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批领导人,他们经历过战火的洗礼,树立了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坚定信仰,成为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战线和改革开放中,为祖国和人民奉献自己的青春,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
其中就有这样一位杰出的同志,他就是姜春云,曾先后出任山东省委副书记兼济南市委书记、山东省委书记,后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在每一任职位上他都兢兢业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红色信仰的养成
1930年姜春云出生在山东莱西,虽当时处在战争时期,但姜春云的父母尽全力供其在家乡最好的私塾读书,毕业后,又将他转至新式学堂学习高中知识。这时他首次接触到了中国共产党,受到党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念的熏陶,踏上了学习红色信仰之路。1947年,对于17岁的姜春云是特别的一年,经过大半年的组织考察,他终于通过了考验,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1946年至1949年,姜春云在莱西县一边做着小学教员,一边在土地改革宣传队担任宣传工作,那时全国各大解放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土改,姜春云积极投身宣传,向家乡父老宣传党“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消灭封建,获得了广大农民对党的拥护,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济南改革
1984年,姜春云以山东省委副书记兼济南市委书记的身份主政济南,也正是这段经历,给姜春云的从政生涯带来了非凡的意义。
姜春云上任前的济南是一个怎样的城市?198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为48.2亿元,农业总产值为9.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30元,用于城市建设的总投资为5亿元,出口商品收购额仅为2.85亿元。城市发展乏力,企业缺乏压力、竞争力和活力,“大锅饭”,人浮于事,经济效益提高不快。改革是振兴济南的唯一出路。
为此,姜春云带领干部分别在1984年和1986年外出到全国各省市学习取经,并定下了1987年济南工业生产总值过百亿的目标。姜春云提出“纵横弹跳”的改革思路和方式,一方面,纵向的改革包括实施经济体制改革,简政放权,引进技术资金和人才,并通过各项政策和可实施的规定具体落实到工作中。
比如在保护人才方面,他们补发原划右派在特殊时期中被停扣发的工资,为照顾原籍是南方省份的知识分子的生活习惯,粮食供应转为大米。当年规定如此详细的,并不多见。另一方面,横向的改革包括跨省市的经济联合。姜春云把槐荫化工厂以典型进行推广,和全国25个省市的102个企业联合,将生产能力提高40倍。
1987年,济南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相较1983年翻了一倍,而1987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是13780亿元,济南成功地加入破百亿的城市行列。在姜春云的带领下,1984年到1987年这三年成为济南公认的发展最快的时期。
卓越的政绩
1987年至1994年,姜春云分别担任山东省委副书记和省委书记,从实际出发开创山东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新局面。总结推广贸工农一体化、寿光温室大棚种植等经验,推进“海上山东”和“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两大战略,推进引黄济青、济青高速等重点工程,实施科教兴鲁,创办各类学校,推动山东进入全国经济大省之列,为山东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1995年,姜春云调入中央,当选国务院副总理,主持农业农村工作,分管农、水、林等部门。他通过一系列措施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调动农民积极性,提前实现中央的到200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万亿斤的目标。
他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严格落实各项防灾抗灾措施,提高水库和城市的防洪能力;同时狠抓林业建设,推进造林绿化、三北防护林和退耕还林工程。在任期间,秉着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为扶贫攻坚和生态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结语:姜春云的一生是光荣的。退休后的姜春云也时刻关注祖国建设,把自己的经验编撰成书供学习借鉴,出版所得200万元稿费也捐给中国农业大学,培养未来人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他的革命精神、高尚品德和勤劳奋进将永远激励着年轻人砥砺前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