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中期,我在县一中读完三年的高中,并在县城参加了高考。

那个年代,无论是家长,还是社会对高考的关注度远不及今天。我是住宿生,除了寒暑假,平时很少回家,与家长的沟通自然也少得可怜。他们从未向我施加任何压力,只是偶然闲聊时会叮嘱我好好学,不要浪费时间。

学校也没有对高考进行过度渲染,教学活动如往常一样按部就班进行着,除了基本知识复习和多了一些综合练习外,没有太大的不同。同学们的心态较为稳定,大多能静下心来复习功课。那时的校园没有什么减压讲座,励志报告会等助考活动,一切显得简单朴实,祥和而宁静。

现在,与助力高考相关的活动可谓层出不穷,不断创新,而且过去频繁。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活动的目的不过有二,一是激励考生,二是化解压力,只不过这些活动究竟是功效大于形式,亦或形式大于功效,恐怕只有考生们自己知道罢了!

有时我在想,不受各方面过多关注的高考是否成了一种奢望呢?凡事还是简单点好,人为复杂化之后难免会增加学生的压力。设想一下,如果总有人盯着你,你一定感到十分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