在十月一日,不知道是不是也有什么内在联系,呵呵)。衣服、旗帜、各种图案都用黑色(在“五德”中,水神属于北方,北方是黑色。至于为什么水神属于北方,而北方是黑色,我们继续不明所以)。计数以“六”为一个单位(没找到例子,不知这种计数法的具体使用方法)。
衣赐履说:历史上常常出现战胜者征服了失败者后,把失败者的制度、学说或习惯继承过来,确实很有意思。这些学说神神秘秘,除了几个长老级的人物之外,没有人能弄得明白,其实,那几个长老明不明白,别人也不知道。但因为其神秘,又没有人敢直接反对。按照皇帝们的思维规律,尽管嬴政是千古一帝,此时也到了追求“长生、成仙”的年龄,对这些骗子、神棍也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了。嬴政后期所做的昏聩、悖拗之举,基本上都是拜这些假神仙们所赐,呵呵。
废封建,置郡县
宰相王绾(读如碗)建议,国家疆土辽远,应该设置封国,分封王子,替国家镇守。嬴政把该建议交给政府研究,廷尉(司法部长)李斯说,周朝最初设置封国,数目很多,开始还能互相亲善,但几代下来,大家情谊渐淡,甚至互相视为仇寇、相互攻击,周天子根本无力阻止。现在陛下神威,一统四海,不如国家只划分郡县。王子们和功臣们,可以多加赏赐,这样容易控制,全国没有与政府相异的意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李斯真是大才,韩非若得使用,未必有李斯的成就。可惜李斯太过贪权,竟被车裂)。嬴政认为,天下永不休止的争斗苦战,都是因为有诸侯王存在的缘故,如今天下初步平定,如果又封侯建国,是又埋下今后缠斗苦战的隐患,然后再去扑灭动乱,岂不困难。就按李斯的意思办。
嬴政于是下令把全国划分为三十六个郡:
内史郡,陕西省咸阳市
三川郡,河南省洛阳市东白马寺东
河东郡,山西省夏县
南阳郡,河南省南阳市
南 郡,湖北省江陵县
九江郡,安徽省寿县
鄣 郡,浙江省安吉县西北
会稽郡,江苏省苏州市(会稽,读如快急)
颍川郡,河南省禹州市
砀 郡,河南省商丘市
泗水郡,安徽省淮北市
薛 郡,山东省曲阜市
东 郡,河南省濮阳市
琅邪郡,山东省胶南市(琅邪,读如狼牙)
齐 郡,山东省淄博市东临淄镇
上谷郡,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
渔阳郡,北京市密云县
右北平郡,天津市蓟县
辽西郡,辽宁省义县
辽东郡,辽宁省辽阳市
代 郡,河北省蔚县
钜鹿郡,河北省平乡县
邯郸郡,河北省邯郸市
上党郡,山西省长子县
太原郡,山西省太原市
云中郡,内蒙古托克托县
九原郡,内蒙古包头市
雁门郡,山西省右玉县
上 郡,陕西省榆林市南鱼河堡
陇西郡,甘肃省临洮县
北地郡,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
汉中郡,陕西省汉中市
巴 郡,重庆市
蜀 郡,四川省成都市
黔中郡,湖南省沅陵县
长沙郡,湖南省长沙市
每个郡设郡守(郡长)、郡尉(民兵司令)、郡监(监察官)。
把天下武器全收集到咸阳,熔化后铸成巨钟和钟架,再铸十二个铜人,每个铜人重约千石(读如旦),放在宫廷院子里。统一度量衡,强迫天下十二万户富豪,从原籍迁移到咸阳。
每征服一个国家,就仿照它们的宫廷,在咸阳以北照原样建筑一座。沿着渭水北岸,从雍门(陕西省高陵县境)向东延伸,直到泾水跟渭水相交处,亭台楼阁,以复道互相连接,所俘虏的美女和各种乐器,都送到里面。
衣赐履说:此处,感觉史官们对秦始皇恨入骨髓,所以,不管他干什么,都把那些劳民伤财的事都记录下来,甚至变本加厉。收天下之兵,为了防止人民反抗,反抗也没有武器,然而,几年之后,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天下反秦,各种部队加起来不下百万,我们不知道,他们的武器是从哪里来的。而十二万户富户,人口超过百万,是怎么搬到咸阳的?搬来了住哪里?这些似乎都没有考古方面的证据。且每一件事都是非常困难的,却都在很短的一个时期内完成,实在是让人不能轻易相信。
前214年,组建远征军,进攻南越陆梁地(南越,指广东和广西。陆梁,指五岭山脉南北的华南地区,民性好斗,被称为陆上强梁,所以叫陆梁),设置桂林郡(广西百色市北)、南海郡(广东省广州市)、象郡(广西崇左市),发配罪犯跟平民五十万人到五岭山脉,跟南越土著杂处(秦政府初置三十六郡,今又增加三郡,另有二郡未载,即广阳郡、北京市,闽中郡、福建省福州市,共四十一郡)。
衣赐履说:废封建、置郡县,这是一项划时代的改革,前面我们说过,封建就是封国建家,诸侯或大夫对自己的封地有全权,周天子虽然名义上是天下共主,但是各封国除了每年上点贡,并不受周天子的节制,特别是到战国之后,周天子已经对各封国完全无能为力了。而郡县制则不同,由天子直接委任行政长官,郡内没有军队,职务不能世袭,一切由天子说了算,这样才形成真正的中央集权(西汉再度封王,是对郡县制的一种反动,给中央政府造成极大威胁)。当然,郡县制并非嬴政的首创,春秋时就已经有了雏形,但全国统一实行郡县制,连皇子们都没有封国,则是划时代的,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深扎在中国人内心的大一统的观念的形成,我以为,应始自嬴政的郡县制。
【图片来自网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