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积食?

积食是中医的一个病证,是指小儿乳食过量,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食物是什么?食物就是能量、热量。宝宝吃得过多,或者过于高营养,超过了脾胃消化吸收的最大限度,食物不能及时消化吸收,就会损伤脾胃的功能,使消化吸收功能更差,因而形成积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宝积食有哪些症状?

积食多发生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1、消化功能不好,容易腹胀、大便硬结或腹泻;2、经常反复感冒、咳嗽,甚至肺炎;3、烦躁易哭,难以入睡或睡不安宁,动则大汗淋漓或入睡汗多;4、舌苔厚白,口气中有酸腐味;5、生长不良,面黄瘦弱,小便短黄或清长,大便酸臭或溏薄 6、食积日久,会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宝宝积食了,就相当于第一张多米诺骨牌要倒了,那将会给孩子带来很多很多家长都想不到的问题。积食可导致下列疾病与不适。

1、 积食与咳嗽 积食会导致咳嗽,也就是中医上说的 " 食咳 "。很多家长不理解,脾和肺是两个器官,积食怎么能引起咳嗽呢?这要从中医上就能解释得通了,因为五脏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说,看那些食咳的小儿,大多有积食化热的症状,比如说肚子胀、不爱吃饭、嗳腐、口臭、手足心热、大便干结或便秘,舌质偏红、舌苔厚腻等。这时候给孩子用一些消食和胃为主、肺胃同治的药,效果就会特别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积食导致的发热 积食导致的发热叫积热,吃的食物都停滞在中焦,积滞时间长了就会化热,热蒸于内,孩子体温就上去了。 这类孩子大多面黄、腹胀、吐泻、乳食不化、大便酸臭异常,这都是吃东西吃住了。《脉经》中就说:" 小儿有宿食,常暮发热.明日复止,此宿食热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积食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门诊上还经常见到一些小孩子有反复呼吸道感染,一生病就输液,再生病再输液,反复输液,孩子身体越来越差。其实,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也与脾胃功能障碍有关。上面说过,积食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进而影响到肺,但是 " 肺主皮毛 ",所以有积食的时候小孩子体表一受寒,就容易反复呼吸道感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积食与贫血 积食容易导致脾虚,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积食时间久了,小孩子容易血虚。从西医上说,孩子脾胃不好,就容易偏食厌食挑食,营养不均衡,时间长了就会贫血。所以,贫血的时候也应当调理脾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积食与便秘 有些家长一看孩子便秘了,给孩子吃点泻药吧!虽然当时有用,但过后更严重。因为它的病根儿不在那个位置。打个形象的比喻,您可以把积在肠道里的大便想象成船,肠道里的水少了,大便下不去,那就 " 增水行船 "。多让孩子喝水,河(肠道)里的水多了,船自然就能起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孩子便秘比较轻,多让孩子喝水,便秘就可以解决了。

6、积食与泄泻 泄泻就是腹泻、拉肚子。中医上说,积食常与 " 风寒 "、" 湿热 "、" 暑湿 " 之邪相兼并存,交结胃肠,脾胃气机难复升降之常,所以积食会导致泄泻反复发作,难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