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一晃而过
年初所期待的小牛市并未如期而至
或者说如期而至但又跌回去了
但正如《》所提
我想要的净值曲线未必要不带回撤一路向上
而是每一次回撤,底部都要比上一次底部更高
形成“螺旋”上升的态势
目前组合的确实现了底部逐级抬升的趋势
今年到目前仍能取得正收益就是这样的曲线带来的好处之一
01
市场与业绩回顾
从年初截至2023年6月30日,市场主要指数涨跌幅如下:
与一季度末相比,各指数均有大幅回调
科创50因为其AI占比较高,全年仍然取得了相对最高的收益
偏股基金表现仅好于创业板,对于投基金为主的投资者来说并不是好事
风格上,稳定和成长风格大幅跑赢
稳定类风格或与中特估概念有较大的重合
而成长风格则包含了AI
这也是上半年的两大突出的主题
积极组合上半年依然跑出了较好的相对收益
上半年收益5.93%,远超偏股基金指数
也跑赢了表中所列全部宽基指数
在公募权益或偏股FOF中,应当是 排名第一的
02
操作回顾
在一季度回顾中,我曾说获得较高收益的原因是计算机配的更重
这一方面得益于对计算机行情的预判
但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我的负债端(也就是钱的来源)优质
没有短期考核要求
而 往往经验丰富的机构投资者表现出愚蠢的操作行为背后的原因都是考核与激励机制的扭曲
这个结论放到整个上半年也没有什么问题
毕竟赚钱主要是靠一季度
二季度基本是持续回撤的一个季度
虽然三月底认为计算机偏高位,有所减持
但加仓的硬科技也跟随传媒、计算机等软科技一同回调
甚至回调幅度更大
事后看,问题更大的操作是港股
在银行危机时,认为大概率不会触发流动性危机&金融危机
但即使没发生危机,港股的表现也是非常弱的
港股之所以弱
一方面分子端并没有等来中国经济的强复苏
另一方面分母端美联储加息也并未停止
分子分母都未如期迎来好转
表现差就也并不奇怪了
但遗憾的是,这些因素事先很难判断
上半年宏观经济并未走出复苏的趋势
这导致了市场没有主线行情
譬如电子行业在复苏的预期下上涨了一波
但随后又伴随着复苏落空而下跌
于是市场仅存的能赚钱的是有独立产业的AI行情
但如果后续没有业绩跟随,主题行情的可持续性也值得怀疑
事实上,4月以来AI的回调就是因为逻辑炒完后没有数据/业绩支撑
当然,其中部分有业绩/数据的品种在回调中就相对坚挺
这也显示出了市场是非常聪明有效的
总体来说,上半年市场并不是一个好赚钱的市场
如果没有踩上AI的风口,那么大概率是负收益
那么如何能踩上AI风口?
如果本身深耕于科技行业,对AI有足够的敏感度
那么可以事先判断出AI是一个大行情
如果不是,那么在2月市场上涨后
如果能很快学习并认识到AI的产业趋势
右侧尽快上车,也不失为踩上风口的机会
但这对学习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
可惜的是,像我们大多数人是在怀疑中逐渐接受
而接受的速度往往赶不上上涨的速度
等我们认可的时候,行情也趋于尾声
因此等追逐热点风口,可能终究不是一个可持续的赚钱策略
在市场磨底的阶段,或许像大成高新技术产业这样的基金才是更好的选择
过去3-4年,选好赛道,再在赛道里选择弹性最大的基金
这是最容易赚钱的基金投资方法
但在缺乏主线或产业的情况下
这种方法也就失效
而具备极强个股选择能力,其能力圈范围又不局限在beta下行的行业中时
可能是更好的阶段性基金投资标的
总之,常怀敬畏之心
战略上,坚信长期来看权益能提供最高的回报
但战术上,投资很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03
未来展望
一季度回顾,开篇即提出股票性价比有所下降
具体方向上,也提出:
但没想到的是
我所说的“周期底部的电子行业”
即调整幅度并不小于AI
但是,我所选择的行业、标的,基本一定是时间的朋友
我可能把握不好拐点的出现
无论是基本面的拐点,还是股价的拐点
但一定是只输时间,不输空间
换句话说,早晚会涨
只是涨之前会不会再跌,会震荡多久不知道而已
胜率、赔率、效率,我放弃了效率,而选择胜率和赔率
这也是最有利于个人投资者资金性质的选择方式
当前时间点,权益的性价比又回升到了非常有吸引力的位置
如果看文章开头组合收益的图表
18年底19年初买入组合,到21年底,三年年化收益率高达39.92%
当前性价比没有18年极端,未来可能也不会遇上20年那样的全球放水
但相同的是,都处于经济复苏早期,股债性价比都比较极端
即使未来三年达不到39.92%,想来也不会太低
是有望冲击20+%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