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童年,生命之美好,在于有颗“童心”,在大千世界中遗世独立,无知无邪,承天地之气,自然生长,自得其乐。我们“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我们“忙趁东风放纸鸢”,我们“银鞍白马度春风”,我们“此情可待成追忆”……
01 儿童的出处
昨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社会各界纷纷向儿童们表达关心关爱之情,祝福小朋友们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根据国际《儿童权利公约》界定:“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这个说法相对笼统,但就世界儿童平等权利而言,又十分全面。这是出于对全社会未成年群体保护的规定,以法律效力保障儿童权利。
孩童时代,很多人认为这是人生最美好的时代,无忧无虑,自在成长。
唐代贺知章诗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大概是我们熟悉的句子。实际上,古代文人墨客,对儿童的描写十分频繁。
犹如“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蓬头稚子学垂钓”“牧童骑黄牛”“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云云,皆有童趣,多以大人视角,描写儿童单纯、美好的状态。
敦煌壁画中有很多关于孩童娱乐的描述。这是莫高窟第112窟中的中唐时期壁画,反映古代儿童游戏“群童采花”。
在古代中国,“儿童”一词并不特指,唐代杜甫在《羌村三首·其三》中也有“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的句子,这里的“儿童”泛指年轻人;宋代苏轼则有“坐见黄州再闺,儿童尽楚语吴歌”的词曲,这里的“儿童”又特指小孩子。
时间再往前推移,战国左丘明《春秋左氏传》里的“国之存亡,天也。童子何知焉?”西汉司马迁《史记》里的“孺子可教矣”,均有提到小孩子,“子”在古代包括儿子和女儿,前面的定语则是主语,特指一类人,这里提到的“孺”和“童”,就有年纪轻、无知的意味了。
就儿童本身的年龄阶段而言,古文正式文本中对各个年龄段皆有特定词汇。
例如:婴幼时期(0-1岁),称为“襁褓”;幼儿时期(1-2岁),称为“孩提”;幼年时期(7-8岁),则称“龆龀(tiáo chèn)”“垂髫”;10岁之前统称为“幼”,出自《礼记·曲礼》:“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
未成年时期,则泛称“总角”,出自《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孩童时期,也称“黄口”。黄口本指雏鸟的嘴,借指儿童,《淮南子·氾论训》:“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
男孩十二三岁,也称为“诵诗之年”“舞勺之年”,十五岁称为“舞象之年”,二十岁以下称为“弱冠”;女孩十三四岁称为“豆蔻”,十五岁称为“及笄之年”。
《礼记·内则第十三》有相当清楚描述:“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女子十年不出…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而嫁。”
02 童心的养成
言归正传,通过古语中对儿童、幼子的描述,不难发现,古人提到孩童,既有喜爱情趣也有反讽意味,无非是“乳臭未干”“头囟未合”之类,当是大人那一套做派。
“小孩子懂什么”“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倚老卖老,大有人在。时至今日,这种情绪依然存在于大多数人中,他们是没有“童心”的。
这里不是要反对大人们,大人们的经历多,认识更丰富,思想更复杂,做事更谨慎,但也在一步步失掉了“童心”,容不下低级无知,容不下见识短浅,容不下资历浅薄,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大人吗?下文还将有具体分析。
这里还有一段说文解字的趣事,新生儿多有“囟门不合”的症状,“卤门”是指婴幼儿颅骨结合不紧所形成的颅骨间隙。有前囟和后囟之分。
故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就用到了象形字,儿的甲骨文、金文、篆体、繁体为“兒”,在人字的异写上加上了一个“臼”,像是没有闭合的头囟。
直至今日,繁体字演变为简体字后,全然无味,其中的来历也便失掉了。
所谓年龄小,就是不懂事;年纪轻,就是阅历浅。成年人的逻辑经过了几千年的洗礼,仍有这种“高姿态”和固有认知,这就是年龄差距带来的鸿沟吧。
想必是他们失掉了“童心”,被“名利心”“功德心”“利益心”侵扰太多,思想混沌,冥顽不化。
愚之见,没有“童心”是教育不正。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没有正确的引导和天真的环境,很难培养人的“童心”“童趣”,归根结底这是教育的问题。
久而久之,便很难养成“童心”的品质,很难继承优良的传统,很难形成健全的人格,导致长大成人之后,容易被左右,容易走弯路,容易被利益熏心,容易遭流毒侵扰,思想变坏,人格不全。
儒家思想里面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就是告诉人们教育的重要性,保持童真,保持善良,而不是刻意改变和修饰人的本心和本性,而是保持它的“本来面目”。
周朝《易经·蒙》有言:“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从孩童时期就要有正确的教育方式,以养其正气。“童心”的养成仍要从“蒙昧”开始,养浩然之气,取日月精华,养成好品格、好习惯、好德行,童心也便有了。
《孟子•离娄章句下》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意思是如赤子般心地纯一无伪的人是“大人”。这里的“赤子”就是儿童,而赤子之心,就是童心。孟子认为,有童心才是真大人。
现在的大人又是如何呢?他们中绝大多数不过是成了年,过了十八岁的人,还不能称之为“大人”,大人是要有赤子之心的,伟大的人都有一颗童心,保持真诚和真实,成为不朽的人,顶天立地的人。
我们要保持童心的,不要失去了生命自诞生之日起,赋予我们的本真和无邪。
03 生命的本源
童心是最接近生命本源的,可以包容万象,而气定神闲,悠然成趣。这几日便遇到几位。
儿童节晚上,某生日宴会,有幸现场聆听国学大师范曾先生和著名声乐家郭淑珍女士对谈交流,有生命之思考顿悟,也有文化之交流探讨,感念于此,略有体会。范先生生于1938年,郭先生生于1927年,两位年近百岁的老者谁也不服老,发抖打趣,热闹不已。
郭先生高兴,引吭高歌,气力不减,稳如磐石;范先生大乐,大唱李后主《相见欢》,江南才气,风范犹存。
先生被评为当代中国集诗书画、文史哲、儒释道于一身的文化大家。一生风光无限,阅人无数,自诩三十代家世清明。他说:“到了我这个年纪,一切都看得通透,没有让我讨厌的人,也没有看不惯的事,心里都能容得下,一切都很快乐。”
佛门有偈语:开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我想,先生这是自洽,是容忍,是自由。清净无为,自在逍遥。
先生还谈到清史,谈到汉文化,谈到自然馈赠,谈到基督教和佛教。他说:“我给基督教总结出六个字:一是感恩,二是忏悔,三是宽容。我也给佛教总结出六个字:第一看破,第二放下,第三自在。”
又一日,偶遇两位退休的北京大妈,声如洪钟。途径北京工人体育馆,一人打趣说:“呦,这么多人呐,这是工体吗?怎么变样了?”另一人回:“可不是,我们年轻那会也老过来,绿衣服那是国安吗?真没劲,现在还有人看呐?!当年差点没给我看出心脏病来!”
两人对话,你来我往,插科打诨,自得其乐。不一会,见我正在看书。一大妈问:”小伙子,看得什么书?”我答:“中国哲学史大纲”“你看看人家这,现在年轻人还读书,少见。”随即便打开了话匣子,得知两位大妈均已退休,喜欢玩摄影,正结伴前往北海公园拍摄。
两位大妈都是自来熟,心地善良,和我讨论摄影,讨论生老病死之类的话题。我听着,也觉着有趣,开心热闹,没有负面情绪。临末,借用先生的话,祝她们活到120岁!大笑而归!
这几位都是有童心的,不默而生,坦荡自如,活到老,乐到老。年纪越大,越接近童真的,拿起,放下。
《道德经》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意思是一个有深厚德行的人,好比刚刚出生的婴儿。老子把德行深厚的人比做新生儿,这也反照了德行好的人必有“童心”,这是生命的本真状态,完成出世和入世之后,依然美好如初。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是战国《庄子·养生主》里的名句。庄子对生命的顿悟,来自本真,来自对真我的清醒认识,如梦如幻,如是如是。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今在安徽蒙城。庄子是老子道家学说衣钵的传承人,不过他们中间隔了一百多年,出生地倒是离得不远,均在淮水。
庄子有段非常有趣的故事“庄周梦蝶”。《庄子·齐物论》记载:“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大概意思是,有一天,庄周做了一个梦,在睡梦中庄子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蝴蝶在空中翩翩然飞舞着,四处游荡,快乐得忘记了自己本来的样子,他竟然弄不清自己到底是庄周还是蝴蝶了。
我们要保持童心的,以赤子之心过生活。
——于北京十月书店
二零二三年六月二日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