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赤然是开国的少将,在1969年特殊时期被免职,过了13年后离休后,按照他的级别可以分到的住房应该有270平方米的大房子,可是分配给他的住所只有180平方米,这所房子与他的级别不匹配,比规定的要少90平方米,还在路边,车来人往很喧闹。

自从他分到了这套房子就安心住下了,并没有因为房子小了而要求组织给他换成大房子,不在意也不计较,他追求的不在物资上而是在精神上。

李赤然是一个朴素的党员有高尚的品质,从不畏惧权威,是一个敢说真话的人。

在1966年,他当时是南京军区空军的领导,一次会议上他说出了大家心中想说出的话。

一、 大胆发言,不惧权威

1966年6月,李赤然正在医院住院,他因早年参加斗争时留下的伤,他的腿一直不能方便行动,6月25日,勤务员拿着一份通知走进了他的病房,李赤然拿过来一看,原来是通知他在28日一定要参加的一个会议,并且还要准备发言。

他根据会议内容,提出要总政主任肖华来参加,还有吴法宪、余立金和江腾蛟也要参会,他的发言里应该对上述的人员有说法。

6月28日下午,一辆车开到了住院部的楼下,医生和护士们帮李赤然上了车,李赤然准时到达了会场,他在人群里找了许久,没有看见肖华主任,心中不免有些不安和遗憾。

这时人员到齐了会议开始,大家看到李赤然带病来开会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李赤然心中明白他的态度是大家期待的。

接下来的发言一直到了下午5点钟,这3个小时里李赤然分析了空军内部存在的的问题,其中非常客观地说到具体的人和事,不怕得罪人,他的大胆发言得到大家一次次的掌声,因为他说出了大家都不敢提的事实。

发言中说到吴法宪,他自已是一个领导,却已经忘记自己的职责,不去解决下面反映的问题,只知道围着司令讨好,被群众称是刘亚楼司令身边背皮包的秘书。李赤然强调,工作是需要大家一起参与合作的,这样的“一长制”和一言堂不可取的。

李赤然还提到两个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方法不对,这种自以为是、不了解实际的作法让李赤然很不赞同,他们分别是余立金和江腾蛟。

这两个人没有下到最基层部队里,也没有去对提出的理论进行实践检验,凭空编出来的十七条经验总结,还下发到部队官兵来学习,这样的经验能有什么用。

李赤然甚至提到了当时位高权重的林总,林总的个人主义很严重,用权利要求所有办公室张贴自已的语录,并且要求同样的尺寸和规格,他违背了工作中该遵守的原则,他要好好看看《反对自由主义》。

会议上李赤然还提出,他说的事情都与当事人核实过,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来。被批评的人心里当然不舒服,但是大多数人对他的发言是赞许的,中间的掌声一次又一次响起,这些年压在大家心中的不满终于有人说出来了。

散会之后到了晚上,在李赤然的病房里来了很多人,他们一是来看望领导,更重要的是听了他在下午会议上的发言感想颇多,都说他有胆量,说的话也是有理有据有说服力,李赤然知道他的发言意味着他得罪了那群人,他已经做好解甲归田的打算了。

果然在那次会议上被李赤然批评的人坐不住了,开始针对李赤然,本与他无瓜葛的另一个事件也扯上了他,那是成钧等六人的报告事件,那份报告是在会议之前就递上去了,他们六人因此受到监管,吴法宪一帮人为了报复李赤然,故意说成是李赤然有参与,要对李赤然进行“陪斗”。

吴法宪是非颠倒的做法让李赤然很气愤,李赤然有力地驳斥吴法宪他们小人的行径,吴法宪一帮人自知理亏不敢再提“陪斗”一事。

因为小人当道,曾经被李赤然批评过的人总是想办法针对他,当时有很多老同志遭到不同程度的摧残,有些已经失去了生命,李赤然也没能逃过这样的折磨。

1966年的冬天,天气很冷温度很低,在操场的地下室里更冷,李赤然在零下十几度的地下室受尽了折磨,这里又冷又潮,他身体本来就不好,这样的环境和处境更加重了他的疾病。

整个冬天他们都在地下室里逼供李赤然承认“三反”,李赤然知道和他们没有道理可讲,就让他们拿出证据,余立金和江腾蛟他们到处收集所谓的证据,还去了李赤然的家乡子长县,为了欲加之罪也是穷尽了手段,然而一切都是徒劳,最后只能请李赤然继续工作。

但是余立金和江腾蛟不会放过任何机会,他们又在寻找其他机会继续针对李赤然。

1969年,国庆节到了,国家领导接见南京的代表团,李赤然是代表团里的成员,同时接见的安保工作也有参与,当领导握着他的手问他可好时,他说很好,只字不提自已受到的委屈。

这次在北京李赤然还碰到了李志民,对方是当年的老战友,也被针对了,国家的高层领导将他藏在电梯里才逃过一劫,李赤然愿意为他作证保他清白,这让李志民感动。

1969年12月,李赤然收到了一道命令,这次是国防部林总签署的免职命令,然而还没过一个月,吴法宪找了两个心腹去和李赤然谈话,说是还要对他重新任命,可以选回空军,也可以去陆军。

李赤然心想此事如些反常,一会儿免职一会儿又任命,如此反复无常必定有妖。

二、 情愿免职,也不同流合污

李赤然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细细想着免职不久又要任命,这太不正常了。果不其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原来吴法宪提出了一个要求,他们一伙人要树立一个党员典型,要李赤然变成一个活着的“李玉和”,这样可以利用这个典型来做文章。

李赤然明白了,这是他们的手段,先免了职,然后再起用,就是想拉他入伙成为他们这群人中的一员,因为李赤然的威信很高,他们想利用李赤然在群众中的威信达到他们的野心,所以总是想让他能和他们一伙,软硬兼施。

李赤然当然是看清了他们的用意,他不想与其同流合污,于是对吴法宪的心腹任学耀表明他不会同意立什么典型,因为这典型不是人为可以立的,是由历史来选择的。

任学耀见李赤然不会同意,就安排他去空军总院休养,李赤然想回家乡,任学耀没有同意,而是安排李赤然去西安。

1970年5月,接到了可以去西安的通知,李赤然很快整理好了行李,终于可以离开南京,离开了工作了8年的地方。1970年10月李赤然到了西安,哪怕到了西安,吴法宪也是命令兰空的领导杨化民不能太照顾李赤然,每个月只发30块钱的补助,并分配了一所旧房子。

这所房子房子到处漏风,不修真是没法住的,李赤然认为挺好的,总比无家可归强。

1971年,领导李瑞山来看望李赤然,没想到房子那么旧,还有可能会倒塌,就想另安排一个地方,可是李赤然没有离开的打算,李瑞山就安排人来修理加固了这间老房子,还装上了电话,还安排一辆小汽车给他用,他终于可以回到离别20年的家乡瓦窑堡走走了。

自从李赤然落难在雍村的旧房子住下,他曾经的患难之交白占玉、贺秉章、强伟和同培贤都来帮助他,有装暖气的,有送菜篮子,有送来米和面的。

李赤然得到了李瑞山他们的帮助,心里很是安慰,这是雪中送炭的情义,在这样落魄和受人打压的时期有人相助,这份真情让李赤然心存感激,每一位的名字他都记在心上。

他得到大家无私的帮助,心中有了力量。

当时有一位战友叫舒同,也与他的境遇相同,被监管没有自由,李赤然不管“自身难保”,向陕西省委递交材料,帮助舒同说明情况,认为他不是叛徒,最后上级采纳了李赤然的意见,恢复了舒同的身份,舒同为了感谢,写了一副字“疾风知劲草,严霜识磐松”。

还有一些被监管的老同志都托人找到了他,他都想尽一切办法去写材料,替他们伸冤,由于他助人为乐,被更多人知道,来找他帮忙的人更多了,他在雍村的旧房子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小小办公室,更像是“接待办”,每天都很多人来。

来的人有些赶上饭点了,都会被他留下吃饭,他不能让人家饿着肚子走。可是他的一大家子每月只能分到32斤粮食,他的大方让家人的粮食经常不够。

李赤然的助人这乐却成了某些人的话柄,谣言和蜚语传到了省委,说他是“不管大臣,什么都管”,还说他有“后台”,省委对此事进得了调查,发现他没有做违反政策的事,而且相关机构顾不周全的事情,他还帮忙做到了“补缺”,结论就是:李赤然是位好同志。

1979年,李赤然在雍村已经住了10年,1979年7月李赤然接到了南京军区的信,上级纠正了对他当年的处理,他回到了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他开始清点那些年被没收的物品,并清算各种工资和各种费用、待遇,得到了很多热心人帮助,他整理好写成了报告送到了司令员手上,等待回复。

司令员看着报告心中不满,他抱怨这些老同志太啰嗦故意拖延不解决,李赤然等了很久没有回信,后来才知道原因,他要讨个说法,钱和待遇可以不要,但不能纵容这种没有法纪的事情发生。

李赤然认为领导干部就要克己奉公为民办事,他看不惯那些有权利高高在上的人,他也一直保持 这样的初心,就算离休了也秉持不变。

三、 住房少面积,不想计较

离休的通知在1982年5月发了下来,其实李赤然不想这么快离休,他从免职离开工作岗位已经有13年了,他本想还有精力再为国家工作几年的。他离休后搬到了西安,在兰空干休所,分了一套住房。

上级部门按照李赤然的级别安排住房,给安排的住房面积是270平方米,李赤然收房子时发现面积并没有270平方,测量了一下只有180平方米,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不止他一个。

他向上级反映了这种情况,他没有提出解决自已的住房面积问题,更多的是呼吁组织能多关注一下那些老同志的诉求,不能委屈了他们,李赤然一直没有改变他爱帮助人的习惯。

1992年,国家给李赤然补了70平方米的住房面积,与上次的180平方米加起来只有250平方米,还是没能达到270平方米。而且这次补分配的是老房子,老房子太破旧了,必须要重新修整后才能居住。

李赤然向组织申请修理费,按军区的规定修理房子的标准是每平方米600元,不久他收到这笔修理费,计算下来每平方米只有240元,收到的修理费并没有落实到位,李赤然没有再去说什么,他已经不想计较,默默地接受了。

离休后的李赤然并不闲着,他每天勤练书法,他的书法作品水平很高,被陕西老年书法协会聘为名誉会长,他为协会筹办书画展览,让大家的优秀书画能在北京展出。

李赤然除了在书法协会是名誉会长,还是陕西省航空联谊会名誉会长,西安市校外辅导员,还担任了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的顾问,他离休了反而更忙,担任的顾问就有20多家。

他总是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只要有人邀请他,他都乐意去,不管刮风下雨,不提要求。有一次学校邀请问他能不能来延安夏令营,他不顾自已年岁已高答应了。

他和学生一起前往延安夏令营,登宝塔山,重回故地,他向学生们讲述那些峥嵘岁月,很多学生听了他的故事,对眼前的老将军敬佩不已,都非常喜欢这位老爷爷。

李赤然的出色表现得到了社会大众的敬仰,1988年,他被相关部门授予了“老有所为精英奖”,1993年,他又得了“全军先进离休干部”,还上了“光荣榜”。

在他八十大寿时,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大家还带给他一副屏风,“德高望重,刚直不阿”,李赤然看着这副字心中感慨,他不敢居功自傲,他要把这副字授予曾经浴血奋战的战友,是他们的奉献才有今天的和平。

结语

李赤然离休后本来应该分到270平的房子,但却少了90平,他没有计较,也不想计较,他把自已的精力都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离休了并没有闲着,为老同志们服务,为下一代进行爱国教育服务,他过得很忙很充实。

做为党员他一直不忘初心,也一直严格要求自已,从不给国家添麻烦。这位开国少将在晚年过得豁达,没有太多的得失心,多回报社会,有了这种心境,他活到了92岁高龄。

参考文献:

1、李赤然将军回忆录:一、谢子长是我的引路人(1914-1927) 我...

附录 李赤然(李宗贵)年谱一、谢子长是我的引路人(1914-1927) 我的父亲母亲 我祖上世代生活在陕北黄土坡上。我的父亲李尚义,生于光绪四年(1878年),是我爷爷的第二个儿子。听说...

2、爷爷的光荣_延安新闻网

2021年4月29日 2005年的春天,我随老同学薛和才在古城西安的部队干休所看望李赤然将军时,李将军情绪激动地告诉我:“你的爷爷对有功,保护周副更是有特殊贡献,特别是在...延安新闻网

3、李赤然:突破日军13道封锁线 送巨款到延安 - 中国军网

照片中三位受勋的开国将军中,左侧第一位便是李赤然将军。2006年李老以92岁高龄辞世,而照片中的他,其时正值英年,身着戎装,英姿勃发。作为开国将军,李老为新中国的诞生所建立的...中国军网

4、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七军

2022年3月3日 张达志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任兰州军区司令、炮兵司令等。李赤然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任第四军主任、高级防空学校、南京军区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