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商衍鎏(1874-1963),字藻亭,晚号康乐老人。1904年,他参加了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殿试,高中第一甲第三名即探花郎,任翰林院编修。

解放后,商衍鎏也参加了新中国的建设,历任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职。

在《清末科举考试亲历记》中,他回忆了自己从小读书以及后来参加科举,一步步从生员(秀才)到举人乃至探花的过程。

一、幼年开蒙

商衍鎏六岁开蒙,先学三字经、千字文,初级的读书识字。

大一点就要学四书(论语、大 学、中庸、孟 子),用朱熹的注解。八股文从这里面出题,所以一定要熟读背诵。

背不好就要被先生体罚。轻者用板子打手掌打掌心 ,用木尺打脑袋,重者用用藤条打屁股。商衍鎏每天都是背熟以后才敢睡觉。

四书以后,学习五经(诗经、书经 、易经、礼 记、春秋)。乡试第二场,每一经要出一个题目,分别作五篇文章。所以也要熟记。

同时还要读五七言唐宋诗,以及《声律启蒙》,熟悉常用典故,区分字的平仄、韵部,练习对对子。这是为了将来科举中作试律诗。

另外还顺带学习孝经、公羊传、谷梁传、周礼、尔雅等。

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项目,就是描红习字: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

二、青少年学习创作

十二岁以后,开始学习创作八股文、律诗、律赋、策论。十四岁到二十岁期间,拜访名师,考当地著名的书院,类似于高考前的初中高中。

前几年,我去广州越秀山公园游玩时,有幸听到一位老师给朋友讲解越秀山的著名书院,如菊坡精舍、学海堂,想不到这都是当年商衍鎏学习之所。

各书院每月有1-3次考试,商衍鎏成绩好,常得奖学金。考试的时候,早晨去各书院看考题,然后回家创作,傍晚回书院交卷。

类似衡水高中,学生们卷得厉害。忙的时候,白天写作,晚上读书,所谓三更灯火五更鸡也。

三、童生试 也分三级

童生考试分三级,县试、府试、院试,主考官分别为县官、知府、京城分派的学政。考中为生员(秀才)。

童生并不都是少年,老年考生也称之为童生。

而且并非所有人都有资格考,例如优、娼、皂、隶(差役、衙役)子孙不得参加。家中有父母去世居丧期间,不得参加。另外严查冒籍(高考移民)、冒名顶替等。

考生要上报自己的祖孙三代情况,还要找人作保。

光绪十六年,过了县试、府试两关的商衍鎏和自己的大哥、二哥同时参加院试。考试科目为八股文一篇,五言六韵的试帖诗 一首,当日交卷。

这一年,17岁的商衍鎏和两个哥哥同时考取了生员(秀才),一时轰动乡里。

四、乡试 悲喜交加

乡试一般三年一考,地点在省城。主考官由朝廷下派翰林院官员2名, 广东当地13为进士出身的州县官为“房官”,“房官”先看考卷,然后推荐给两位正副主考。

考期在八月 , 分为三 场 , 每一场考三天。

其中第一场考试帖五言八韵诗一首,八股文三篇,题目出自四书。

第二场,不再考试帖诗,而是考前面说过的五经文章五篇。第三场考策问五道,经史时务政 治。

清末鸦片盛行,有考生携带烟具入场考试。张之洞主考时,入场仔细搜查, 烟具一概没收,但是书籍等可以携带。

商衍鎏参加了三次乡试,21岁时,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那一年)考中举人。

当时的主考官为唐景崇,他正是台湾巡抚唐景裕的弟弟。商衍鎏悲喜交加,想到割地赔款之痛,作诗云:

狂澜沸海丧师期,深痛恰逢科举时。泪眼台澎伤割地,东风吹彻落龙旗。

五、会试 废除八股文试律诗

会试在北京考,正常也是三 年一科,丑、未、辰、戊年为正科,偶尔有加科。

第二年是乙未年,商衍鎏听从母亲的劝说,以倭寇侵占我们东北威胁京畿为由没有去北京。接下来会试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商衍鎏母亲上年去世(商父早在其14岁时已经去世),因丁忧再次错过。

然后庚子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第二年(辛丑年)会试停考。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恢复了会试,因北京贡院被联军焚毁,所以改在了开封考试。这次考试在三月初八日至十六 日,分为三场考九天。

这次考试进行了变革,不再考八股文和试帖诗。商衍鎏名落孙山,大哥商衍瀛进士及第。

转过年来,1904年,慈禧太后70寿辰加了一科会试,阴差阳错的商衍鎏赶上了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六、殿试,封建科举最后一个探花

光绪三十年三月份,会试依旧在开封举办,考策论,内容为国防、变法、人才选拔、教育、外交等。

例如:“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商衍鎏等旧文人刻苦钻研的八股文、试帖诗等,完全用不上了。

四月初十放榜,商衍鎏以129名中贡士,得以进京参加殿试。

殿试原本四月二十一进行,因开封距离北京较远,改为五月二十一日。考试内容为时务策问,几乎就是对于当时中国困境的思考,篇幅两千字。

不过有一样还是能用上的,就是书法习字。据说慈禧太后见到刘春霖小楷工整,所以取其为状元。

慈禧因太平天国的之故不喜欢广东人,所以朱汝珍降为了榜眼。商衍鎏虽亦是广东人,因为是汉军旗人,所以从第四升为探花。

七、日本留学,德国授课

中探花之后,商衍鎏任过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等职。清廷因为要推行新政,需要一些具备新知识的人才,于是组织了癸卯、甲辰两科进士会考,选拔到日本学习法政。

1906年,商衍鎏与刘春霖、朱汝珍等人东渡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学习经济学、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外交史等。两年后毕业归国,商衍鎏晋升翰林院侍讲。

1911年,清朝垮台以后,商衍鎏与哥哥商衍瀛来了青岛,在这里他遇到了德国汉学家奥托·福兰阁(中国名傅兰克),于是接收汉堡大学聘约去德国教授汉学。

四年后一战爆发,商衍鎏拒绝了汉堡大学续约要求,回国担任冯国璋副总统府顾问兼江苏督军署秘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商衍鉴居四川卖文鬻字为生,抗战胜利后,于一九四六年回南京。当时有《丙戌暮春还金陵,战后荒凉,喜见宜诸公见过》》一首传世:

八载兵戈老鬓须,归来岂是忆纯鲈。
重逢风雨新杯酒,仍见江山旧版图。
废垒青燐残戟在,垂堂紫雁破巢孤。
劫灰处处伤遗烬,柳色台城喜渐苏。

新中国时期,商衍鎏曾经担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1963年,年近90的商衍鎏去世。

结束语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

其中,从唐朝高宗永隆年间,科举开始了试帖诗(唐朝以五言六韵为主)的考试,为唐诗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宋朝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废除了科举中的诗赋。到了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乡会试恢复了五言八韵诗。

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商衍鎏参加的那次会试取消了八股和试帖诗。第二年,举行了最后一次恩科,转过年来,1905年,干脆把科举废除了。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