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引言

周星驰的电影堪称经典,他早年神作《唐伯虎点秋香》里,有一段情节是在唐府门前卖身葬父,夸张的表演加上诙谐幽默的对白,让人不禁捧腹大笑,印象深刻。

使这一桥段成了经典的名场面。其实,艺术大多来源于现实,卖身葬父这种情节也并非虚构,在古代是很常见的,我们从很多传世的著作和戏曲里都能看到。

图/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剧照

生死无小事,对于死,古人虽然忌讳,但却从不敷衍。

且不说皇家帝王或者达官显贵的丧礼如何极尽奢靡,就连普通百姓,也都是耗尽财力大费周章来办理。

在阶级明显的古代大环境里,最底层的人甚至会为了安葬好亲人,而将自己卖给别人当家奴。

这些丧葬的习俗,看似荒唐,但其实跟中华文化里独有的“孝”是分不开的,更体现了古代人对待生死的大智慧。

一,古代对丧葬有多看重?

古话有云:“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是指活着的人对待亡故的亲人,依旧要坚持着跟生前一样的孝敬,不能马虎。死亡是一个人在这世上的最后归宿。

葬礼的周全,也是生者对于亡故亲人最后的孝顺。

古人对于丧葬的看重是超乎我们的想象的。帝王在登基之时,除了开始整顿朝政,处理国事之外,还有一件大工程也会同时开启,那就是修建自己的陵园。

从派遣风水术士在全国范围寻找有利于自己的龙脉开始,到让能工巧匠设计陵墓样式、机关。

最后派遣大量的劳动力开山凿洞,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建造陵墓,精雕细琢下往往需要数十年的时间。

例如秦始皇的陵墓,从他13岁就开始建造了,到秦朝灭亡时还没完全修建好。期间动用了七十万的劳役,前后整整花费了四十年的时间才建成。

图/ 秦始皇皇陵的效果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秦始皇皇陵的效果图

而即使在财力已经很弱的清朝末期,对于帝王陵墓一样不会马虎。

清光绪帝的崇陵,于宣统元年(1909年)开始建造,到1912年清帝退位,封建王朝宣告终结,但是对于陵墓的修建却未终结,工程虽一度停止,在与当时当政的国民政府协商后,动用了皇室资金继续建造。

直到民国二年(1913年)竣工,此时光绪帝和隆裕皇后才一起入陵。帝王对于陵墓修建的看重,即使朝代更迭都未能阻止

图/ 光绪帝的崇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光绪帝的崇陵

帝王级别的陵墓对于民间来说,当时是无法复制的。但是民间的达官显贵,富贵人家,也有其独特的习俗,对于葬礼也是极其讲究的。

古人认为,人死后是有灵魂的,而且还能在阴间继续生活。

所以有钱有地位的人家,都希望自己死后能够继续在阴间里享受着荣华富贵,要有丰厚的陪葬物品,才能维持在另一个世界的体面。

而且葬礼过程都要严格遵守传统礼节,生怕哪个环节出了错,会让亡魂在地下不宁。

根据《礼记 丧大记》记载,丧礼程序一般有:

  • 属纩、复、沐浴、小敛、大殓、入殓、送葬。就这几个步骤,富贵人家往往需要几百人参与,耗时几十天,花费是普通百姓一辈子都赚不到的收入。

陪葬的物品更是能多豪华就多豪华,因怕被人惦记而盗墓,还需要在地面修建墓庐,雇佣专人来看护。

就拿《红楼梦》里最秦可卿最豪华葬礼来说,根据书里的描写,首先是棺木,是上等的樯木,扣之声如金玉,闻之味若檀麝。

葬礼还动用了宁荣两府的人力物力,停灵七七四十九天,送葬那天的队伍,白花花的排满一个街道,沿路各个王府还设棚路祭。

书中洋洋洒洒几节篇章的描写,使我们得以窥探到古代富人丧葬场面的豪华。

图/ 秦可卿葬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秦可卿葬礼

富贵阻止不了生死,同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人也一样逃脱不了这个规律。

但相比帝王和富人,家徒四壁的穷人,没有那么多财力,一个薄棺已经很为难了。所以有很多人为了给逝去亲人寻一个安稳的坟墓,不惜出卖自己的余生,以换来一个相对体面的入葬方式。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书中很多都有“卖身葬父”这些情节,毕竟,劳苦大众占大多数。

无论哪个阶层,都是不惜一切尽力给逝去亲人一个周全的葬礼,这正是古代人对丧葬重视的结果。

二、丧葬文化源于“孝”

二、丧葬文化源于“孝”

对于大家熟知的“卖身葬父”这个词的产生,最早是源于郭居业编撰的《二十四孝》里的一个篇节,也是大家熟知的董永与织女的爱情故事。

讲的是出身低微的董永自幼丧母,是父亲抚养长大,后来父亲亡故。

拿不出钱财为父亲置办棺木,身无长物的他只能靠卖身为奴,换得一点钱来为父亲买棺入殓。可能他的至纯至孝感动了上天。

一天他偶遇到下凡的织女,与他结为夫妻,并带到他卖身的富人家里,答应了员外苛刻的要求,在一夜间完成三百匹布匹,成功为董永赎身,从此两人回归田园,过起了幸福生活的故事。

在古人的眼里,死者为大,死后能入土为安才是尽了最大的孝道。所以故事里董永的“孝”感动天地,才能引发仙女下凡为他赎身。

图/ 董永卖身葬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董永卖身葬父

然而这个只是作者一个美好的寄托而已,其实在现实里,很多“董永”式的人却未能盼来他们的仙女,都是在富人家里为奴卑微地过完一生。

虽然知道辛苦,为何还要这样做?这是因为中华文化里独有的“孝道”。

在中国古代的思想里,极具推崇“孝道”,有句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父母辛苦将儿女养大,而儿女必须孝敬父母。

在父母离世后,如不能好好安葬,为了敷衍草草了事就地一埋。是会让去世的父母没办法安宁的。

这种行为在古代会被街坊邻居唾弃,甚至,还可以举报到官府,让不孝子女受到应有的惩罚。

于是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无论穷富,都要竭尽所能地将父母的丧事办理得风风光光,有钱的可以举行繁琐的仪式“厚葬”

没钱的至少要备一副薄棺,不让父母的遗体裸露在外,这样才能让自己和后代不被人指指点点。

其实,自古“孝”作为一种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早就存在了。

“孝”字最早见于殷商的甲骨文中,上半部分是个老人,弯着腰弓着背,而下半部分是个孩童模样,伸出双手,托举着老人。象征着下一代人伺候上一代人,融为一体,称之为“孝”。

图/甲骨文的“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甲骨文的“孝”

“孝”作为一个成熟的伦理观念被提出来的时候,最早是在西周时期。那时的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等等,强化敬老尊老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进步了,但是“孝”文化一直被流传下来。从父母在世孝敬父母,到父母去世了,要妥善料理后事,,直到孔子丰富了“孝”的含义。

他认为,为人子女必须孝顺父母,对父母尊敬和赡养,是天经地义的事。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但又认为“孝”是“仁”之本。

随着孔子带来的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广泛传播,“孝”作为中华民族独特文化也在国人心中扎根生存,逐渐壮大。

这个是中国与外国文化最根本的差别。也是中华文明的伟大之处,它将家庭伦理融入了社会,甚至在官场上,还有“举孝廉”这种选拔制度。

身居庙堂之上的君王,想要选拔人才,除了从可科举中寻找外,还有一种推荐制度,叫做“举孝廉”。

就是地方官员负责把自己管制的地方,具有“孝”和“廉”品质的人才举荐出来,作为未来官吏的候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国家来负责出钱培养他,这样的人如果以后能够考中秀才、举人、进士这些,都能被分配到各个地方去当官。

这个制度,从汉代开始,是汉武帝亲自设立的考察制度,直至清朝都还被沿用,甚至成了对举人的雅称。

正因为有这种从上到下的大力推行“孝”文化,才让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

大家所熟识的三国枭雄曹操,就曾在二十岁之时,被举孝廉,为郎。当时的人口虽然不多,但对孝廉的举荐有着详细的要求,二十万人才能举孝廉一人。

可知当时的举孝廉也是属于万中挑一。如果品行不行,才学不行,根本无法达到标准,仕途也无法畅通无阻了。

图/ 曹操的影视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曹操的影视形象

虽然后期的举孝廉存在的一定的弊端,但是它提倡的“孝”却是中华五千年来最重要的核心,也是民间最推崇的“善”

四、古代丧葬文化体现出来的大智慧

四、古代丧葬文化体现出来的大智慧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沉淀,是不容小觑的。单单从丧葬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智慧,更不是一般人能了解。

首先,丧葬文化所代表的“孝”,是道德伦理的维系和寄托,更是一个家族凝聚力的综合体现。

看看跟我们同样灿烂过的四大文明古国,如今只剩下中华民族还活跃在世界舞台上,而且日益强大,这都归功于民族的凝聚力。

相对于外国文化的自由化和自私化,中国的“孝”文化很好的解决了上一代和下一代的关系,让家族关系更亲密,宗族观念的形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它让我们的文化能够传承千年,而不被外来的战乱所冲散。这个是外国文明所缺少的。而这个观念的形成,竟然是几千年前古人的智慧结晶,不得不佩服我们的祖先的大智慧。

其次,对于生死的诠释暗含深意。

古埃及人始终相信,人死亡后是会重生的,所以他们会将逝去的人做成木乃伊,掏空内脏装在瓶子里一起安葬,等待复活的时候可以用。

这种观念代表着对永生的野心,也会让在世的亲人等到绝望,毕竟现实里复活的事情根本不可能的。

图/ 古埃及的木乃伊面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古埃及的木乃伊面具

而在中国的古代,人们对待生死开明多了。我们相信永恒,但永恒并不是在同一个时空里拥挤。而是死后会去到另外一个世界,继续生存,继续生活。

人们相信陪葬品会带到地下继续使用,生前怎样,死后就会怎样。

这是一种豁达的心态,放开生死的束缚,只是空间时间不同而已,这对在世的亲人多了一份慰藉和期盼,毕竟死亡不是离别,百年之后又能行相见了。

最后,古人对丧葬的重视,还体现在了对埋葬方位的严苛要求。

古人认为,好风水的墓地,能对后代产生好的影响,于是在挑选的时候特别重视。最终形成了我们独有的风水文化。

有一段时间,风水文化一度被误解成为封建迷信。其实,这是古人对科学的另一种理解。风水在古代叫做堪舆。

它是结合了天、地、空气、空间、水文水质、地形地质、地球磁场等的一系列因素,让人们选择埋葬环境时能尽量符合自然规律,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结果。

历史上最早给风水下定义的人,是1600多年前的两晋,一位叫郭璞的著名文学家、风水学者,他还有风水名著《葬书》, 详细地介绍了风水的原理。

对风水学说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图/著名风水大师郭璞的石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著名风水大师郭璞的石像

结语

结语

我国自古就注重礼仪,对于丧葬的仪式感更加看重,这是历史积累的文化所造成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大表现。

新生固然欢喜,死亡也不必惶然,把死亡的葬礼做得更有仪式感,既是对逝去亲人的最大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内心的一种安慰,能冲淡对离别的伤感。

而支撑着这一切的,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累,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独特风景线。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