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骗子为了“冲业绩”,又有不少“新陷阱”出现,通过冒用社保部门名义发送短信的方式盗取参保人的账户资金,迷惑性大大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新型社保骗局

(一)谎称发放补贴

伪造虚假文件并冒充社保经办机构工作人员,以社保基金账户变更、提供“优惠”的参保政策或发放社保补贴等理由,通过电话或短信的形式,以申办社保补贴手续费、预缴社保费为名,诱导参保人向指定账户汇款诈骗。

防范提示:社会保险参保缴费、优惠补贴等相关政策均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正规渠道进行公告,不会通过含网址链接的短信方式线上完成。遇到可疑信息,可拨打12345政府服务热线进行核实,或就近向社保经办机构核实真假。切勿轻易转账汇款!

二)谎称账户异常

以社保卡欠费、盗刷、异常报销骗保、被冻结等为名,要求参保人提供个人信息、银行账户信息、短信、验证码等进行账户解冻,或要求参保人转账至其指定的安全账户转移资金,实施诈骗。

防范提示:各级社保经办部门不会以短信、电话等形式要求参保人提供身份证号、银行账户等个人信息,发送的提示短信,不会附加任何不明网址,推送的短信不需要输入任何涉及个人信息、金融账号等私密信息。凡是以各种借口索要身份证号、银行账户等相关个人信息的,请一律拒绝!当接到电话声称社保卡被冻结时,需提高警惕,及时向参保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核实情况。

(三)谎称代缴社保

不法分子声称认识“内部人士”,可以开方便之门,为其代缴社保,参保人只需交钱就能把事情办成。以代缴社保为由骗取参保人钱财。

防范提示:社保挂靠缴费是违法的,千万要当心!用人单位或个人通过伪造证明材料、虚构劳动关系或者其他手段违规参加、申报社会保险和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或社会保险待遇的,属于欺诈骗保行为。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应由用人单位办理职工参保;未在单位就业的,只要未超过法定退休年龄,都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温馨提示

江门市人社局提醒您,加强防范意识,警惕警惕再警惕!面对以社保名义的来信或来电。请牢记三个“不”:不点击不明链接、不提供个人信息、不随便转账汇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