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48岁的张大千迎娶女儿的闺蜜,18岁的女学生徐雯波。两人婚后相濡以沫,不想到了晚年,张大千吃饭竟然要看夫人“眼色”。

1943年夏,张大千把自己关在画室里,悉心作画。

他突然听到门外有推搡的声音,他停下了手中的画笔,抬头盯着门。

半晌,门被轻轻地推开,女儿心瑞悄悄地探出头,张大千看到她,正准备发火,不想,她身后,又探出一个脑袋,一个年轻的小女孩,害羞地轻轻倚在门边,脸颊红粉菲菲。

张大千愣住了,心里暗想:这个女孩真好看。

心瑞看到父亲没有发火,她急忙上前拉住父亲衣摆,撒娇道:“这是我的好朋友,她也喜欢画画,想看看您的画室。”

张大千的脸,突然由阴转晴,他笑着将女孩请了进来。

这个女孩叫徐雯波,才14岁,她素来仰慕张大千,却一直不得相见。

不想,今日竟然能来到画室参观,张大千亲自给她介绍了自己当时的画作,展示了落笔构图的精妙。受宠若惊的徐雯波,在临别时小心翼翼地问:“以后,我还能来看您画画吗?”

心瑞急忙拉了她一下,心想:就这一次已是破例,再来,父亲肯定会生气的。

不想,张大千捋着胡子大笑道:“随时欢迎你来。”

从此,徐雯波有事没事就到画室做客,不是给张大千研墨、洗笔,就是与他探讨画作,哪怕是静静地欣赏张大千作画,徐雯波都看得津津有味。

张大千作为一个成熟的中年男性, 感受到了徐雯波对自己的崇拜,他心里也对这个聪明漂亮的小姑娘,产生了莫名的情愫。

这天,徐雯波临走时,突然变得吞吞吐吐:“我想,想拜您为师。”

张大千仿佛早就预料到了,他快速而直接地拒绝了这个请求。

徐雯波悻悻而去,平时看着张大千很欣赏自己,为什么,就不能拜师呢?

张大千看着徐雯波远去的背影,暗自偷笑。

回头,他就让女儿转告徐雯波:无需拜师,我们以画会友,你天天来看就行了。

原本躲在家中失落的徐雯波,瞬间乐开了花。

两人一来二去的,竟然暗生情愫。可是,年龄和身份的悬殊,谁都没有勇气先捅破这层窗户纸。

这时,由于重庆频繁遭受空袭,徐雯波放心不下张大千,于是让他搬到自己姑母家。

姑母见多识广的,很快就察觉出两人的猫腻,于是一语道破:“你年纪太大了,我不同意。”

张大千也是醒目之人,一次不行,就干脆在徐雯波姑母面前摆开了画卷,行云流水一番操作,姑母很是赞赏,此人确实有才。

日子久了,姑母的口风也开始松动,这时,徐雯波下了一剂猛药:“我怀孕了,你看着办吧。”

终于,姑母点头同意,两人结为夫妻。

从此,徐雯波相伴左右,两人很是恩爱。

晚年的张大千,因为患上了糖尿病,徐雯波对他的饮食管理很严。

一次,朋友聚会上,张大千看上了一碟桂花糖羹,顿时垂涎欲滴,他看看旁边桌子的徐雯波,主动申请:“可以吃吗?”

徐雯波一时没有留意,点头说:“可以。”

张大千拿着勺子,狠狠地往嘴里塞了几口,周围的朋友都笑话他是“妻管严”。

听着朋友们的哄堂大笑,徐雯波突然反应了过来,可是张大千已经吃了不少,徐雯波无奈地摇摇头:“看来以后吃饭,我必须坐在你身边,我来夹菜,不许你自己动手。”

于是,时间久了,也就传出来,张大千吃饭,要看夫人“眼色”的说法。

然而,张大千心里明白,这都是为了他好。

后来,徐雯波陪伴了他36个春秋,始终不离不弃。

爱情的本质,并不在于年龄、地位或者财富。而在于两个人能否在彼此的陪伴中,一起成长。

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的满足,更是心灵的安稳、情感的滋养和灵魂的慰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