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m²房子,37m²的公摊,如此离谱的公摊面积任谁都接受不了,关键房开还振振有词,“一切都符合相关规定”。

根据红星新闻相关报道,西安一新楼盘的公寓房69平方米的房子公摊面积37平方米,公摊率超50%,业主姬女士直呼“太离谱了”。由姬女士提供的购房合同显示,房子的预(实)测建筑面积共69.75平方米,其中套内建筑面积32.71平方米,分摊共有建筑面积37.04平方米,以此来计算实际的公摊面积已经是超过了建筑面积的一半,虽然大家对于公寓高比例的公摊都心有准备,但是如此之高的标准还却是出人意料。

但对于业主的质疑,无论是开发商还是住建部门都表示这种比例的公摊也是符合相关规定的,目前尚还没有具体规章对公摊的比例做出规定。

那么由此来看,无论多大比例的公摊都是可以的了?业主花100万买100m²,最后到手却只有50m²,业主的权益又该如何保障呢?

图源红星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球唯一,公摊只有我们还在享受。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范围内也只有我们还在实行房屋的公摊政策,为什么别的国家没有公摊,或者说为什么我们一直要保留公摊,这是大家都想知道的答案。

有人说公摊是李嘉诚创造出来的,这一点暂时无法验证,不过可以知道的是当初在香港推行过的”公摊制度“目前也已经取消了。实际上,公摊是2001年开始实行的,房屋的建筑面积包括住宅的内部和公共的建筑面积。公共区域顾名思义,就是电梯井,楼梯,隔断,大厅,地下室,甚至连门卫室都包括在内。而这个公共面积最终还是要分配到每一幢楼房里,也就是说,买房人要自己掏腰包。

公摊的存在,实际上就是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的分享到更多的土地,在1952前后,房子都是整体出售,当然不存在什么公摊这个概念,但是这种出售房子的方法,却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承受,于是就有了一种新的销售方法,就是将房子拆成一套套,一套套的出售。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房子的面积很难划分,很多房子的建筑都不一样,这就导致了很多人之间的冲突。为解决此一难题,现下便有了公共面积之说。后来传到了内地,被很多开发商开发出来,最终目前我们所有的商品房都包含了公摊面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摊,为什么令人生厌?

为什么现在大家都对公摊有意见,很显然因为大家都觉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

为什么我花钱却只能享受70%,甚至于50%的面积?

为什么现在也只有我们还在执行公摊的制度?

为什么我明明只享受了70%的面积却还是要交100%面积的物业费呢?

对于公摊,大家有太多的不满与怨气,但是一方面大家都是如此,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人都默认了公摊的存在,实质也是变相的接受了。但是话虽如此,一套房子公摊面积占到10%—20%,已经是达到大多数人能接受的极限了,如同上文中达到50%的公摊实在是过于离谱。

正如同文章开篇说到,无论是涉事的房开还是当地的住建部门对于公摊的态度都是一致的,这个公摊是没有违反相关规定的,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

那么没有违反规定就一定是最合理的吗,一直存在就应该亘古不变地保持下去吗?

当然,也有人说废除公摊也未必是一件好事,一旦废除公摊可能会导致开发商忽视公用设施的建设,也可能会降低配套的质量,甚至于还会进一步推高房价,所以公摊的存在也并不是完全的坏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摊”该不该继续存在,或者说对于公摊的比例是否应该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加以约束,这些问题是否值得相关部门认真考虑考虑。毕竟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一个不加以规范和约束的公摊制度,不但伤钱还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