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征信现在对于每个人都越来越重要,征信记录着个人的信用度,一旦发生逾期,都会被记录在里面,而且对于后期买房、买车贷款都会有极大的影响。

随着个人征信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许多不法分子打着“征信修复”的幌子骗取钱财。有时候因为自己的疏忽或者遇到了困难,导致出现了逾期,急于想修复征信的你,肯定会想着能不能消除这些记录,然而却给了不法分子诈骗的机会。到底“修复征信”是不是真的呢?究竟有哪些骗局?

一、收取高额费用

利用公众急于消除不良信用记录的迫切心理以及对“征信修复”概念的误解,以“征信修复、洗白、铲单”“代理、咨询”等名义发布广告、办理业务,协助当事人伪造证件和公章,向金融机构出具虚假材料和虚假证明文件,并恶意投诉相关金融机构,以此来尝试修改个人征信上的不良信息,借机收取高额代理费用,不良信息修改失败后,通常不予退款或直接跑路失联。

二、骗取个人敏感信息

这类骗局在办理“征信修复”过程中,要求信息主体提供身份证件、银行卡号、联系方式等个人敏感信息,不法分子通过泄露、买卖个人信息从中渔利,甚至利用这些信息冒名网贷,骗取高额贷款利息,危害信息主体人身及财产安全。

三、征信培训、加盟诈骗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混淆视听的手段,将征信修复与国家正式文件所出现的“信用修复”等同起来,谎称“征信修复”是一个新兴行业,并从中获利。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以“征信修复培训班”的名义骗取巨额学费并获取个人信息;或打着招募征信修复代理加盟的旗号骗取高额代理、加盟费。

征信是指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建立的“信用档案”,它记录了个人或者企业过去的信用行为,是申请贷款必备的重要参考资料。

个人征信报告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其他任何机构、任何人都无权删除或者修改。《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未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个人征信业务。

修复征信真的步步都是陷阱,骗子既骗取了受害人的个人征信信息造成个人信息被泄露、买卖、甚至恶意使用等风险,也侵害了财产安全,还扰乱了社会征信的正常秩序。所以,看到“个人征信可以伪造材料修复”的信息一定要警惕,任何打着“征信修复”名义进行的商业活动都是骗局。

最后大家也不必恐慌,即便有了逾期记录,个人信用报告上的逾期记录自欠款和欠息还清后保留5年,不会伴随终生;另外,银行在做贷款审批时会进行综合研判,不会将信用报告作为唯一参考依据。

大家还是要养成良好的还款记录,不要逾期,这样就会避免骗局的发生。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及时向正规金融单位咨询。

作者:小朝科普

来源:网络素材整理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声明:文章内容配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评论区留言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