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吴桐山

国务院新闻办5月16日举行了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其中提到关于青年失业的问题,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称16-24岁青年调查失业率从3月的19.6%上升至20.4%。可以看出目前青年失业的问题仍较为严峻。其实青年失业率高是常态,除了中国内地,包括香港乃至全球,青年失业率这几年都居高不下,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政府执政难题。但幸运的是,香港有背靠祖国的优势,国家一直关心及重视香港青年人工作,帮助广大青年解决就业困难,其中包括“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等计划的支援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本港青年向上流动难的问题,相比起一些欧美国家的青年,我们算是幸福的了,大家应该懂得感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年失业问题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资料显示,全世界15到24岁青年失业率达13%,约为整体失业率的两至三倍,2022年欧盟27国青年平均失业率为14.5%,其中意大利为23.7%。从全球范围看,各个国家和地区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背后的大部分原因是青年群体就业特点、能力、结构等息息相关。

以本港为例,从就业的特点来看,很大一部分年轻人从中三或者大学毕业之后初次进入社会工作,他们就业的过程是由学校向工作过渡、由学生身份向劳动者身份转换,在此过程中,不少年轻人在校时所学的专业和毕业后职位的认知有落差,加上不了解自己的性格和能力,以至于欠缺就业目标,加剧年轻人的就业困难。从能力上来说,这部分年轻人比起在社会上工作了多年的员工欠缺经验,中小企业也不会花更多的人力、金钱成本去培养这批人,这是影响年轻人工作的主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由于香港社会的产业结构单一,年轻人本来可选择的就业机会也不多,大部分年轻人只能选择服务性行业,或者文职和蓝领技术类的职位,但现在不少年轻人有些“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一些不太受年轻人喜欢的行业,如建造业、运输等行业长期缺乏人手。

其实解决青年对就业缺乏兴趣的一个捷径,是“易地而处”。所谓度假,就是到别人的家乡生活。同样道理,在本地做农夫你可能嫌弃没趣,但到海外做农夫你就觉得很有趣。因此香港青年可以放眼大湾区,为自己找到就业的乐趣。“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自2021年试行以来,已帮助千余名香港青年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找到心仪工作。除此之外,去年5月,广东发布《支持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的实施细则》,为港青提供多种补贴、创业贷款,参与者实习期间可获得岗前培训、午餐补贴,免费入住人才公寓等。这些青年实习后如果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还可视乎学历获得2万元至10万元人民币不等的一次性资助。

大湾区为港青提供更广阔天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香港青年相比起世界其他地方的青年,已经算幸福,内地也有很多港澳青年创业园,令香港青年容易得到就业支援甚至创业资本,更容易向上流动。但要解决青年就业的根本还是在于我们自身,至少提高他们的技能与市场的适配程度,如学徒计划培养相关行业人才,院校多增设创新科技课程,为本港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再增加其他学科与职位的关联性促进就业,解决职位错配等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