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蝎女,天生小腹黑,小孤傲。
犯过职场、情场上的所有小禁忌。
混迹于情场、职场这个妖魔试炼场,
除了胆大,心细,还要有些小手段。

正文

看到一则新闻,13岁男孩因为被灌输家里穷,导致男孩常常自责,慢慢形成心理问题,导致抑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四月份,震惊全网的张家界跳崖轻生事件,也把矛头指向了两个地方,一是穷,二是穷导致的抑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不理解,甚至唾弃这种不思进取,放弃生命的方式,然而,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种行为是有科学依据的。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慢性应激,很多人都了解过,应激反应(ptsd),这是一种急性创伤性事件,多发生在突如其来的事件,例如汶川地震后、车祸、强暴等群体或者个人事件,但是对于慢性应激却不太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慢性应激其实跟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社会人口过剩、犯罪事件频发、经济条件差、污染严重等,这些都是可能导致一个人患上慢性应激的因素。

而有慢性应激经历的人,患有抑郁症状的数量要比没有此经历的人多3倍,

这里就不难解释张家界跳崖轻生事件的起因了。四个人都是因为慢性应激,体内高危物质增多,最终导致抑郁。而前不久又有一则新闻,一个网红照顾患植物人的妻子三年,高额医疗费让没有收入来源的他不堪重负,最后自杀。

这些都是慢性应激对一个人的摧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他们带有嘲讽的敌意和缺乏乐观的可能性要多5倍,

不知道大家分析过喜欢在网上胡言乱语或者网暴别人的人:在现实中都是一些过得不好,活得很拧巴、不自洽,又缺乏同理心的普通大多数人。

网暴或诋毁的本质是一场大型的心理投射游戏,被网暴的人身上的某些元素,在某个时间点恰好匹配了诋毁者的宣泄动机,于是喷子们就将自己生活中的负面情绪通过恶毒的语言投射给他,来完成一次自身阴暗面的释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个研究表明,这些人存在认知功能上的困难。

每人身上都有防御机制,这种人用攻击别人的方式来为自己做防御,但是,殊不知,他们也会一步步陷入了抑郁的境地。

现如今,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被迫啃老、中年人35岁被裁员、部分60岁人群无养老保障,被迫再就业,再加上一些急性应激事件,导致家庭因病、因事返贫等等,让压力分分钟能压垮一个人。

但是面对生活压力,需要我们还是得积极应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心理学与生活》中给出了两条应对压力的途径:

一是问题指向的应对方法,通过直接的行动或问题解决行为。

就是凡事积极行动起来,以抗争方式,阻止未来出现的应激行为。

二是情绪聚焦的应对方法,通过行动来改变自己会有所助益,但不去改变应激源。

接受事物的存在合理性,只是改变自己对事情的看法,例如采取各种放松方法,调节情绪,让自己以更舒服的节奏生活。

压力情境中,应对策略越多,越积极,效果越好。切记,不要盲目逃避甚至厌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大家可以对照

创伤后成长表现的五个方面,来检验自己是否已经逃离抑郁情绪。
1、新的可能性:“我有了新的喜欢做的事情”
2、与他人的关系:“我觉得在那之后我和其他人的关系更亲密了”
3、个人力量:“我知道我能依靠自己”
4、评价生活:“我知道生活是重要的”
5、心灵变化:“我能理解更多观点”

面对人生,多给自己找一些快乐起来的理由吧。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心里的垃圾定期倒一倒,什么事情都会过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欢迎关注@炼爱纪 ,这里有最接烟火气的情感观点,有最深刻的人性解读。轻捻指尖烟火,行走炼爱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