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可以说是中国影响最深的一次改革,而变法的关键人物商鞅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二师兄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来做个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鞅本姓不是商,因其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而获得商地的十五邑,被称为商君,这就是被称为商鞅的由来。

商鞅本姓为姬,也就是说商鞅的出身并不简单,姬姓,是中国汉族上古八大姓之一,《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取于有蟜氏,生黄帝,黄帝以姬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史记·三代世表》记载:尧立后稷以为大农,姓之曰姬氏。后稷承继姬姓,是周朝的始祖,周初周武王大封诸侯时,姬姓国有53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比较重要的诸侯国,如吴国、鲁国、燕国、魏国、卫国等也都是以姬作为国姓,所以从商鞅早年的称谓来看,商鞅就是公族之后,商鞅出生就是带着金钥匙的人。

早年的商鞅被称为卫鞅或者公孙鞅,其实是很有讲究,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除太子之外,嫡出或者庶出的男子,都被称为公子,而嫡出或者庶出之孙,被称为公孙,也就是说,商鞅在卫国可以自称自己为公孙鞅,但是在卫国以外的地方,就得称自己为卫鞅。

虽然历史书上没有详细的记载其父母和商鞅的早年经历,但是从名字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商鞅父亲为嫡出或者庶出的公子,所以相对来说,商鞅虽然出生带着金钥匙,但只能算是比较边缘的公子哥了,因为此时的卫国已经比较没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卫国,周朝建立时,被册封的最早一批诸侯国,为周武王弟康叔后裔,先前康叔封在康地,周公东征平定武庚之乱后,让同母少弟康叔改封到淇卫,为伯爵。康叔取旧地为名。这就是卫国的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经过了大几百年的发展,贵族群体越来越大,而又随着卫国的衰弱的,实际上出身公族的商鞅,虽然拥有金钥匙,但是实际上却很难分得一杯羹,这也就决定了商鞅的性格,而性格也就决定了商鞅最后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