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看到过一句话:
这个世界上的父母,永远不怕孩子添麻烦,但永远怕给孩子添麻烦。
细细想来,好像确实如此。
6月25日,安徽淮北发生了一件事。一位老母亲,捂着肚子颤抖着走出家门。新闻中的老母亲患有长期慢性病,每年都需要花费高额费用进行治疗,为了不给孩子造成太大压力,这位老母亲直接喝下了农药。
老母亲的儿子说,老人在一个角落里安静地去世了。然后,在离开之前,老人先是将房子彻底地打扫了一遍,还先给孩子们做好了饭。
但现在,只剩下孩子们的一声声哀痛:
“我把妈妈弄丢了,再也找不回来了。”
我不知道该如何描述这个故事的母亲。
她一定很爱她的孩子,喝农药前还会担心孩子们会不会饿肚子,提前做好了饭;
她一定是个爱干净的人,怕弄脏辛辛苦苦打扫好的院子,死也要死在外面。
她也是一个幸福的人,一栋两层楼的房子,院子里种满了自己爱吃的蔬菜,还有子女和狗狗的陪伴。
从监控视频中可以看到,老人走出院子时,没有犹豫没有不舍,心里一定是轻松的。
可这样的人,为什么就这样结束了呢?
有网友在新闻底下留言说:
谁杀了她?
是谁?我不知道。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不能全部看见。大部分人都是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的过冬。
无独有偶。
今年5月17日,杭州有一位70岁的老妇人也是因为重病会给子女们带来太大压力。最后选择留下一封遗书,独自一人走进了某座深山中。
但这次幸运的是,失踪近一天后,老人被找到了,悲剧没有发生。
看到老人被找到,大家立刻松了一口气。
事实上,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2016年,中国新闻网发布了一组人物形象图片,主人公是一位湖北大山里92岁的老人。
在照片中,她身形佝偻,行动困难。
令人心碎的是,老人还要照顾三个智力残疾的儿子,其中大儿子已经71岁了,老三也已经57岁了。
19年前,丈夫去世,老人一个人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随着岁月的流逝,老人意识到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每天都在思考如果自己离开人世,该怎么让三个儿子活下去?
而老人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储存食物。
从那以后,老人一直很节俭,只要有余粮,她就把粮食装进大缸里。
几年后来,老人攒了整整三大缸的稻米,估摸着也有上千斤。后来得知长子因病去世,一直撑着身体的老人再也撑不住了。
此时的她仍然不放心自己的孩子,直到她听到这句话:
别担心,大缸里的粮食存得好好的
老人终于闭上了眼睛。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作为父母,你在什么时候对孩子感到内疚。"
其中有一个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答案:“没有哪一刻,而是每一刻。”
对许多父母来说,他们更害怕的是生病会增加了孩子的负担,而不是年老;
比起死亡,他们更害怕制造麻烦,成为孩子的负担。
正如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所说:“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容易,有各种各样的枷锁束缚着你,稍有动作就会流血。”
买房、看病、就业、婚丧嫁娶,不管我们是否愿意,生活的成本和规则已经发生了变化。
即使在最幸福的多啦A梦中,也会有“大雄的爸爸在深夜哭泣,大喊‘我是一家之主,钱要靠我赚’的场景。
对于许多父母来说,即使他们不能成为保护孩子的参天大树,他们也不想成为孩子生命中的风雨。
他们给了孩子最单纯的爱,却也忽略了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
就像文章开头的那位母亲一样,她选择了喝药自杀后,给孩子留下的是终生的愧疚。
如果这位杭州的老太太没有被找到,她的孩子们也会因此一辈子良心不安。
子欲养而亲不待,又何尝不是人生的最大遗憾。
热门跟贴