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近日,法国突发一场史无前例的暴乱,仅6月30日当天晚上,全国就发生了两千多起纵火事件。

虽然法国人传承下来“革命老区”的精神,平时没事就喜欢拉点人到街上进行抗议游行,但之前可没像美国人一样大规模搞“零元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巴黎早已不是浪漫之都,当地居民从每天晚上观看繁华夜景,到躲在家里看街上暴徒打出的“烟花”,事态已经严重到,逼得马克龙立刻结束欧盟峰会提前返回法国,他一回来就宣布全境实施宵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少年引发的暴乱

点燃法国全境暴乱的导火索,不是以往那些工资、福利、工作时间等事关民生的问题,而是一名17岁的少年在抗拒执法过程中被警察射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7日,纳赫尔被警察射杀的视频迅速引发法国互联网的热议,尤其在具有移民背景的青少年网络社群中广泛传播。

仅仅过了一天,法国多个城市内的学校、警察局和政府部门同时遭到袭击。

根据法国官方统计,6月28日晚至少有6千人参与了袭击活动,并且还有部分示威人群对警方使用暴力,战况惨烈到催泪瓦斯满天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情发展到这里,法国警方完全是不清楚状况的状态。因为对于他们来讲,射杀纳赫尔虽然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根据6月29日,法医紧急出具的尸检报告显示,少年因为一枚从左臂射透胸部的子弹,导致的贯穿伤致死。

事发当天,纳赫尔驾驶一辆汽车经过警察哨卡时被拦了下来,由于法国法律规定未满18岁青少年不能驾驶汽车,所以警察示意他从车上下来接受处罚,但纳赫尔不仅没有理会警察,反而大力踩油门作出冲击哨卡的举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法国警察来讲,抗拒执法且开车冲击哨卡的性质非常严重,警察是有权对嫌疑人开枪射击的,但警察在慌乱中射出的子弹,恰好打死了纳赫尔。

而纳赫尔本人既是非洲移民又是未成年人,法国司法部想尽快息事宁人,于是对涉事警察以故意杀人罪进行起诉,但是涉事警察的律师对媒体十分肯定地说:“我的‘当事人’开枪完全合法。”

此外,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欧洲青少年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咱们国内小孩翘课、打架这些都已经是“问题少年”了,可对于欧洲很多上公立学校的青少年来讲完全不一样,盗窃、打劫、种族歧视和完全无理由伤害陌生人等等事迹,才是这些青少年们的日常。

主要因为,欧洲青少年保护法非常强大,这些触犯法律的青少年即使被警察抓进警察局,最终也会因为是未成年人而轻易放回家接受“教育”。

在欧洲国家对青少年罪犯经年累月的纵容下,很多成年人或者外地游客看见当地的未成年人,一般都躲着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国因暴乱被捕的2400多人年龄都不大,其中30%的人都是未成年人,甚至还有11岁的小孩跟着捣乱。

本来事情的导火索就是一个17岁的未成年人死了,如今法国警方更不敢轻易出手,只能找家长们来处理这些“熊孩子”。

一旦有未成年人参与暴乱被抓,他的家长就会因为没有履行看管未成年人的责任而面临处罚,视情节轻重量刑,最高可至2年的监禁和3万欧元的罚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项条令发出后,法国社交媒体上,全是父亲满大街抓参与暴乱的儿子的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法国暴乱看似是未成年人在搞事,实际上却不简单。

根据现阶段法国警方的叙述,这些参加暴乱的分为成年组和青少年组,有专门的人在各种社交软件上组建相应的群聊,再通过线上群聊可以在短时间内指挥全境参与暴乱的成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次领头人在群聊下达任务后,成年组就会细分成无数个小组,每个小组长都要带上相应数量的未成年人,构成30-50人的团体,然后对目标从搭建路障到实施纵火,一套流程下来,操作手法极其专业。

正如纳赫尔的祖母所说,目前遍及全法国的暴力活动,不过是拿着一个17岁少年之死当作借口罢了。

毕竟没有哪一家的青少年会训练有素到熟练使用军械,这些身着黑衣蒙面暴乱分子,手拿“纯美械装备”四处进攻重要设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流传出拍摄的现场画面里,参与暴乱的黑衣人手中拿的M249轻机枪,可是美军的现役武器,同样出现在画面里的阿森纳AF-1手枪,也是美国刚流入市场的武器。

那么不禁让人想问,这些美军现役的武器,怎么会出现在法国暴乱分子的手中?

在纯美式装备的加持下,法国街头的“零元购”活动,比起美国的专业程度来不遑多让,先是壮汉手持重物负责破门,再由“突击队”进去查看,最后放任大批参与游行的民众进去打砸抢,等到商店被洗劫一空后再点火彻底终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明显,这场暴乱已经不是所谓青少年能够发动起来的,但马克龙还得保护自家的“熊孩子”,除了下令各城市出台针对未成年人和公共设施的宵禁外,还紧急部署4.5万军警部队参与平息暴乱。

同时,法国司法部部长要求,相关互联网公司提供那些挑唆青少年犯罪账号的IP地址,方便警方进行精准打击。

尽管马克龙政府已经在努力控制暴乱的规模,可谁也没想到暴乱还能外溢到周围邻国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30日,在比利时国内的多个城市,也爆发了不同程度的示威活动,虽然没造成明显的伤害,比利时警方还是预防性地抓了一百多人。

7月2日晚,瑞士的洛桑市弗隆区突然出现了一伙年轻人游行抗议,这些人和法国暴徒一一模一样,训练有素且通过网络聚集在一起,对多家企业进行暴力抢劫。

幸好瑞士警方反应比较迅速,及时将暴乱驱散,并逮捕了7个人。

两个国家的游行抗议都有一个共同点,警方事后调查发现,他们在无任何理由下进行游行暴乱,就好像是为了暴乱而暴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奈,瑞士暂停了日内瓦与法国之间的公共交通,要是这些小国被挑唆起来大规模游行,可不是闹着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洲各国的陈年旧疾

法国周边这些小国如此迅速地压下游行,其实也不是反应过激,主要他们行动要是再慢一点,自己国家的情况也不比法国差哪儿去。

因为这些欧洲国家都有一大堆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当其冲的就是难民问题。自从2010年美国挑起“阿拉伯之春”后产生了大量的难民,西方白左趁机鼓动欧洲国家接受难民,如果不接收就不是“自由民主”的国家。

除了像德国这种态度比较坚决的外,小国根本扛不住类似的道德绑架。

更何况,还有一堆非法移民趁着难民潮,一起进入北欧的国家吃福利,欧洲国家本来因为产业空心化导致市场上没有太多岗位,现在数量庞大的无业游民进入自己国家内,不仅没带来经济效益,还增加了财政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关键的是,这些无业游民每天除了吃喝玩乐,等着政府发救济以外没有正经事,有很多心怀不轨的人不是欺负女性,就是打劫商店。

欧洲接收过难民的国家犯罪率飙升,而俄乌冲突开始后,400万乌克兰难民将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其次,西方的“种族歧视”是一个经常会爆炸的雷区。

美国当年轰轰烈烈的黑奴贸易给其国内留下了深刻的种族问题,尽管美国社会里,种族歧视已经成为不可触碰的政治情况,但一个黑人少年的死亡还是引发了“黑命贵”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非裔美国人弗洛伊德被警察用膝盖虐杀的视频传遍全网。

视频中他不断哀求和呼唤妈妈的声音,让每一个黑人感同身受,一并想起了自己那些年被白人歧视的过去,很快就从抗议游行发展为暴力骚乱。

再回过来看法国的暴乱是不是和美国的情况很像。上世纪,法国殖民非洲使得黑人源源不断地移民过来,也是因为一名非裔少年被警察在执法过程中杀死,经过互联网发酵后迅速引爆舆论,随后顺势开展暴力游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国作为欧洲唯一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面对国内被挑起来的“颜色革命”还尚且可以抗一抗。

但像瑞士这种一年说了三次自己是中立的“不中立国家”,美国真的要给他们整点事情,也太轻而易举了。

更何况俄乌冲突这段时间明显有外溢的趋势,泽连斯基刚跟波兰和立陶宛这两个好战分子的领导人谈话结束,明面上说的是协同对抗瓦格纳移居白俄罗斯,可能会造成的威胁,实际上波兰积极备战是因为早就瞄上乌克兰的土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旦法国控制不住,暴乱外溢后,那些小国马上会和当年被挑起“颜色革命”的乌克兰一样陷入战火之中,到时候他们的下场不过是被缺钱的美国及其小弟吞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上演的真假双簧?

这段时间,特朗普为了在美国中期选举中拉票,一直炒作“三战”快来了,和当初宣传自己24小时能停止俄乌战争来打击拜登一样,现在也宣传只有他能阻止三战的爆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特朗普说的“三战”是否真的要开始不清楚,但对于欧洲各国来讲,属于他们的“欧洲三战”真的可能会爆发。

瓦格纳在经历24小时结束叛乱又撤军后,被俄罗斯安排到了白俄罗斯。

有不少人说普里戈任是真的反了,理由是卢卡申科曾经透露普京想动用特工杀了他,最后在自己极力劝阻下才停止了暗杀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泽连斯基近日发表的一番暴论,将瓦格纳叛乱的说法直接否定。

根据乌克兰情报部门调查显示,前往白俄罗斯境内3万人左右的瓦格纳,实际上只是换了身衣服的俄罗斯正规军,而真正的瓦格纳还在俄乌战场与乌军对战。

其实瓦格纳叛乱是真是假不重要,最后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几万从俄乌战场上打了胜仗且全副武装的士兵,配上白俄罗斯新装上的战略核武器,不光是乌克兰看得瑟瑟发抖,波兰这种就差脱了乌军衣服,直接跟俄军打的国家也害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乌克兰趁着瓦格纳叛乱发动反攻后就节节败退,1.3万的乌军士兵根本没能坚持几天。

此外像主战坦克等重型火炮到现在为止,损失了20%以上,再接着打下去不仅乌克兰士兵要打没,就连北约各国援助的“雇佣兵”也要打没了。

特朗普目前的民调支持率已经超过了拜登,如果俄乌冲突在中期选举,以乌克兰战败而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对始作俑者拜登的打击程度,不亚于阿富汗大撤退,2024年总统职位基本上与他无缘了。

但乌克兰战败是迟早的事情,唯一的问题是还需要多久。

巧的是,马克龙这两天刚在峰会上说出,要替换以美元为中心的旧世界金融体系没多久,法国就爆发了全境范围内的“美式风格”暴乱。

而出现在法国暴乱分子手中的现役美军装备,很可能是从乌克兰战场调运过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美国媒体拍摄的一部关于乌克兰“丢失武器”的纪录片,那些以美国援助官方身份流出的武器,大部分都被拿去“套现”,只有不到30%的武器能到乌军手上,甚至这些武器还出现在了非洲恐怖组织手里。

资助恐怖组织好像也是美国的一贯手法,更何况非洲还是法国的重要殖民地。

所以欧洲乱象很有可能是拜登为转移注意力制造的爆点,以及为自己身后的军工复合体制造新的创收机会,好让“金主”继续支持其在竞选活动中的支出,毕竟凭借特朗普的财力和影响力轻轻松松碾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