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乡绅的罗荣桓,性格内向,向来喜欢读书,在风风雨雨几十年的战争岁月,罗荣桓不仅在军事上闻名中外,而且在学习上也享誉全党。毛主席就曾给予罗荣桓高度评价。

罗荣桓元帅有书呆子气,幼年时期的罗荣桓就喜欢读书,在学校更是名列前茅。

罗荣桓出生于1902年,据说是湖南衡山县的一个乡绅家庭,之所以叫罗荣桓,出自《诗经》中的一句“桓桓于征”。

罗荣桓的儿子日后回忆说:“我的父亲当时在革命队伍就显得格外突出,鼻梁上有一个厚厚的镜片,很爱学习。”

罗荣桓刚到鄂南的自卫军时,大家看到罗荣桓戴着一个眼镜,文质彬彬,便让他管理账目,当时罗荣桓负责的是一个保存着好几百大洋的箱子。

因为罗荣桓给人的感觉就是有书生气,喜欢读书。

在他11岁那年,罗荣桓一个人坐在河边的一个大柳树上读书,因为全神贯注,不小心掉在了池塘里,大家听到呼救声才把罗荣桓带上岸。

从此以后,他的父母逢人便说:“这孩子是个书呆子,喜欢看书。”

罗荣桓的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从小就闻名各个学校,小学老师也多次夸赞他:“这是一个以后有远大前途的学生。”

参军后,虽然工作繁忙,但罗荣桓一直保持着读书习惯,毛主席对他的这种读书爱好十分赞扬,罗荣桓说,不好好读书,以后就会受到社会这个“戒尺”的惩罚。

在井冈山时期,每逢下山打土豪,罗荣桓不去拿任何的金银财宝,只要几本书,装在自己的口袋。即便是在战场上,他在清理战场的时候都要去找书。

在以前因为书籍不多,可以找到一本好看又不缺页的书十分不易,每次战士们缴获到了书籍,他都当成宝贝一样。

1932年红军攻打漳州时,罗荣桓时任红一军政治部主任,攻城结束后,几个战士们找不到罗荣桓,原来罗荣桓带着几个警卫去买书去了。

当时的书籍不便宜,一本书甚至要一块,当时一个月只有两三块零花钱的他,对昂贵的书籍望尘却步,最后只能买起来了几毛钱的旧书。

当然对于罗荣桓来说,还有另一个方法,就是直接去书店看书,一坐几个小时,只要老板不赶走他,他就可以读很久。

但他公务繁忙,这样的机会是十分珍贵的。

1939年,罗荣桓担任八路军115师政治委员,他带领队伍进入山东,开辟抗日根据地。

临走时他把一个小皮箱交给自己的秘书,他多次叮嘱,千万不要把这个箱子弄丢了。秘书以为这是什么军事材料,一直没有打开,后来等到罗荣桓回来后,秘书帮他打开,发现里面居然装着全是书。

图 | 1936年参加井冈山斗争的部分人在陕北合影,前排左一罗荣桓,右一林彪,后排左六毛泽东,左一赵尔陆

其中有一本格外显眼,那是毛主席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虽然纸张已经泛黄,字迹也十分模糊,但罗荣桓爱不释手。

正所谓,生命不止,学习不止,罗荣桓的这种精神永远值得后人怀念。

1937年5月,罗荣桓在延安认识女红军林月琴,这月中旬二人结婚,从此相伴几十年。

结婚时,他们只为客人煮了一大锅的面条,里面还加了一点萝卜和白菜之类的,但林月琴对罗荣桓不离不弃,她喜欢罗荣桓身上这些独有的品质。

新中国成立后,罗荣桓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第一次授衔时,罗荣桓被授予元帅军衔。

他还多次和毛主席建议,说给自己的军衔太高了,但很多人却说他这是名副其实的。

那么,罗荣桓元帅在战争岁月都担任过哪些职务呢?

1928年初,罗荣桓跟随毛主席进入井冈山,后来先后担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3营9连的党代表。

后来罗荣桓任红四军军委书记和政委,当时红四军的军长正是林彪

1932年,罗荣桓开始担任红一军团的政治部主任,此后多年,罗荣桓的职务一直是政治部主任,到了陕北后,罗荣桓担任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

抗日战争时期,罗荣桓担任八路军115师军政委员会书记,后来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到了解放时期,根据中央决定,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为东北民主联军,林彪担任总司令,罗荣桓为第二政委。

其实在东北,罗荣桓和林彪合了很长时间。

和林彪合作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分工明确”各司其吃,罗荣桓曾说:“你林彪不是管作战吗,那我就把作战之外的事情管理好。”

毛主席可以让罗荣桓和林彪合作,也是充分考虑到林彪的性格,在罗荣桓这种做事踏实又本分的性格前,林彪没有任何怨言。

据说后来罗荣桓和林彪还有很多不同意见,林彪经常对罗荣桓发牢骚,但罗荣桓坚持自己的原则。

新中国成立后,罗荣桓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在工作中,罗荣桓始终把军队和党的工作作为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

1955年,罗荣桓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到了1959年,罗荣桓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被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但当时罗荣桓的身体不好,到了60年代,罗荣桓的身体情况不容乐观,最后住进了北京医院。

1963年12月,罗荣桓元帅因病逝世,据说吗,毛主席得知消息时正在开会,他站起身悲痛地说道:“我们的罗荣桓元帅去世了,我们一起默哀。”

12月19日,罗荣桓的追悼会在北京举行,毛主席点名要参加,这是十大元帅中,毛主席仅参加的两个元帅的追悼会之一。

为了纪念罗荣桓元帅,毛主席夜不能寐,专门写了是一首诗来怀念战友,那就是著名的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这首诗之所以可以成为经典,因为其中每一句都说明了罗荣桓元帅经历的艰难困苦,在追悼会上,毛主席对这位老战友三鞠躬。

罗荣桓曾对妻子林月琴说过:“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记住毛主席的话,永远做老实人,忠诚于党的事业。”

据罗荣桓的孩子们回忆,罗荣桓在生活上也从来不喜欢出头露面,跟随毛主席从战争岁月走过来,他更希望多低调点。

有一次《解放日报》报道一次罗荣桓的消息,说罗荣桓元帅在活动上的指示,整篇文章在罗荣桓后面都加了“元帅二字,他看到后直接给报社打去电话,第一句就是:“罗荣桓给了你们什么贿赂?为什么左一个元帅,右一个元帅的?”

报社的工作人员起初以为这是谁专门找事,问清楚才知道原来是罗帅亲自打来电话的。罗荣桓说:“你们这样报道没必要,工作又不是我一个人做的。”

罗荣桓逝世后,总政治部主任的位置成为重中之重,他跟随毛主席从井冈山斗争时期一路走来,他的英年早逝是我军的重大损失。

实际上,罗帅在去世前,曾多次向毛主席提议了一个备用人选,那就是萧华同志,他希望萧华同志可以接替他担任政治部主任。

但这件事很棘手,毕竟当时很多开国元帅和大将都在健在,萧华年纪小,如此重任怎么会交给他。

但毛主席充分尊重罗荣桓的意见,毕竟萧华的战绩和功绩都是有目共睹的,最后经过毛主席点名,正式让开国上将萧华同志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一职。

无论是谁,都是党的好同志。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这正是毛主席对罗荣桓元帅的最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