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夜

安徽江淮地区在商周时期曾有多个小的方国,统称为群舒诸国。据史书记载,群舒为偃姓、皋陶后裔,有舒庸、舒蓼、舒、舒龙、舒鲍、舒龚、巢、英、六等多个偃姓小国。群舒在商周时期大国争霸的夹缝中生存,屹立五百余年,对江淮地区早期文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群舒文化也是中国古代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徐与舒的关系研究

陈秉新的《徐舒源流初探》 通过三个方面论证了群舒应该为徐的一个分支,根据九里墩墓出土的青铜鼓座和青铜戟上的铭文判定徐字和舒字应为同一个字。根据对史料的研究,认为徐国和群舒诸国都是嬴姓,并且徐和群舒都属于东夷集团,根据群舒故地出土的青铜器判定徐和群舒的文化类似,认为徐和群舒应为同源。

徐旭生先生在论及徐偃王与徐楚在淮南势力的消长时也曾谈到群舒之事,

他认为“徐”舒’二字,古不仅同音,实即一字,群舒就是群徐。别部离开他们的宗邦,还戴着旧日的名字:住在蓼地的就叫做舒蓼,也就是徐蓼住在庸地的就叫做舒庸,也就是徐庸。

这一群带舒名的小部落,全都是从徐方分出来的支部。离开宗邦的时候稍久,所用的字体也许小有不同,由于不同的字体记出,群徐就变成了群舒。"可以看出,徐旭生认为徐舒是同源的,群舒来源于古徐国

徐中舒先生也曾考证群舒之事,其在《蒲姑·徐奄·淮夷·群舒考》-文中论道“以文字言之,舒为徐之讹字",并提出四点证据,从古文字学方面予以证明。

从地理方面,他也提出“徐与舒壤地相接,又同为从齐、鲁南迁之民族”,因此可以看出,徐中舒先生也认为徐舒同源,“群舒为徐之支子余胤之别封者"。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李修松先生,他在《徐夷迁徙考》一文中提到“徐、舒之祖均为皋陶”徐夷和舒夷是同族……徐、舒不仅音同,而且本为一字。后来之所以区分徐、舒,只不过徐居淮北,舒居淮南,因方言不同而导致。"

顾孟武在《有关淮夷的几个问题》中,也以古文字学为主要手段,考证徐舒园源,主张舒偃和徐赢实一系而别支,群舒与徐与淮夷同属少昊集团。不同的是他认为最初是徐从舒出,皋陶偃姓,而群舒为偃姓国,自为嫡系,徐嬴为庶支。

何光岳先生在其专著《东夷源流史》中讨论了偃姓和群舒诸小国的来源和迁徙,从群舒的来源、群舒的分布与衰亡和偃姓诸小国的分布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他认为舒是徐的分支,群舒系由徐方分迁出来的一些子爵小国,是东夷集团皋陶之后。可以看出何光岳先生也是徐舒同源论的支持者。他进一步将群舒分为舒庸、

舒鸠、舒蓼、舒龙、舒鲍、舒龚以及宗、巢等八个小国,并分别分析其兴亡经过的情况。

到了春秋末期,东夷集团的偃姓诸国已融入华夏族。

徐之别支“钟离”

《春秋》经传所见“钟离”分指三地,分别是钟离国旧居、一迁地和再迁地。钟离国旧居在今山东枣庄峄城,后迁于州来之西,再迁至今安徽凤阳、蚌埠市一带。后楚灭钟离国,以其地置钟离县。由于钟离国的迁徙,相继留下了钟离城、钟离邑等“钟离”之名,先后形成了两个、三个“钟离”并存的局面。

关于古钟离国的史迹近年也陆续有考古及金文材料发现。

2006年12月至2008年8月发掘的安徽蚌埠市淮上区双墩一号墓,随葬器物十分丰富,其中有同铭钟九件,铭文为:“唯王正月初吉丁亥童君柏作其行钟。童之金。”同铭两件,铭文为:“唯正月初吉丁亥,童君柏择其吉金作其口。"有铭戟一件铭文为:“童鹿公柏之用戟。"

2007年5月发掘的安徽凤阳卞庄一号墓出土同铭钟五件,铭文为:“惟王正月初吉丁亥,余敖厥于之孙、童君柏之季子康,择其吉金,自作和钟之,穆穆和和,柏之季康是良,以从我师行,以乐我父兄其眉寿无疆子子孙孙永保是尚。"《路史》卷二十五《国名纪乙》“钟离”条以钟离国为“徐之别封”而徐夷旧居在山东,枣庄有钟离故城是可信的。因此位于今山东枣庄峄城的钟离故城应即是《左传·襄公十年》所说的“钟离”。

《路史》卷二十五《国名纪乙》“钟离”条云:“今沂之承有钟离城,乃晋、吴会处。应劭曰:钟离子国在九江。盖其后徙于此。吴灭之。光武为侯国,今濠之治东六里钟离故城也。而宜咎之所城则楚地矣,今汉阳军。”罗泌以唐、宋承县即今山东枣庄峄城钟离故城为鲁襄公十年晋、吴会处并以之为钟离国旧居;以唐九江郡钟离县、宋濠州东六里钟离故城即今安徽凤阳的钟离故城遗址为钟离国迁地,可谓卓见。

但要说明的是钟离国并非直接从今山东枣庄峄城迁至今安徽凤阳、蚌埠市一带,而是中经州来(后来的下蔡)之西的钟离邑。为吴所灭的“钟离”也不是位于今安徽凤阳、蚌埠市一带的钟离国,而是位于州来之西的楚钟离邑。此外,宋汉阳军即今湖北汉川市之钟离城,也并非楚将宜咎所城之“钟离”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76《湖广二》“汉川城”条,“为后周时所筑,以主者之姓为名”。

综上,我们可以确定《春秋》经传所见“钟离”分指三地,分别是钟离国旧居、一迁地和再迁地。钟离国旧居在今山东枣庄峰城.后迁于州来之西再迁至今安徽凤阳、蚌埠市一带。后楚灭钟离国,以其地置钟离县。

以上分析由于钟离国的迁徙,相继留下了钟离故城、钟离邑等“钟离”之名,先后形成了两个、三个“钟离”并存的局面从而形成单倍可分两大支钟离子裔。

关于钟离族属问题

《太平寰宇记》及《路史国名记》则曰徐之别封,这两者是有区别的。别出则为徐之小宗,同出则为同宗。

青铜鼓座出自舒城九里墩春秋墓,现藏于安徽博物院。器铭150字,上圈98字,下圈52字,铸口较浅,锈蚀严重,大多模糊难辨,释为:

唯正月初吉庚午,余敖厥于之玄孙童麗公鱼,择其吉金,玄镠纯吕,自作□鼓。命从若敳,远淑闻于王东吴谷,迎[于]徐人、陈[人],去蔡于寺,其神其臭,……以攴野于陈□□山之下,余持可参□□,其□鼓茯茯,乃于之雩,永祀是抈,俳公获飞龙曰夜白,……余以共旈示□嫡庶子,余以会同姓九礼,以飤大夫、朋友,余以□□□于东土,至于淮之上。世万子孙永保。

铭文中有“余敖厥于之玄孙童麗公鱼”“至于淮之上”等内容,明确为钟离国器,器主为 钟离公鱼

徐沈诸梁

清末出土的徐沈尹钲铖铭文是研究古代徐国的重要资料,铭文末句断读作“皿(盟)皮(彼)吉人、言(享)士,余是尚",其中的“言(享)士”即受封之一,“余是尚”是指这件钲铖的享有者名字。经过上述疑难字句的重新疏释,整篇铭文得以通读。

徐沈尹钲铖于清光绪一四年(1888)在江西高安县出二,现藏上海博物馆。器上有铭文42字,是研究东周时期徐国历史的重要资料。铭文虽经众学者研究我们首先根据以往研究结论,同时参以己见将该器铭文释写如次:

综上所述,“徐沈尹者故梁”当读为“徐沈诸梁”,沈诸梁是作器者,曾在楚国任令尹兼司马,并在叶县任县公,世称叶公。“徐”字冠于沈诸梁名字的前面,表明沈诸梁虽身为楚国高官,但其祖上或为徐国(或群徐)人。

徐国~后徐国

徐偃王城”确切的说法,是徐国流亡政府重新建置的“王城”。台州有的志书载是徐国遗民建的“行都”,这说法也不其确切。南逃的徐国君民到这里建王城,筑祭坛,按故国模式定居生活了三百多年,这不能说是“行都”。

从中也透出讯息,这个流亡政府迁徙台州黄岩地域的人口具有相当的数量,如果是三五百人,就无须建王城了。这是史书记载黄岩地域最早的一批北方移民,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科技、民俗,与台州黄岩本土的民众融合,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也提升了台州地域的文化品质。

从台州黄岩徐偃王城及路桥小人尖祭坛等处考古资料发现,徐国为吴所败后,因越国与吴国有隙,大多的徐国国民分散向当时越国地域奔逃,或许寄希望能得到保护。

徐国许多民众逃到浙江的嘉兴、湖州、龙游、衢州及舟山等地,也有部分逃往江西靖安等处。徐国的宗室与主流队伍逃到台州黄岩并定居于大唐岭南麓,他们仍以邦国的构建模式生活,这实质是徐国的延续,可称“后徐国”。

当时这一带是傍海荒僻地域,政治管理尚处空白状态,徐国君民融合当地民众,共同耕作,春种秋收,祭天祀神,过着平和稳定的生活。当时处于战国时期,北方列国纷争,七雄兼并,战火不息,无暇顾及东南海隅一角的“后徐国”。这也造就了这个流亡政府的相对稳定,在这里继续生存了三百多年。遗憾的是各种文献均没有记载,致使“后徐国’这三百多年的历史成了空白。直到汉惠帝三年(前192),东瓯国兴起,兼并了"后徐国”,徐国才彻底消亡。因而,史籍记载徐国亡于公元前512年,这个结论是不甚准确的。

1990年5月,台州路桥(原属黄岩)石浜山小人尖建六面亭时,在山顶一米多深的土层下,出土了大量西周时期的器物,有短剑、戈、斧、矛、簋、盂等等的青铜器22件,青瓷直筒缸及青瓷盂型豆等等原始瓷器49件,其中豆有45件。此外,还有玉环与各类陶器,共计78件。小人尖出土的器物揭示了一段尘封数千年的历史,引起考古界的轰动,为研究中原地域与台州湾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同时也留给人们一连串的谜题:这批上古时期的宝物为何埋到当时荒僻的东南海滨?这么多珍贵的器物又为何集中埋在一起?古人为何不深藏村舍或城区,却埋到这荒僻的山上?为何不埋在隐蔽的山下,却埋到山顶呢?埋藏的主人又是谁呢?许许多多的出土文物均来自古代帝王或贵族的陵墓,这小山顶非陵非墓,又有什么秘密?

经考古工作者一再考查,初步推断:这小人尖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也是“后徐国”的祭坛,埋藏的是徐国祭祀的礼器。

徐国宗室与民众避战徙居今台州黄岩大唐岭下,修筑王城,仍以邦国模式构建,并选小人尖筑祭坛,祭祀山川。国家级的祭坛大多设于都城之郊,这小人尖地处“后徐国”王城的东北郊,山高不足200米前边是渺渺无涯的海域,直对徐国故土。结合周边地域与出土文物来印证,小人尖祭坛是“后徐国”君臣祭祀山川之说应是成立的,也令人信服的。

小人尖出土上古时期的器物,对探索与研究台州地域古代的历史与文化有极重要的价值。到了汉初,汉王朝赐封东瓯王管理东瓯地域。“后徐国”的军事实力与防御能力都很弱,无能力抗衡,他们苦苦经营了三百多年的“后徐国”王城归东瓯国所有。

后徐国与东瓯国

徐国流亡政府在南方建新的王城,又连续生活了三百多年,他们这段历史比后来的元、明、清等各个朝代都长,应值得史家的关注。

那么“后徐国”的版图有多大?他们的人口有多少?这些资料在史书上都难找到,我们只能从东瓯国的史料中,逆向去获取部分信息。

东瓯国的疆域有现今的台州、温州、丽水那么大,国界是很模糊的。东瓯国是汉王朝赐封的,汉惠帝三年(前192),佐汉伐秦论功时,闽君驺摇的功劳大,被立为东海王,又称东瓯王,管理东瓯地域,都城设在后徐国王城。这一年,便是徐国最后消亡的时日。

后徐国的版图及人口与东瓯国虽然无法划等号,但是却透出了很多的讯息。站历史高处纵览,东瓯国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它的繁荣兴盛与后徐国三百多年苦心经营的基础密不可分。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东瓯国的史事,《浙江通志》《台州府志》《黄岩县志》等方志,也把“徐偃王城”记进了地方志书,但均不详尽 。

以下为考古徐国铜器铭文

《□巢钟》

佳王正月初吉庚午,□巢曰:“余攻王之玄孙,余较子自乍和钟,台享台孝,于我皇祖,至于子孙,永宝是□”。

《俦儿钟》

隹正九月,初吉丁亥,曾孙俦儿,余迭斯于之孙,余幽佫之元子,曰于虖(呜呼)敬哉。余义楚之良臣,而逡之字父。余俾逡兒敀(通择)吉金镈铝,以镈和钟,以追孝先祖,乐我父兄,饮饲散舞。孙孙用之,后民是语。

著录于宋人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的《之利钟》,据董楚平先生《吴越徐舒金文集释》考证,为越王句践的铭功重器。铭文记载,在句践灭吴以后的庆功会上,有“余之客”与“诸侯”-起往庆,并献上“万年之后,世代自宁,四嵩(鄙)同安”的贺词。“余之客”,是客居越国的徐人领袖。吴灭徐后,徐人流寓越国各地,吴是徐、越的共同敌人,在越灭吴过程中,徐人可能起过作用,故得参加庆功盛会。亡国徐人,已非诸侯,故在“诸侯”之外,另列“徐客”,客字更切合当时在越徐人的身份。

《王孙遗者钟》

隹正月初吉丁亥,王孙遗者择其吉金,自作和钟。中翰且扬,元鸣孔皇。用享以孝,于我皇祖文考,用祈眉寿。余宏龚舒夷,畏忌翼翼。肃哲圣武,惠于政德。淑于威仪,谋猷丕饬。阑阑和钟,用晏以喜。用嘉宾父兄及我朋友。余恁□(通台,我也)心,诞X余德,和沴民人,余敷旬于国。煌煌熙熙,万年无期,亿万孙子,永保鼓之。

《徐王鼎》

余阝王粮用其良金,铸其(将)鼎。用腼庶腊,用饔宾客,子子孙孙,世世是若。

安徽舒城九里墩 出土 的青铜器座 铭文 ( 殷周 金文 集成》 42 9)

:佳正月初吉庚午, 余舟此于之玄孙… …

《余冉钲铖》

:…余以行台师, 余以政 台徒, 余以口 台口, 余 以伐。徐誉子孙余冉铸此红碱,女勿丧勿败… …《徐沈尹征城》:… … 徐沈尹者故周自作征城, 次者升祝,做至剑兵 … …

由于出土徐国青铜器共十七器之多:全都有铭文但古字很多码不出来,以上为简约举例,以证徐国宗室直系氏称乃为余氏。

徐国十七器分别为:

徐王鼎、宜桐盂、庚儿鼎、沇儿镈、徐王子旃钟、徐王 又耑、义楚耑、徐 尹钲、徐王义楚耑、徐王义楚盘、徐令尹者旨 炉盘、徐王义楚元子剑、僕儿钟、徐王之子 戈、徐 尹汤鼎、徐王炉、次□缶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