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选择阅读这本书《走出鸦片战争阴影——文化自信对话录》,真的因为是一本对话集。

今日,中华民族之复兴,是一种文化传统的复兴。回溯精神来处,文化自信所来何处。

我们凭借自己的思索,淡薄而浅显,凭借两位文化学者的对谈,方方面面去解构我们在哪里失去的自信,才更精准的找回自信,变强变大。

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刘斯奋与评论家林岗的对话,深度而广袤,关于“走出阴影”所折射出的具体问题,处处戳心。

在楼盘与水泥齐飞的欲望物质世界里,人们从哪里寻得精神归属与民族责任感。全盘西化意味着传统让位,有人质疑中医,有人挖苦戏曲,把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八股文一样辱骂迂腐,殊不知这是丧失自信的表现。

只知道西方代表着现代化文明,却不知现代化不是一条赛道,只有第一第二,唯他人马首是瞻。而是不同文明,不同社会,各自有路。

我们经历了鸦片战争以后,一个多世纪的探索,对现代化道理的不断尝试,从衰落到奋斗到复兴,不是追赶,而是明白现代化不是单行线,而用更宽广的眼界和思考去认识自我,去找到适合的方法进程。

人人都知道要有文化自信,但从何入手去学习和树立?两位大师“谈文化”、“谈艺术”、“谈中庸”、“谈审美理想”、“谈尚用”、“谈文质”、“谈文风”、“谈雅俗”、“谈小说”、“谈守正创新”共十一场对谈内容,带我们进入面面俱到的思想深度。

对于中庸之道的文化源起,此书让我豁然开朗。以往我们这些世俗之人,把它简单的理解为墙头草的伪老好人,万事没有明确的原则态度。

原来,中庸的观念与古代农耕实践有密切渊源,华夏农耕和节气息息相关,中国地大物博,大部分耕地处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步,四季分明。对自然时序的认知和应变,意味着土地的收成好与坏。

极度依赖气候与时序,自然节律,就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和态度,多一时,少一时,多一刻少一刻,火候的把握,恰到好处的行动,都与结果收获息息相关。后来被儒家提升到道德层面,君子之度上。

而欧洲和中东大多数是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步,一年一熟,无需遵循自然节律。

儒家文化根基于大地,围绕现世生存的理念。中国最早的艺术岩画、山歌、舞蹈等等都是为了繁衍生存,审美的基础是生物性,“美”是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的。

在当代艺术创作中我们也不该以欧美审美标准为马首是瞻,从中国传统的艺术路径中,探寻创新求索。

去国家博物馆,欣赏古物艺术品,尤其唐宋绘画陶瓷品的色彩,很难用普通的色彩名称去描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去学习和阅读中国传统色,把它们诗意一样的名字:月白、半见、梅红、玄天、石青……它们藏迹于天象、山川、草木、鸟兽,有四时之美,再一一对应古物。

现在看来,这样的传统文化美学教育是必要的,要让孩子们知道,中国有一套这么美好的色彩体系,它跟西方的色彩体系是不一样的,它来自于老祖宗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有了认知和兴趣,对自己的历史和艺术便有了更深的自豪感。

两位对话者高屋建瓴,从历史、思想、文化、艺术、审美、小说、文风、创新等诸多角度的辨析,我们会去反思如今中国文化在心中的位置,那些闪躲的卑微与盲从西方的情绪,从何而来。

中国已不再是鸦片战争时的晚清,民族复兴强大之下,更应该有耐心和时间去追寻世世代代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什么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什么是独特标识于其它民族的文化之美。

“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