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前不久,中大型豪华越野新能源SUV坦克500 Hi4-T上市发布会在京举行。引发热议最多的,不是产品有多惊人,而是在发布会现场,多位发言人恶意影射友商。

对此大家众说纷纭,而评论最多的则是“长城急了”“又来博眼球”“绷不住了”“真下头”等等。

而这些,并不是第一次长城diss友商了。

早在2022年7月,蒉莺春对话长城汽车前高管王凤英时,王曾直言:“股价非常好”,“我认为他们在针对资本市场做战略设计”,“为融资而设计,产品可以不挣钱,盈利也可以没有,要的就是科技的概念,能源的概念,那它(的股价)就不一样”。

同年9月,在哈弗第三代H6 DHT-PHEV上市发布会上,长城汽车李瑞峰通过感谢的方式,“碰瓷”蔚小理,还喊话比亚迪,将长城汽车和比亚迪比作“北乔峰、南慕容”一样的存在,提出在哈弗新能源转型后,将形成“北有新长城,南有比亚迪”的市场格局(简直大言不惭)。

而在长城电动化落后,燃油车销量下滑的情况下,长城汽车一改往日的兄弟情,反而开始中伤他人。

2023年3月,长城汽车智能新能源干货大会上,就在发布会最后的10分钟,制造了一起刷屏级事件--长城高调发布了“关于净化网络环境的行业倡议”。

同年5月,哈弗品牌新能源之夜暨哈弗枭龙系列上市发布会上,长城又来了一次隔空喊话。

同一个月,长城竟然放起了大招,一封官方举报信,让事情冲到舆论口的风口浪尖上,在汽车圈引起不小的震荡!

这还不够,比亚迪只是被中伤的其中一员,2022年7月,魏牌CEO李瑞峰与余承东展开了骂战。先是华为力推的增程式新车问界M7发布,在行业论坛上,余承东表示增程车不够先进是胡扯,比燃油车效率更高。同日,他在微博进一步解释了自己的观点,同时还感谢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称其“开拓探索增程模式做出了努力和贡献”,并呼吁同行一起做大增程式蛋糕。

2023年4月,魏牌蓝山上市发布会上,硬刚暗怼理想,又是迎来了一波讨论关注。

一系列的怼友商操作,长城,到底怎么了?

从2021年新能源之年开始,长城便开启了一蹶不振模式。

2021年,长城新能源销量为13.7万辆,渗透率为10.7%,落后于大市的13.4%;

2022年,长城汽车实际仅完成全年销量目标的56%。累计销量达106.75万台,同比减少16.66%;

2023年1-5月,长城汽车累计产量41.86 万辆,同比减少1.62%。

一路的销量下滑,导致净利润下滑。究其原因,离不开管理层的战略误判:

首先,长城的决策模式已不再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自从魏王决策解体以后,原来主要负责技术的魏建军开始参与到营销之中,而新上任的李瑞峰更是不断出面拉踩友商。品牌战略的摇摆不定、产品口号的不断变更,高层一味的固执己见,加之决策的频繁变化,让内部配合难于登天。

其次,只能成为新能源的跟随者。

区别于比亚迪对新能源汽车的长远布局,长城汽车总是一味陷入自主一哥的地位,久久不能自拔。先是1998年的迪尔皮卡,在造车市场站稳脚跟;再是2002年推出的首款SUV赛弗,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更有2011年的哈弗H6,拥有万千拥趸,使其戴上了“最赚钱的民营车企”光环。种种成功让其忽视了新能源汽车来临的迅猛势头。2022年,长城汽车逐渐反应过来,力推哈弗新能源转型。当其想紧紧抓住新能源这颗救命稻草的时候,却发现只能抓到尾巴。作为哈弗品牌首款新能源车型,第三代哈弗H6 DHT HEV、PHEV相继上市,而这两款车的零售销量分别为2041辆、3174辆,同期,比亚迪宋PlusEV与宋Plus DM-i的销量分别为6.7万辆、38.8万辆。

此外,魏建军念念不忘高端化。

新能源快速崛起的路上,大多数车企都选择放弃利益本身。新势力车企普遍通过亏损来谋求发展、比亚迪的利润率更是长期低空飞行赢取份额。而长城汽车则选择独树一帜,执迷于品牌高端化。在柠檬混动技术新推出时,不是落地在更注重性价比的主力品牌哈弗上,而是有限搭载在了高端品牌魏上;而欧拉的猫系列车型,3年时间就从10万上探到28万元。魏牌发布智能DHT战略时,价格竟也上探至30万元。当然,多品牌运作也会分散长城竞争份额的火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要在怼友商的路上一路走到黑?

2023年,各家车企以价格战打响开年第一炮,在2022年的快速增长期过后,新能源车圈已然开启淘汰赛,而新能源转型较弱的车企逐渐离开大众视野。如何活下去,则变成了各家需要考量的重点。

这时,便有些车企,无法通过产品和技术的硬实力对抗,便选择通过制造舆论矛盾来活跃自己的品牌声量,这里笔者想说,拉踩友商的行为,根本无法完成品牌口碑的升级。

或许,这只能获得短暂的曝光,但是大众、市场不会因此而倾向于长城。只有过硬的技术实力,才能在让企业长久发展,让行业得以走向国际视野。

长城需要还车圈一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