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数据专委会撰写的《2022 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显示,在建筑运行期间,热力碳排放比例维持在21%-24%,且比例呈每年增长态势,“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为2%。由于冬季采暖刚性需求不可避免带来更多能源消耗,北方城市区域人均建筑碳排放接近南方城市的2倍。
国家清洁取暖专家组组长赵文瑛用数据进一步证实,供热领域碳排放现状不容忽视——截至2021年底,北方地区总采暖建筑面积约212亿平方米,其中城镇、农村地区分别为141亿平方米、71亿平方米,排放的规模底数大。从热源分类来看,电供暖占比不足10%,以地热、生物质供热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以及余热利用占比更小,仅可作为补充。在北方城镇地区,单位面积实际供暖能耗约10千克标准煤/平方米。
赵文瑛坦言,在整个北方地区,采暖季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大数约在10亿吨,占到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0%左右。“什么概念?采暖几个月时间,碳排放与整个交通行业排放水平相当,这是非常大的数字。要实现‘双碳’目标,供热行业必须解决绿色低碳发展问题。”——《中国能源报》
清洁供热工程缓解碳排放压力

清洁供热工程缓解碳排放压力

随着城镇化率提升,北方城镇供热面积还将进一步增长。与此同时,大量南方家庭取暖的需求潜力正在快速释放,供热需求“存量”的低碳转型和“增量”的低碳供热任重道远。而清洁供热工程则是解决这一困境的方法之一。

清洁取暖是指利用电能、太阳能等清洁化能源,通过高效用能系统实现低排放、低能耗的取暖方式,达到减少污染排放,提高采暖效果的目的。在双碳目标导向下,清洁供暖以“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经济、智能”为特征,总体上以技术可行、能耗较少、环境友好、经济合理的途径为用户提供所需的热量。

  • 安全: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
  • 高效:要求供热节能低碳或热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 清洁:要求供热产生的环境不利影响最小化。
  • 低碳:要求供热的碳排放尽可能少。
  • 经济:要求以居民可承受的成本温暖过冬。
  • 智能:热源选择应当因地制宜,尽可能做到多能互补、梯级利用、品位对口、管理智能化。

清洁取暖作为一项民心工程,目前已进入纵深推进阶段。近些年,随着各地政府对清洁取暖工程持续攻坚,“煤改电”成为利用清洁能源供暖的典型措施之一。从北方农村地区清洁采暖改造到老旧小区采暖改造,惠及无数居民温暖过冬,对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的保护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电采暖作为将清洁的电能转换为热能的一种优质舒适环保的采暖方式,经过长期实际应用,被证实其拥有很多其他采暖方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已被越来越多的用户认同和接受。而具备强效导热性的新型材料之王——石墨烯在热管理行业的运用,为电采暖等清洁供暖项目开拓了新思维和有效途径。

石墨烯智慧清洁供暖,解决了其他采暖方式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重、资源消耗大、安装繁琐、体验效果差等问题。在节能减碳的大环境下,以石墨烯电采暖等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降低了供暖领域的碳排放,也为我国能源转型发展和完成双碳总体目标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