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小餐,在老成都人心中是很有分量的。这家资格的成都风味饭馆,早在百年前就已名闻遐迩,其蒜泥白肉、罐汤、魔芋鸭子、烧帽结子、烧舌尾、浑浆豆花,至今让老饕们如数家珍,即使已消失二十年,只稍加回味,便倾倒众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年成都的饭馆一般规模不大,一两个开间,三五张桌子,十来样小菜,珍馐奇馔是没有的,原料皆廉价普通,多蒸烧炖拌炒,饭菜即点即上,大中小份随意,食客落座可吃,花费不多,经济便捷,最为大众选择。若店家有几样菜出手不凡,定能让好吃嘴趋之若鹜。

若其中又有一两样能得众人激赏,必成大名鼎鼎之招牌,享誉八方,如陈麻婆的豆腐、南台的宫保鸡、长美轩的粉蒸肉、粤香村的牛尾汤、乡村的犀浦鲢鱼、盘飧市的卤鸡鸭脚、荣盛的炖牛肉、邱佛子的香糟肉、李钰兴的豆花素饭、利和森的葱烧肉、香风味的腌腊、努力餐的烧什景…当然,少不了竹林小餐白肉

1913年,王兴元在福兴街北口西侧创办竹林小餐,初为一小饭铺,主营白肉、罐汤及时令小菜。福兴街在清代即汇集了一批售帽店,是著名的帽子一条街,许多帽店还兼售军衔标志,往来客商长年不绝。竹林小餐的饭菜物美价廉,每日吃白肉饭者蜂拥而至,连法政学校(原四川法政学堂)的师生都常来打牙祭,生意出奇的好。

清末成都地图中的福兴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末成都地图中的福兴街

老板王兴元是简阳人,民国的成都饭馆界有个简阳帮,像祠堂街一柳村、邱佛子,东大街李钰兴,东大街和华兴街两家荣盛,走马街荣记,天福街双合,冻青树慧记,正府街王子常,西大街树森,创始人皆简阳籍,且多家名声颇响,是为蓉城饮食一景。

十多年后,福兴街的一次改头换面,为竹林小餐进一步声名鹊起创造了条件。除帽子一条街外,此街还是成都首批真正的马路之一。所谓真正的马路,是因此前城内曾两次尝试修办马路,即1916年熊克武修东城根街曰靖国路及1923年陈泽沛修少城马路曰同仁路,皆未达初衷。

1924、25两年,王缵绪和罗泽洲系统地分期修办城内马路,终有所成,福兴街属第一期。事毕,恰逢春熙路落成,这里遂成连接梓潼桥、华兴街和春熙路的要道,一时繁盛至极,竹林小餐的大名迅速传遍蓉城内外。

二十年代改造前的福兴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十年代改造前的福兴街
二十年代改造为马路后的福兴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十年代改造为马路后的福兴街

地段佳,人口密,是做饮食的有利条件,但要做到备受青睐,非特色不成。当时成都弄得一盘好白肉的饭馆很多,竹林小餐的白肉能独树一帜,为他处不可得,盖有三大特色:

一是用料。不同地方拌白肉,常加黄瓜、青笋、椿芽、折耳根等配料,既可中和油腻,增加风味,也算多些拈头。而竹林小餐的白肉没有配料,只有主料。肉用的是猪后腿,每天早上由成都周边乡民运至店中,去掉肘蹄及后抽作他用,只留中间皮薄肉嫩,瘦略多于肥,态势均匀且肥瘦相连的一方做白肉。

二是烹制。白肉制法简单,一煮一片即成。清代有个川厨煮白肉的玄龙门阵,说嘉庆初,福康安行边,至四川某驿,厨师煮白肉时为赶进度,用尿代替皮硝加速猪肉软烂,竟蒙混过关,还得福康安嘉奖。此事由清人陈其元《庸闲斋笔记》记载,自称是其祖父亲历。真假待考,仅作谈资。

九十年代的蒜泥白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十年代的蒜泥白肉

竹林小餐煮肉很讲究,猪肉烙皮,刮净下锅,锅旁备冷水一盆,待煮至五成熟时捞入盆中漂凉漂透,再次刮洗修边,改为两三个小方,复入锅煮至八成熟,起锅用原汤泡起,使肉保水保温,不至发干发硬。用时取出以平刀法横片成大薄片,热片热吃。

家户人家做白肉,常受刀工所限,多为切片,相较而言成片既厚且小,口感略逊。煮肉过冷并非想当然,清人李调元《醒园录》记白煮肉法时就有附言:“白煮肉,当先备冷水一盆置锅边,煮拨三次,分外鲜美。”竹林小餐深得古法奥妙。

三是调味。早期竹林小餐的白肉是看不到葱花、姜末、花椒、芝麻等物的,眼见仅酱油、红油、蒜泥三样,料少味丰,暗藏玄机。酱油为复制,冷水炒化红糖至红棕色,加冰糖与太和酱油,将山奈、八角、草果、甘松、安桂等料包好同熬,待酱油粘稠发亮,飘散浓香时即成。红油是把二荆条炕干、舂细、过筛入钵,菜油烧开加老姜,离火稍冷,淋入钵内搅透。蒜泥亦需加工,独蒜舂泥,加微微盐、熟菜油和少许冷开水拌匀。

今人制作的蒜泥白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人制作的蒜泥白肉

食时,肉片入盘,淋酱油,浇红油,盖蒜泥,和转入口,蒜泥之辛香,红油之醇香,酱油之甘香在体内恣意驰骋,肉薄质嫩,极鲜极美。因此菜制法独特,风味突出,时称竹林蒜泥白肉或直呼竹林白肉。此外,店内其它菜肴如罐汤、白肠、烧帽结、烧舌尾、魔芋鸭子也做得相当精致,尤以各色小碟小菜深受食客喜爱。

无身优价昂的山珍海味,也无讳莫如深的独门秘籍,凭着精灵的头脑、精巧的手艺和精细的态度,由繁至简,化凡为珍,不贪大求全,攻小而精专,把普通的原料,以最精致的川味出之,变家常为非常,小饭馆的成都风味,大概如此

四十年代初,王兴元后人王富章接续经营,让竹林小餐更上层楼,资本实力位居饭馆界前茅,即便与一些大餐馆相较亦难分伯仲。本地无人不知,外地纷纷效仿,重庆、什邡、香港、北京等地先后出现过竹林小餐的招牌。

川味小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川味小菜

1926年,首个外埠竹林小餐开在什邡县署右侧公园内,苍翠环绕,清幽雅致,独揽全园之胜,较成都店仅有数竿修竹植于后院天井而言,什邡店更名副其实。1929年,重庆竹林小餐由成都人张少卿开于保安路,风味类蓉,后迁上清寺改名小竹林,成为山城川菜名店。1950年,香港竹林小餐由吴怀靖设于九龙,张大千赠画祝贺,并写道“风味不殊成都,白肉尤美”。北京竹林小餐较新,不过内容已大相径庭。

1953年,公私合营后的成都竹林小餐迁址盐市口,下西顺城街39号,在原有基础上丰富完善罐烧、腌卤、泡菜系列及浑浆豆花、荷叶蒸肉、烧狮子头、酸辣蛋花等品,成为一家中等规模的综合餐厅,先后有李子南、谢跃武、谢绍荣、包竹筠、夏永清、林绍发、温兴发、祝云生、蒋海山、高连章、于崇俊等好手在此事厨。

1990年,竹林蒜泥白肉被评为成都名小吃,五年后竹林小餐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上世纪末该店因城市改造歇业,曾有同名店设于人民中路、三洞桥等处,但特色悬殊,辉煌难继,不久彻底谢幕。

下西顺城街旧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西顺城街旧影

文/泡海椒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仅供示意

转载请注明:川味文化

【关注“川味文化”】

川菜老传统,听川味龙门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