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钓翁归来
写字(书法层面的写字),就是写人生。初闻这个说法,总觉得故作高深。几年的临帖与创作(我的所谓创作,就是离帖自由发挥)。弯弯曲曲的路径上,我对“写字即是写人生”的感触日深。这句话,大道至简。写字,其实是人生的一种折射,是一个人对世界认识把握的一种显性表达。
临帖,老师强调要忠实原帖,要笔法到位,要形神兼备。临习中,鲜能如此持续坚持。一阵热度之后,难免懈怠,甚至于信手江湖。这样,写字就自然滑入泥坑,不得上岸。从思维层面剖析,这样临习,就是对客观对象,对世界的认识,依赖于、习惯于曾经的浮光掠影,满足于混沌不清的认知。说到底,思维品质,不具备追根溯源,缺少穷尽办法力图解决问题的韧劲。青灯案几若许年,名帖长廊穿梭后,还是空无一技,瞎写胡画,字无寸功,而时光呼啸而逝,悲夫!客观判定自己写字水平,方可找准写字的起步,高估误事,心浮气躁。不自知,踩坑之肇始。
临帖,亦是用笔毫践行一路向好的人生设定,全身心奔赴写好写美字的愿景。见贤思齐的一般理念与审美的个性选择,是互为前提,相互滋养的。两者的融合,考量的是学书态度。无敬畏则怠慢则无望进取。魏晋的潇散、唐楷的严苛,历代名帖,美美与共。没有一些书法沿革的纵揽,只见树木的视域会局限海量风景的呈现。同时,临字,尤需开动脑力,从不同维度来丈量自己书写情况与古帖的距离。不断反思,找出症结,各个攻克,方可积小进成大功。如果眼界窄,脑力不济,也行之不远,空有写好的愿望。
写字,对退出职场人而言,似当是对余生时空的自在创造。斗室小案,可以翻阅繁复的文字,学习体验数千年文字文明。与圣贤对话,不一定学到多少哲思华章,但总可以摒阻一些尘世无聊的喧嚣,回避很多无谓的烦扰。
学书,是去短板的过程。现丑丢脸,毋须多虑。尤其在老师面前,要廠开问题,及早纠正,书归正途。对老师指出的短板,即知即改,改掉一项毛病就是难得的进步。不敢、不愿摆出问题,不去多路围剿问题,问题永远是问题,而且老旧问题会延展衍生更多新问题。
学书,乃长期之修为。技、道互为依托。究竟是技熟而谙道,还是先道而后技,以道引器,无需思辩。理论上的过多纠缠,于初学无益矣。
加强文学修养,也是学书必备功课。为了创作,积累一些古诗词,也是必要的。书之内容不熟悉,主旨意境不了解,如何笔下有生气?
余学书五载,长时陷坑,今予反观,冀望上岸。以此记之,与同调共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