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习俗主要有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龙舟饭、食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挂鸭蛋等等。它不仅清晰地记录着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央,正如《易经》九五爻:"飞龙在天"。古人在"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以及举办一些喜庆的活动,特别是与龙相应的活动元素,如扒龙舟这类活动,或是借此吉日做一些祈福辟邪的活动等。端午是"龙的节日",龙及龙舟文化贯穿在端午节的历史传承中。

爱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这天写下《怀沙》之后投身汨罗江,后人为了纪念他,同时把端午节作为屈原纪念日。

端午诗词

端午日赐衣/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竞渡歌/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
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南乡子·小雨湿黄昏/李之仪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戌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权德舆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同州端午/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竞渡/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
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端午/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苏轼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乙卯重五/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黄庭坚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端午即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贺新郎·深院榴花吐/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澡兰香·淮安重午/吴文英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